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華
影響深遠的活動,是有獨特的風格。
在台灣從事社會改革的人士,大多是參加過無數次的訴願、抗爭和遊行。在這數不清的活動當中,那一回是讓人留下深刻記憶呢?二二八牽手護台灣、三二六百萬人反反分裂法等等,想必是深入人心,又引起廣大回響的活動。再更努力去回想當天的細節呢?是活動中的一首歌、一面旗子或是一句口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一九七七年發表「人權宣言」,已明白對外表示台灣人應享有「自己當家做主」的基本人權。就在屆滿三十週年的今日,長老教會在高雄舉辦一場別具特色的「人權、尊嚴、新台灣」紀念活動,以和平遊行和晚會的方式,再一次宣示「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聲明。
↑和牧師長老走在遊行隊伍前,高舉勝利手勢的是新聞局長謝志偉。
二00七年八月十二日,約有五萬人來自於各地的教友、和關懷人權的台灣人,攜老牽幼不畏風雨集結在高雄愛河的河畔。有一百四十二年歷史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次舉辦大型遊行活動,準備了一件有六種顏色的T恤和白色帽子。教會人士說,這些物品從設計、材料到製造,完全是「Made in Taiwan」。
大家穿著看似簡樸、卻是經過特別設計的T恤,衣服上前有「焚而不燬」的長老教會標誌,後背是以原住民的圖紋,寫著大大的「TAIWAN」。然而,就是這件深具含義T恤,讓我感到這個活動很特別和動人。回想以前,從事街頭活動時,頭上綁的、手上拿的、身體上貼的物品,多到都不知要放在那裏了!這件不能揮動、不能拿舉,只能牢牢穿在身上的T恤,很柔軟的貼近人心,是件簡單、卻會讓人感覺很驕傲的衣衫。
「焚而不燬」,源起於聖經的記載。上帝顯現神蹟,讓摩西看到上帝以荊棘燃燒卻不焚燬的奇異景象,呼召摩西用自己生命最精華的四十年,擔負起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大任務。教會引用「焚而不燬」,當作是一種記號;那是以無比堅忍的毅力,為了特定目標,如荊蕀持續燃燒而達成任務;更願意體恤別人的困苦,而奉獻了自己的精神。
可愛的台灣人(惠敏攝影)
研究台灣血緣的林媽利教授指出,百分八十五以上的台灣人都有原住民的血緣。以原住民圖紋書寫「TAIWAN」,相信是可以代表台灣多數人的心願吧!這是多麼有創意的圖像。我是台灣人,為了台灣,以「焚而不燬」的精神從自身做起。
台灣這個小島上,宗教活動之蓬勃熱鬧,在全世界中是相當罕見。台灣是多族性的社會,就連宗教也是多元性的發展,不論是那一個教派在台灣都能找到追隨的教友,而且都為數眾多。在山頭林立的外來宗教中,唯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將自己放進台灣社會,腳踏這塊土地,用耳去傾聽、用眼去探索、用心去感受,引領民眾跨越國民黨極權統治的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以宗教家的情懷,喚醒台灣人的自尊,爭取民主和自由的基本人權。這種帶領信眾的方式,絕不是政治化,是落地生根的宗教本土化。
而就在那一天的風雨中,走在無數個背寫「TAIWAN」的台灣人後面,我深刻體悟到就是這個「共同意願」,是我們長期以來的追尋,一個「新而獨立的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透過白色、深綠、淺紫等等,六種顏色的T恤,多彩多色宣揚信仰和理想,記取「焚而不燬」宗教精神,創造共同意願的新「TAIWAN」。是三十年前的宣言,至今仍未實現的希望。
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寫著:「奇蹟,是人類希望的實現。成敗的關鍵,就在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與信心去爭取、追求。」這件T恤是可以在平常時日一穿再穿,就像共同意願是可以勇敢地一說再說,直到實現的那一日到來。
< 勇敢有自信,跨大步伐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