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訊息


2017台灣正名之年

各位獨立運動的先進,大家平安。   在此2017年的開始,我們先一同來回顧蔡總統執政的半年間,數項有利於台灣獨立建國的重要消息。   蔡總統除了在上任前出訪,史無前例的走訪了美國國防部,並與國務院高層官員對談外,去年美國國會更以壓倒性的票數,先後通過對台六項保證的決議案、和納入台美高級軍事交流的國防授權法案;後者日前並經歐巴馬總統簽署。上月又有美國準總統川普與蔡總統的通電、其重要幕僚來台進行訪問的突破。川普準總統及其團隊,除了明言質疑美國過去的「一中政策」外,更皆以「台灣」稱呼台灣,川普團隊的作為,符合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長期主張美國應該拋棄「一中政策」的呼籲。此外,日本駐台代表處「日本交流協會」,於今年起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種種突破,除了有各國因應中國在東亞的霸權崛起,而調整對台策略的國際因素外,相信蔡總統及其執政團隊的努力,也功不可沒。近期蔡總統備受矚目的出訪,將過境美國,是否會如媒體猜測,與川普準總統會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並呼籲蔡總統須以「台灣總統」自稱。   至於負面的消息,雖有中國數度杯葛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舉動,及聖多美普林西比與「中華民國」斷交之事;但前者並未跳脫中國向來的惡質行徑,後者也是台灣因以「中華民國」的殘殼推展外交,所致的一貫困境,因為以「中華民國」之名,代表台灣,是無法被國際承認。從突破性與開展性的角度來看,前述的有利消息,顯然遠勝。   還有中國機、艦繞行台灣的事件。據媒體報導,事實上在三年前,也就是馬英九一廂情願的遵循、尊崇「九二共識」時期,中方已經展開繞台軍事演訓;和台灣的對中政策轉變,並沒有直接關係。應是中國為實現其東出太平洋、南向控制南海戰略的行動,恫嚇台灣僅是附帶效果。這也足以顯示「九二共識」無助於區域和平。台灣不幸處在中國帝國霸權野心的核心區域,應該要與國際社會共同謀求解決之道。   再由台灣國內現況觀察,政治氣氛已然轉變;「一中」、「九二共識」,不再受到重視,也無人討論(除了中國國民黨之外)。擺脫了馬英九執政的僵固泥沼後,台灣終於能將焦點放在各項民生經濟議題和社會結構調整的辯證,切實的往前邁進。   如我們以往所言,中國對台的口徑富有彈性,只以是否有利於其併吞台灣的野心為要,不會拘泥於字面。近日國內媒體上突然又傳出「蔡總統可能與中國建立新共識」的議題。查其源頭,乃是由中國在台灣的喉舌旺報,獨家報導了中國某些涉台學者的說詞,並且暗示這些涉台學者的說詞得到中國高層授權。表面上,「新共識」似乎是中國方面有意與蔡政府修好,內容卻仍以「一中」、「同屬中華民族」為核心,意圖迫使蔡總統將台灣帶入一中框架之中;故所謂的「新共識」議題,傳播形式上符合中國一向影響台灣輿論的路徑,而實質內容,只是中國放棄早為台灣人看破而失去效用的「九二共識」,另用新詞彙包裝「一中」的買空賣空把戲,並無絲毫罷手言和之意。   我們認為,若台灣要與中國達成共識,唯有在中國坦率承認「台灣不屬於中國」的歷史與國際法事實,並在此基礎上,尊重台灣人民追求獨立自主、國際承認與堅持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意志,才有可能。我們更要強調,台灣不屬於現實中共政權的中國,是一個歷史與國際法上的事實,絕非中國單方面不承認所能改變。   我們一再提醒蔡總統,中華民國體制,正是台灣被框限在中國內戰遺緒中,無法邁向完全、正常國家的主因。相信以蔡總統的政治智慧,當然不可能落入「新共識」的拙劣陷阱。但蔡總統在去年末的記者會上,對此一如往常的低調、避諱,只輕描淡寫的提出「維護和平」、「區域安全」、「國際責任」、「實質關係」等數語;相較於蔡總統的低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是再次揚言堅持捍衛領土主權;對於上述「新共識」問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答詢時,也只表示將依「憲法」處理。如果代表台灣的政治人物,對於中國的步步進逼,始終不願意公開、正式的反對「一中」,又怎能怪美國總統歐巴馬認為「台灣人是自願放棄獨立以換取現狀」呢?   既然台灣人對「虛假的一個中國」已有共識,國際情勢,開始逐步正視台灣的存在,有利於台灣擺脫一中困境,更且蔡總統的競選政治承諾中,本有多項涉及憲法層次,譬如投票權年齡的降低、司法改革等。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認為,蔡總統縱使在官方語言上不敢直接違逆中國,至少在實質上,可以推動以下兩件工作:   一、開始推動憲政議題的準備工作,使制憲的倡議浮上枱面。畢竟,唯有制定屬於台灣人民的新憲法,才能為台灣獨立的事實,創設相符的法理基礎,也才是真正而具有積極意義的維持現狀,更是台灣擺脫惡鄰覬覦的長遠之道;這也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過去一貫的主張。制憲或許不能很快達成,但必須要及早使台灣人民意識到制憲的必要性,並充實憲政議題的質與量,以奠定制憲建國的基礎。   二、全面展開正名;包括有形的政府機關、外館、各項官方基金會、公營事業、公法人,無形的公文書、稱謂,和各項紀念節日、年度活動、國歌國徽等符碼,都應變革。逐步去除「中華民國」殖民體系對台灣政府的束縛,以求國家的正常化、名實相符。陳水扁總統當年面對中國國民黨的強勢國會,都能有所作為,民主進步黨現既全面執政,縱使尚未制憲,「正名」應更無難處。為與不為而已。   新的一年,在新的氣象中來到,我們除了懇切呼籲蔡總統,勿負台灣人民所託,與堅持民主進步黨創黨理念外,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更將秉持初心,在新的一年中持續努力。謹以此與全體台灣人共勉。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陳南天   2017年1月1日
活動訊息

全美台灣人權協會 鄭南榕紀念獎與王康陸人權獎頒獎典禮 2016年會

全美台灣人權協會 會長的話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又近尾聲,又是一年一度全美台灣人權協會的年會,今年是人權會創辦的第40週年,意義顯的格外重大。40年前,那時台灣還在蔣經國的極權統治下,台灣的監獄關滿了政治犯,台灣人民沒有脖子以上的自由,一有不同於統治者的聲音,統治者馬上以「為匪宣傳,企圖顛覆政府」的罪行,把你壓入統治者的黑牢,那時台灣是一個人權黑暗的年代,也因如此,一群勇敢的海外台灣人,不顧被列入黑名單的威脅,在美國成立了「全美台灣人權協會」,風起雲湧的投入聲援台灣島內人權救援的工作。   一轉眼,40年過了,台灣由威權統治的時代,經過李登輝的「寧靜革命」,陳水扁深化台灣本土意識的八年,馬英九黨國復辟,到今天蔡英文的執政,警總、保安、秘密警察等蹫踏人權的組織,雖然消失,但侵害人權的行為時有所聞,馬英九時代所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學生、教授及一般百姓被暴警毒打,那血淋淋的畫面仍譲人怵目驚心。馬英九八年的黨國極權的復辟,對陳水扁總統、郭瑤琪部長及張燦鍙市長的政治迫害,用司法之名,行政治迫害之實,也是集權統治者的叧一種邪惡、殘暴摧殘人權的行為,這也意謂這些極權的統治者及其追隨的爪牙隨時伺機而動,一有機會就做破壞人權的工作,以鞏固極權統治的地位。   今年的「鄭南榕紀念獎」得獎者金恆煒先生,及「王康陸人權獎」得獎人張燦鍌博士都是一生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及人權都有不平凡的貢獻,得獎實至名歸,有幸二人出席人權會40週年年會,為大會生色不少。 人權會一路走來,沒有人權會會員及台美人的支持,是無法走到今天,今年人權會理事個個是人才,在過去的一年對人權會的成長貢獻良多,在此身為會長,也在此一併致謝。 人權會是屬於台美人的,有志於台灣民主、自由及人權的台美人,歡迎你來加入。   在此,祝大會能順利成功,也祝福舆會的來賓大家順心、如意。 會長 李賢群 敬上 12/10/2016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聲明稿】 台獨聯盟並未參與「創建獨派合作平台」

  今日Taipei Time報載關於「創建獨派合作平台」一事,其中參與團體內提到了「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 為發起團體之一」。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表示:「僅參與11月6日會前會,並未參與該平台創建」 Taipe Times 連結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16/11/21/2003659712/1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陳南天 2016年11月21日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聲明稿】 中國內戰無關台灣,何來「和平協議」?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對昨日(2016年11月1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兩黨主席為一年一度國共論壇(本次更名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揭幕的會面與談話,認為雖然兩黨主席的致詞,表面上了無新意,但仍有以下幾點值得提醒台灣人民注意: 一、洪秀柱昨日表達了要以「和平政綱」對抗「台獨黨綱 」。中國國民黨的「和平政綱」,是要「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可能性,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的角色」。但中國國民黨已不再是台灣的執政黨,其與中國共產黨間任何協議,都不能代表台灣人民。 況且從歷史與法理上看,台灣並不需要和中國簽署「和平協議」。從1894年馬關條約,台灣脫離大清帝國以來,台灣再與中國無關。1949年,中國國民黨敗逃至其受盟軍委託佔領的台灣,致使台灣捲入國共內戰;但內戰的關係仍是存在於國共兩黨間,並未因此改變了台灣主權未定的地位。台灣從不是中國內戰的一方,更非以「中國的一部份」而納入國共內戰與中國主權的範圍中。 二、從現實上看,台灣從民主改革開始,早已不對中國抱有任何軍事上的敵意,反倒是中國始終不放棄武力犯台,其二十餘年來不斷擴張軍備的結果,不但威脅台灣安全,更成為東亞的隱憂。台海和平與否,責任從不在台灣,而端視中國是否能自我節制,尊重台灣人民追尋自主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與台灣人抵抗侵略的決心,是否足以嚇阻中國的妄圖。 三、洪秀柱昨日並未直接表達她在過去主張的「一中同表」,僅是迂迴的主張了「兩岸和平協議」,並不意外。 照「一中同表」創始人張亞中的觀點,「一中同表」的「同」,是要台灣與中國共同簽署一個具有內國憲法位階並優位於各自憲法的「和平協議」,由「和平協議」導引台灣與中國走向統一。 然而由過去的經驗看來,歷來中國國民黨方面所提各種試圖分享中國主權的主張,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提出「一國兩府」(一個未來的中國、兩個中央政府)、「一中各表」(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各說各話)、「一中共表」(雙方都合法的代表中國)等奇形怪狀的統一論述衍生物,都未能得中方的認可;中國所堅持的「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無二話,「一國兩制」(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其所屬的台灣特別行政區)已是中國的最大容忍度。即便是過去數年不斷糾纏台灣的「九二共識」,中國也只講「九二共識」,未曾對「各表」鬆口。 中國主張的「一中」,可以說是另一種「一中共表」(何謂「一中」,只有中國共產黨有資格表述)。洪秀柱、張亞中想要建構一個新的、凌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之上的「和平協議」,除了在過往經驗上無據,在現今政治現實上,也不具任何可行的跡象。且不論「一中各表」或「一中同表」,都只是中國國民黨對內欺騙台灣人民的話術;正如馬英九晉見習只敢講「九二共識」,不敢提「各表」,洪秀柱當然無也可能當習之面,直言「同表」。 四、昨日習近平除了「一中」、「反獨」的基調外,並未有強硬的表示,也未涉及任何敏感的政治問題,似乎顯示習近平明瞭到台灣政治局勢丕變,中國國民黨衰微,統派市場大幅萎縮的事實,故而採取不刺激台灣民意,也不對中國國民黨作出任何具體承諾的低調策略。 但從客觀事實來看,一方面,過去數月以來,中國對台灣在外交上的打壓和經濟上的緊縮策略已到盡頭,所謂的「地動山搖」,僅止於此。媒體也傳出中方願意不再堅持「九二共識」,尋求與蔡英文政府修好的機會;畢竟蔡英文政府確實在中方預先釋出的容許範圍中,選擇了不觸怒中國的「尊重憲政體制」的立場,並未積極的明示反抗中國的併吞意圖。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中方對於泛中國國民黨陣營的八位縣市首長許以經濟上利益,以及中國國民黨意圖藉台、中二國官方往來緊縮的空窗期,包攬對中協商的中間人角色。本次國共論壇,中國國民黨是否能獲中方允諾更多的代理權,以影響台灣政局?中方是否藉此扶植中國國民黨,以免在台親中勢力走下台灣的政治舞台?均值注意。 五、至於總統府方面,對習洪會僅僅表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亦是乏善可陳。相較於習近平已理解到其面對的是2005「胡連會」以來最弱勢的中國國民黨,蔡英文總統是否能把握中國對台影響力最弱的契機,引領台灣走向獨立自主的新國家?仍待我們不懈的督促與鞭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016年11月2日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聲明稿】中國內戰無關台灣,何來”和平協議”?

2016/11/02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對昨日(2011年11月1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兩黨主席為一年一度國共論壇(本次更名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揭幕的會面與談話,認為雖然兩黨主席的致詞,表面上了無新意,但仍有以下幾點值得提醒台灣人民注意:   一、洪秀柱昨日表達了要以「和平政綱」對抗「台獨黨綱 」。中國國民黨的「和平政綱」,是要「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可能性,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的角色」。但中國國民黨已不再是台灣的執政黨,其與中國共產黨間任何協議,都不能代表台灣人民。 況且從歷史與法理上看,台灣並不需要和中國簽署「和平協議」。從1894年馬關條約,台灣脫離大清帝國以來,台灣再與中國無關。1949年,中國國民黨敗逃至其受盟軍委託佔領的台灣,致使台灣捲入國共內戰;但內戰的關係仍是存在於國共兩黨間,並未因此改變了台灣主權未定的地位。台灣從不是中國內戰的一方,更非以「中國的一部份」而納入國共內戰與中國主權的範圍中。   二、從現實上看,台灣從民主改革開始,早已不對中國抱有任何軍事上的敵意,反倒是中國始終不放棄武力犯台,其二十餘年來不斷擴張軍備的結果,不但威脅台灣安全,更成為東亞的隱憂。台海和平與否,責任從不在台灣,而端視中國是否能自我節制,尊重台灣人民追尋自主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與台灣人抵抗侵略的決心,是否足以嚇阻中國的妄圖。   三、洪秀柱昨日並未直接表達她在過去主張的「一中同表」,僅是迂迴的主張了「兩岸和平協議」,並不意外。 照「一中同表」創始人張亞中的觀點,「一中同表」的「同」,是要台灣與中國共同簽署一個具有內國憲法位階並優位於各自憲法的「和平協議」,由「和平協議」導引台灣與中國走向統一。 然而由過去的經驗看來,歷來中國國民黨方面所提各種試圖分享中國主權的主張,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提出「一國兩府」(一個未來的中國、兩個中央政府)、「一中各表」(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各說各話)、「一中共表」(雙方都合法的代表中國)等奇形怪狀的統一論述衍生物,都未能得中方的認可;中國所堅持的「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無二話,「一國兩制」(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其所屬的台灣特別行政區)已是中國的最大容忍度。即便是過去數年不斷糾纏台灣的「九二共識」,中國也只講「九二共識」,未曾對「各表」鬆口。 中國主張的「一中」,可以說是另一種「一中共表」(何謂「一中」,只有中國共產黨有資格表述)。洪秀柱、張亞中想要建構一個新的、凌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之上的「和平協議」,除了在過往經驗上無據,在現今政治現實上,也不具任何可行的跡象。且不論「一中各表」或「一中同表」,都只是中國國民黨對內欺騙台灣人民的話術;正如馬英九晉見習只敢講「九二共識」,不敢提「各表」,洪秀柱當然無也可能當習之面,直言「同表」。   四、昨日習近平除了「一中」、「反獨」的基調外,並未有強硬的表示,也未涉及任何敏感的政治問題,似乎顯示習近平明瞭到台灣政治局勢丕變,中國國民黨衰微,統派市場大幅萎縮的事實,故而採取不刺激台灣民意,也不對中國國民黨作出任何具體承諾的低調策略。 但從客觀事實來看,一方面,過去數月以來,中國對台灣在外交上的打壓和經濟上的緊縮策略已到盡頭,所謂的「地動山搖」,僅止於此。媒體也傳出中方願意不再堅持「九二共識」,尋求與蔡英文政府修好的機會;畢竟蔡英文政府確實在中方預先釋出的容許範圍中,選擇了不觸怒中國的「尊重憲政體制」的立場,並未積極的明示反抗中國的併吞意圖。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中方對於泛中國國民黨陣營的八位縣市首長許以經濟上利益,以及中國國民黨意圖藉台、中二國官方往來緊縮的空窗期,包攬對中協商的中間人角色。本次國共論壇,中國國民黨是否能獲中方允諾更多的代理權,以影響台灣政局?中方是否藉此扶植中國國民黨,以免在台親中勢力走下台灣的政治舞台?均值注意。   五、至於總統府方面,對習洪會僅僅表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亦是乏善可陳。相較於習近平已理解到其面對的是2005「胡連會」以來最弱勢的中國國民黨,蔡英文總統是否能把握中國對台影響力最弱的契機,引領台灣走向獨立自主的新國家?仍待我們不懈的督促與鞭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016年10月9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新聞稿】以正名制憲入聯,抵抗中國壓力

【台獨聯盟聲明稿】 以正名制憲入聯,抵抗中國壓力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陳南天 2016年10月9日 2016新的台灣政局,蔡英文總統不接受虛假、出賣台灣主權的「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因此,中國一貫地打壓台灣國際空間,陸續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委員會、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抵制台灣代表出席,及世界經濟論壇又將台灣名稱改回「中國台灣」等事件。在國內,中國持續加強「以商逼政」的策略,緊縮各項對台交流,並減少中國觀光客來台,導致台灣旅遊業者搞錯抗議對象(應該抗議中國)而上街抗議新政府等事件。   面對中國種種打壓,我們讚許近日蔡英文帶有台灣總統高度的表態:不會屈服於中國蠻橫無理。20161004她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她向世界傳達了台灣並非「中國的台灣當局」,以及台灣尋求和平、但絕不向中國壓力低頭的意願與決心,堪稱是亮眼的表現。我們期許蔡總統能逐步達成她所言:「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係」,實現蔡總統所宣示的「台灣要走出去,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遠景。不過,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再次要求蔡英文總統的「維持現狀」,必須「維持『台灣走向獨立的』現狀」,拋棄「中華台北」,以「台灣」之名面對國際。   面對台灣人民對於改革的殷切期盼,新政府雖然已經開始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在承接了馬英九執政八年後的殘破處境,請蔡總統切莫忽視台灣社會長期累積下來對政府的強烈不信任感,若不信任感最終被化約為「民進黨和國民黨一樣爛」,反而損傷本土政黨執政的基礎。我們認為,要重建公眾對政府的信賴,唯有不懈、持續地在制度上設計出「政府資訊透明、落實問責制度、擴大公眾參與治理」,確切實踐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才能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台灣在邁向正常、獨立國家的道路上,中國是無可迴避的阻礙。台灣要慎防習於屈服中國的打壓,轉而攻擊自身政府的不是。不可忘記的是,台灣人民是在中國壓力下,堅持自己的意志投票選出了蔡英文作為台灣的總統。中國看似針對蔡英文政府的種種打壓與杯葛,實際上是對台灣人民意志的否定。面對中國打壓,應當由台灣人民一同扛起,以推動「正名、制憲、入聯」,作為提供新政府繼續「抵抗中國壓力」的有利奧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在此敬告中國,台灣人民面對中國的打壓,只會提醒台灣不是正常化國家,以及台灣人民不應該承受的屈辱;台灣人民面對中國的打壓,只會激發台灣人民更加走向獨立自主的道路、為承認而奮鬥。   新聞聯絡人:黃淑惠0928560381 —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https://www.facebook.com/WUFI.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