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 楊宗澧 │ 辜寬敏基金會執行長
主講 羅承宗 │ 台灣永社理事長
沈伯洋 │ 立法委員
「藍白合」從 2024 總統大選破局,在 2024 民進黨朝小野大的執政下,藍白合造成的國會獨裁、毀憲亂政,導致了 2025 的大罷免,又因為藍白合的反撲,大罷免全軍覆沒。
如果我們看到近期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藍白合幾乎是主要候選人堅定的共識。儘管這背後不乏了利益算計、相互兼併以及破局的可能。
「藍白合」指向什麼?2028的政黨輪替。如果我們粗糙地來看,2024藍白總統或是政黨相加的得票,2028 等待著我們,就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地獄景象。
因此,面對台灣諸多挑戰,我們不可能不用努力就可以抵擋中國滲透、境外勢力代理人自動消失,更無法單靠己願他力的情緒勒索,在焦慮中祈禱出民主韌性。
此次【你不想卻要面對─當藍白合成為事實…】邀請辜寬敏基金會執行長楊宗澧主持,台灣永社理事長羅承宗、立法委員沈伯洋擔任主講,梳理著我們不願意發生卻不得不面對的事實─藍白合。
為了避免台灣走向更沉淪,我們不能坐困愁城,反而要自我惕勵、自我集結,就如一往反抗不義的行動一般,冷靜地面對危險,不被逆境中被打倒,在思考中行動、在行動中思考出路。
【後大罷免時代系列講座】
2025年歷經 7/26、8/23 大罷免之後,罷團展現台灣公民韌性,無人不感佩他們的奮戰不懈,與此對比,除了個別令人尊敬的民意代表們,民進黨作為側翼,錯估形勢,導致動員不力備受批評。
反觀藍白合從國會到大罷免的合作,國民黨並未受到被抓到大規模連署作假的影響,縣市首長全體總動員,翻轉結果。
罷免前充滿樂觀,僅靠身處同溫層的體感,局部、一廂情願的感覺論,嚴重誤判。要問的是,這個誤判怎麼發生的?如果這個誤判也發生在執政黨,這更是決策機制的危機?如何避免再次的誤判?
目前討厭民進黨的風暴已蔚為風潮,我們被捲入在一個沒有比例原則批判漩渦之中,任由無作為地焦慮著…?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如何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