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文章及刊物
  3. 時事觀點

時事觀點


2013-05-26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十三集–以「台灣新生國家論」的優勢加入聯合國

2013/5/29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台灣的前途有兩條路:一條是外交休兵,萬事傾中,台中關係內政化,終極統一,好像中國國民黨馬英九政權這5年來的走向;另外一條是維持現狀,獨立於中國之外,台中關係國際化,好像前李登輝、陳水扁政權的走向。 應該留意的是,走第一條路是必須要接受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貧富極端差距,中國軍國主義施行於台灣;據說在中國擁有一千萬人民幣以上資產者,六成要移民,我們台灣真正要合併於國民如此高度不安於前途的中國麼? 要走第二條路,就必須與中國清楚切割,台灣只被中華民國佔領過,不曾被合併做其領土,更不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下,我們根據條約可以徹底否認中華民國繼承論、兩個中國論,台灣不曾,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國家。這條路要走到底,我們有需要選出贊成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總統,或連署公投通過:總統有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義務,因為加入聯合國運動需要繼續申請,以爭取國際上多數國家的贊成,至加入為止。這也是台灣從現在事實上的獨立國家,成為國際上被所承認法理上的獨立國家確實之路。 南北韓、東西德兩對分裂國家加入聯合國是互相承認對方是一個國家,同時申請加入的,就是靠對方的贊成才實現。台灣要靠中國贊成加入聯合國,有可能麼?但是我們若用新生國家申請,安理會決議向大會推薦,大會過半數贊成就通過。聯合國憲章有安理會關於爭端之和平解決,爭端當事國不得投票的規定,所以中國不能在安理會投票使用否決權,在大會也只有會員國數193分之一的決議權,可見台灣新生國家論的優勢。接著我們就需要制定新憲法,以保持該新台灣的安定,大家一起打拚。 今天我講到這裡,感謝恁三個月來的支持收看。
2013-05-22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十二集–台灣是與中國無關的「台灣人新生國家」

2013/5/22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1949年佔領台灣的中華民國滅亡,流亡台灣的蔣政權建立中華民國虛構繼續佔領台灣,1952年日本放棄台灣,但地位未定。兩蔣政權雖然以壓制,但獨立又有效管轄台灣,土地、人民一定,客觀講,台灣有具備做一個國家的條件;問題在於自稱中華民國,主張反攻大陸,強調一個中國,欠缺在台灣建立新國家的主觀意志,因此在國際法上只可以認為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卻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1988年李登輝繼任總統,推行民主化、國際化,區分中國、台灣,以台灣謂自由地區,放棄反攻大陸,舉行民意代表全面改選,1996年總統直選;總統李登輝講:中華民國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政黨輪替民進黨總統陳水扁講: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1996年至今,台灣人根據國民主權,選舉立法委員、直選總統,有獨立自主有效管轄的政府,在固定的土地上,有固定的人民,所以台灣在國際法上可以講已經是一個事實上的獨立國家。 真可惜的是兩個總統都沒有將中華民國處理掉,等於沒有清楚表明台灣要建立與 中國不同的新國家的意志,所以還不能講是法理上的獨立國家。 2007年7月陳水扁總統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這是第一次由我們直接選舉的國家元首向世界表明:台灣不是中華民國,是新而獨立的國家,好像新加坡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國家要加入聯合國一樣。 台灣,不是繼承中華民國者,中華民國1949年就消滅,1971年中華民國虛構又一次在聯合國被否定其存在,只要台灣當局者好像2007年繼續公開表明:台灣是與中華民國、以及中國無關係的新生國家,法理上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終會實現。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5-15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十一集–台灣當局對自己地位看法的變遷

2013/5/15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關於台灣的國際地位,在台灣當局自己的看法如何? 自1945年佔領台灣時,蔣政權就認為台灣既編入中華民國領土,1949年建立中華民國虛構以後也認為台灣是其領土。1950年美國總統Truman發布台灣中立化宣言時,蔣政權安心美國以武力阻止中國侵台,但不安於台灣地位未定論削弱其虛構的統治正當性;由當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發表聲明:接受美國防衛台灣,但不影響中國對台灣之主權。這裡所講的中國是指中華民國虛構,兩蔣政權都主張中國的正統是中華民國虛構所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叛亂匪徒集團。一直到1971年從聯合國被驅逐以前,因為美國等的支持,該虛構在國際政治上取得一時之優勢,卻造成深化中國、中華民國、台灣混亂在一起的效果。以後美國總統Nixon訪問中國,日本、美國與中國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虛構斷交,該虛構在國際政治上聲勢一落千丈,台灣被中華民國的名稱纏住,往往被看做中國的一部分。 1988年蔣經國病死,李登輝繼任總統,1991年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92年實現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1996年實行總統直選,推動民主化,但也有促進台灣、中國國際化之實,即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做事實上存在,將台灣區劃分為自由地區實行民意代表、總統選舉,將台灣、中國看做特殊國與國關係,即走向兩地國際化。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更推向國際化講台灣中國一邊一國。2008年中國國民黨馬英九當選總統,宣布一國兩區,走回頭路將兩地關係內政化。但與兩蔣政權敵對中國共產黨又相反,不但放棄反攻大陸,更採取外交休兵,其傾中勢面恐將會至終極統一。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5-08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十集–搖擺變遷的美國對台政策

2013/5/8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中華民國佔領台灣中間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事實上滅亡。但流亡台灣的國民黨重整,建立虛構的中華民國繼續支配台灣,這個虛構給已經滅亡的佔領者中華民國好像繼續存在,台灣的國際地位混亂的原因在此。 1950年1月美國總統Truman發布不干涉台灣聲明,表示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進攻中華民國虛構下的台灣,但是6月朝鮮戰爭爆發,Truman改變立場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以防止中國進攻台灣,也禁止中華民國虛構反攻大陸,這叫做「台灣中立化宣言」。同時表明台灣地位留在將來決定,即國際地位未定論。另一方面在聯合國支持中華民國虛構佔據常任理事國席位,又促進舊金山和約,之後使日本與中華民國虛構簽訂台北和約;1954年美國與中華民國虛構簽訂共同防衛條約,但明言防衛領土只限於台澎,不包含金馬等外島,是美國要表明兩者的國際地位不同。 至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將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驅逐。1972年美國總統Nixon訪問中國,發表上海公報:美國「認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將隨著此地區緊張的緩和減少在台灣的武力。應留意的是,前者的認知是用acknowledge 不是recognize承認;又減少武力是以緊張緩和為條件。 1979年美中建交,確認上海公報。美國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強調:建交基於台灣的未來將以和平方式解決的期望;以防衛性武器供應台灣;保持美國對抗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強制形式危害台灣人民安全、社會與經濟制度的能力。 近來中國擴張武力,致2009年美國表明重返亞洲,著手聯合東、南海周圍各國。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5-02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九集–「台灣國際地位未定論」的日本觀點

2013/5/2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台灣的國際地位是一個最混亂的問題,是台灣人應該整理清楚,這樣才會有正確前途的第二步可追求。 1895年日清戰爭,簽訂馬關和約割讓台灣給日本。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9月盟軍最高司令MacArthur簽訂日本投降書,同日MacArthur發布佔領地分配的一般命令第一號,其中授權蔣介石佔領台灣。蔣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10月25日在台北市陳儀代表盟軍接受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同日陳儀通過廣播電台聲明講: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再次編入中國版圖,所有土地、人民、政治已經置於中華民國政府主權之下。 其實佔領與領土的變更是不同的,在同一個命令蔣介石也受權佔領越南,蘇聯也受權佔領滿洲,都不是領土變更。戰爭中各國間有很多明或暗的約束,但是法律上有效的領土變更應是經過條約來定的。 台灣在蔣介石的佔領下,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訂,1952年生效才正式脫離日本領土,但是該和約只規定日本放棄台灣,卻沒有談放棄給何方。1952年中華民國虛構與日本締結台北和約,日本堅持只講放棄。1972年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時的共同聲明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尊重中國政府此一立場。日本還是堅持不至承認。 2004至2008年我任駐日代表時,在日本國會眾議院,當時的外相町村信孝,及後來在參議院,當時的外相麻生太郎都對質詢答覆:日本沒有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2009年日本當時的駐台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長齋藤正樹在中正大學演講,言及台灣國際地位未定,受馬英九政權抗議,其實這就是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4-30理念主張

「台獨、建國已無市場」? ──台灣無藍綠之分只有統獨之爭

新聞稿 「台獨、建國已無市場」? ──台灣無藍綠之分只有統獨之爭 2013年4月30日 針對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前幕僚、清華大學副教授姚人多指出:「台獨、建國已經失去市場」言論,引發各界的討論與批評。908台灣國、公投護台灣聯盟與台獨聯盟聯合舉行記者會。提出以下回應: 一、  大多數人民贊成台灣獨立 根據歷年民調指出,台灣人的認同與支持台獨者的比例逐年提升,隨著台灣人意識的提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實體已成為全民共識,未來將以追求國家正常化來達成獨立建國的目標。 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2012年12月公布的民調顯示,統獨光譜明顯立見。 統獨立場 儘快統一 維持現狀再決定 偏向獨立 無反應 偏向統一 永遠維持現狀 儘快獨立 比例 1.7% 33.9% 15.1% 8.1% 8.7% 27.7% 4.8% 另外,遠見雜誌在4月26日發布「2013年3月台灣民眾統獨觀調查」指出在民眾「終極統獨觀」上:51.4%贊成台灣最終應該獨立、31.1%不贊成;18.0%贊成兩岸最終應該統一、63.4%不贊成。獨派與統派的比例明顯區分。 二、  台灣無藍綠之分只有統獨之爭 統派媒體長期以來以選舉結果藍綠版圖分佈來解讀統獨,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說法。馬英九在選舉期間先以「台灣前途應由2千3百萬台灣人共同決定」來掩飾終極統一的野心,以騙取選票,再由媒體解讀為是藍營(傾統)的勝利;民進黨在選舉期間刻意迴避統獨議題,卻被說成因為「傾獨」而敗北,然後擴大解讀為台獨建國無市場。2004年由前總統李登輝及台獨聯盟前主席黃昭堂等人發動的「百萬人牽手護台灣」行動,證明捍衛台灣主權及向中國說「NO」的主張明確並受到人民的支持響應。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社會,統獨議題可公開辯論,台灣前途應經由民主程序由2千3百萬台灣人決定。 三、  「終極統一」集團存在,統獨之爭永無止 我們將結合所有追求台灣獨立建國之人民、團體,盡全力遏止主張終極統一等親中集團繼續執政危害台灣主權獨立。 908台灣國總會長         王獻極 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     蔡丁貴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陳南天
2013-04-25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八集–廢參議院? 民選首相? 日修憲新議題

2013/4/25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日本的國會是參議院與眾議院的兩院制,掌握眾議院過半數黨或聯合為執政黨,參議院由反對黨或聯合掌握時,叫做扭曲國會,因為在正常狀態,法案是由兩院各以過半數通過,扭曲時兩院可能各做不同決定,法案就不容易通過。以近來的例來講,2005年眾議院改選,自民黨得296席加上公明黨31席自公聯合共327席,超過全額480席三分之二以上,至2007年參議院改選,自公聯合失敗,只得103席,不超過參議院全額242席之過半數,形成扭曲國會。 憲法有眾議院優越規定,即首相選舉、預算、條約這三項兩院決定不同時,以眾議院決定看做國會決定。又其他法案兩院決定不同時,假使眾議院再以三分之二通過,即看做國會通過。在這個扭曲國會下,當時的首相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都在一年左右下台。2009年眾議院改選,民主黨勝利,得308席,政黨輪替成為執政黨,以鳩山由紀夫為首相。但2010年參議院改選,因為鳩山對選舉公約無實現,對美政策也失誤,參議院選舉失敗,其聯合僅得109席不過半,再造扭曲國會,首相鳩山、菅直人、野田佳彥都很快下台,日本在6年中換6個首相。 因此日本的對外交涉能力退化,對內政權不穩定,一向對兩院選舉、功能認為類似不必兩院的批評,又再起,廢止參議院以免扭曲國會的聲音又大起來。另外一個問題是,扭曲國會時參議院與眾議院往往選出不同首相,讓人懷疑那一院才是代表民意的。隨著來的是由國民直選首相的聲音,即公選首相的問題。修憲時,可見廢止參議院與公選首相也會成為問題。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4-18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七集–日本將修改和平憲法 設立正規軍?!

2013/4/18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日本的修改憲法最大的內容爭議是放棄戰爭,憲法前文講:「日本國民…決意信賴愛好和平的各國國民之公正及信義,以保持我們的安全及生存。」接著就在 第9條第一項講:「永久放棄…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紛爭的手段。」第二項結論:「為達成前項目的陸海空軍及其他戰力,不保持之。」 一個國家的安全依倚靠他國國民的公正及信義,在現今國際政治是幻想,事實上向來日本的安全是依靠其自衛隊與同盟國的美軍。 修憲的第一點是國家安全不能只依靠他國民的好意;而且安全所具體依靠的自衛隊,在數十年來國際關係的變化中,也應該有所調整。自衛隊只能排除他國的武力攻擊,稱為個別自衛權;對與自己關係密切國家的他國武力攻擊,得以武力阻止之,稱為集團自衛權,現在的日本憲法解釋自衛隊有個別自衛權,但是無集團自衛權,就是假使同盟國美軍受攻擊,但在自衛隊本身受攻擊以前是不可出手。又只能自衛,所以對自衛隊派遣海外也有限制。 因此日本首相安倍修憲,主要是要回復通常國家擁有的軍隊與交戰權;若是一時還不能修憲,至少目前想要擴大解釋自衛隊擁有集團自衛權。這樣才可能增加與日本靠在一起的國家的互相信賴。 其實日本修改第9條放棄戰爭的熱度升高,是這幾年來中國的軍事擴張以及北朝鮮飛彈與核武實驗,所帶來日本人的危機感引起的。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4-11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六集-日本擬降國會提案修憲門檻的問題

2013/4/11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當去年12月日本安倍第二次內閣成立時,中國的人民日報就提出三項問題警告:一、釣魚台,二、靖國神社、三、修改憲法。 今天我們來談修改憲法的問題。現在的日本憲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軍佔領中,1946年5月日本帝國議會審議,11月公佈,1947年5月施行e,很多人認為這一部憲法是以直接佔領的美軍的意思為內容的外來憲法。所以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就以修改憲法做為其課題,但是一直無任何政權下手處理。 日本修憲有兩個焦點,一項是手續問題,另外一項是放棄戰爭等內容的問題。 關於修憲,第96條規定,提案須有國會兩院各以三分之二以上通過,而後付之公民投票得過半數為通過。安倍第一次組職內閣時,在2007年5月通過公民投票法,實際動手成立修憲的關係法,但因病辭職修憲中斷,所以人民日報當其再起時才發出修憲警告。我們可預測安倍在今年7月參議院改選以前,為建立長期政權會盡全力在選舉來爭取參議院過半數;若目的達成即7月以後將盡全力於修改憲法,第一個目標是修改第96條,要將兩院通過修憲提案門檻降為過半數。一般認為降下提案門檻本身較少意識型態之爭,所以安倍會追求先聯合多黨來通過降下門檻,這項手續規定有突破才可能進入內容修改。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下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4-04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五集–參院改選 攸關安倍政權前途

2013/4/4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鄰國日本去年12月眾議院解散選舉結果,自民黨、公明黨聯合取得325席議員數,不但過半實現政黨輪替;更超過三分之二,這一點可以補救自公聯合目前在參議院無過半的弱點,有得以三分之二在眾議院再表決強行通過法案的手段,但這到底是容易引起政治不安定的事。 對執政黨來講,今年7月參議院半數改選的政治日程,可以講是很重要的翻身機會,那時若可以爭取到參議院過半數議席,就不但可以克服兩院掌握過半數不同黨的扭曲國會,又可望長期安定政權的出現。這也是2006年開頭造成短期內閣的安倍晉三,這一次再度就任首相所最盼望的。 在參議院半數121席的改選,自公聯合要造成全院過半數,需要爭取改選121席中的64席以上的議席,面對過去10年來,同一黨一勝即一敗的搖擺現象,自公聯合是相當緊張準備7月的這個選戰。2月初我陪民進黨蘇貞昌主席訪日拜訪自民黨,負責選舉最重要的石破茂幹事長講:差不多每日都有下鄉的競選行程,可見一斑。 安倍對財經強調採取緩和金融政策,其當選以來日幣貶值有利益於輸出,股票市場也漲價,好像有要脫出不景氣的勢面。對中國進出釣魚台採取對抗到底的方針,並於3月20日訪美,再得到美國履行同盟國義務的確認。國民對安倍的支持率衝破七成,這是上台兩個月後支持率不減反加的希罕首相之一。可見自公聯合7月在參議院選舉爭取過半數的可能性相當高,安倍維持長期政權有希望。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3-29

催生「四○七青年節」──紀念鄭南榕

「爸爸像太陽一樣,如果太陽不見了,我會哭,我會叫,但還是叫不回太陽。」這是民主烈士鄭南榕的女兒鄭竹梅在父親自焚後所寫下的詩--〈爸爸〉,那年,這個小女孩只有九歲。九歲,一棵正值成長、亟需呵護的幼苗,卻從此叫不回她的太陽……每想至此,內心總不覺隱隱作痛,不知該如何回應這小女孩絕望的呼叫?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鄭南榕在他的《時代周刊》上刊載由許世楷先生所寫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隔年一月二十一日國民黨政府即發出「涉嫌叛亂」的傳票要傳訊他,對此,堅毅的鄭南榕公開宣稱:「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二月四日,再在「這是考驗『人性』與『理性』的關鍵時刻」一文中,表達他堅定的立場。如眾所周知的,鄭南榕在雜誌社自囚時,他的辦公桌底下早已準備好了汽油……在那期間,日本救援鄭南榕的簽名運動也逐漸展開,六日鄭南榕還傳真去函感謝,七日晚間許世楷先生在電話中問他「今天狀況如何?」他回說「周圍都沒有動靜大概無事!」孰料,當晚警察就「攻堅」衝進雜誌社,與此同時,鄭南榕也點燃了火苗…… 二○○四年四月七日,在許世楷先生的帶領下,我們一群民間社團的朋友帶著一束百合花到金寶山墓園祭悼鄭南榕先生,車行途中,許夫人說了一個感人小故事,筆者至今難忘。她說有一次鄭南榕先生到東京去拜訪他們,就住在他們家,晚上,只見他們倆人熱烈地談論著台灣獨立之事,談到夜深人靜、談到欲罷不能,而許夫人一向早睡、撐不住,就先去睡了,不知道他們究竟聊到何時?直到早上起來、走進客廳,才看到茶几上的煙灰缸裏滿滿的煙蒂……。一九九二年,黑名單解除,他們夫婦終於能親自前往墓園祭悼鄭南榕,在追思、祭拜的儀式之後,許先生默默地點上一根菸、放在他墓前…… 在那煙霧中,我看到自焚的火焰;在那煙霧中,我看到一個對理想、對正義、對自由堅持的靈魂!是以,筆者認為,四○七這一天,才是台灣的「青年節」,也只有這一天,才足堪作為今日我們反媒體壟斷、追求百分百言論自由的最佳表徵! --台灣沒有黃花崗,台灣只有鄭南榕!台灣的青年節,應在「焚而不毀」的這一天。  
2013-03-28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四集–日本政治制度的基本要點

2013/3/28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對我的經歷來講,我在台灣廣場所講的,會很多關係到日本的政治。 看日本政治,我們會有很多人想要用台灣的常識去理解,有的事可通,但是很多會發生誤解。我們有需要知道他們的基本政治制度,才會有正確理解。現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制度類別,大約兩極有總統制像美國,另外一邊是議院內閣制像日本,中間有很多變化形態,台灣的政治憲法規定是半總統制,實際政治是屬於總統制。所以不管立法院的議席分布,選上總統的政黨就是執政黨;日本即,選舉在眾議院得到過半數席次的政黨或政黨聯合,才是執政黨。 日本的議院,立法機關的國會是兩院制,有眾議院與參議院。眾議院議員總額480個,任期4年,但遇到解散就到期;參議院議員總額242個,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 法案原則上須要經兩院各過半數通過,但有眾議院優越規定,預算、條約、首相選舉這三項不論參議院的決議,最後以眾議院的表決看做國會決定。其他法案雖然參議院反對,若再經過眾議院三分之二通過,即看做國會通過。 受國會選出的首相,是行政機關首長,由其任命大臣組織內閣。首相若在眾議院受到不信任案決議,必須率內閣總辭職或解散眾議院實行選舉;首相有隨時解散眾議院的權利。 2006年安倍晉三第一次就任首相以後,六代首相任期都在一年左右,致引起日本政治混亂,主要原因是執政黨在參議院不能掌握過半數,叫做扭曲國會,法案不容易通過。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