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併吞是2300萬台灣人的共同使命

黃昭堂◎手護台灣大聯盟執行召集人
2002年李登輝前總統擔任511台灣正名運動聯盟總召集人,在該年5月11日母親節於總統府前廣場舉行嘉年華方式的群眾大集會,這是一個不分族群,不分黨派的活動,訴求台灣的正名。本來評估有上萬人會參與,卻有3萬多人熱情參與。

2003年的母親節遇到中國肺炎來襲,而不能按時舉辦,活動延至9月6日,這次竟然有15萬人聚集在總統府前,提出正名、制憲的訴求。年末,鑑於次年是總統改選年,李總召集人認為本土性非常強的現任陳水扁總統若不能連任則台灣的民主化很有可能停頓,於是以原班成員組織「全國挺扁總會」支持陳總統連任,但是後來發現此類名稱的團體頗多,又有將正名運動個人化、政治化之虞,遂改為「手護台灣大聯盟」。

2004年決定在台灣史上最有歷史意義的2月28日舉行全國性活動。經過研討以後決定以百萬人手牽手方式,自台灣頭至台灣尾連接起來。其時正值中國600顆飛彈瞄準台灣的事實曝光,口號改為對中國嗆聲〝Say No To China.〞2月28日那天,一面要揮別228事件的悲情,一面要反對中國侵略台灣,全國有200萬人以上自動參與活動,造成「單一國家,人鍊參與人數最多」的世界紀錄,鄭重向中國嗆聲,台灣要公投正名、制憲,建立新國家。由於本土派政黨、社團、政運團體合作無間,形成本土政權陳總統連任的氣氛。

總統選後,泛藍不願認輸,造成台灣社會的動盪不安。大家認為制憲是長期而艱難的工程,遂決定組織台灣制憲運動聯盟,以期向國內宣揚制定台灣新憲法的意義與重要性,同時向國際說明台灣制憲的必要性。但是考慮民眾的作息時間,決定避免勞師動眾,不預定舉行超大型活動。

2005年由於數年來的活動經驗,發現組織複雜化,遂重新整理成為一個單一組織,名為「手護台灣大聯盟」,在此名下推動台灣制憲正名運動。由李前總統繼續擔任總召集人,前後3單位的共同召集人一律改聘為「手護台灣大聯盟委員」,姚嘉文民進黨前主席擔任「制憲執行長」,吳樹民北社社長擔任「正名執行長」。時值中國擬制定「反國家分裂法」用以牽制台灣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對中國的鴨霸行為,台灣各地,各團體各自醞釀抵制中國的運動。

經過協調,決定於2月28日全國18各縣市,同時舉行「反併合」活動。凡此自發性的活動,吳樹民正名執行長都會與其取得聯繫,共同推動。這些活動與以往一樣,不分族群,不分黨派,是全民性的活動。手護台灣大聯盟已經發帖邀請各主要政黨共同參與。盼望透過具體的合作促進族群融合,政黨間良性競爭,團結2300萬台灣國民的意志,同心協力共同建立台灣國。這才是阻止中國併吞台灣野心的最好途徑。

台灣既然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基於「主權在民」的理念,主權當然屬於所有台灣國民,台灣有充分的主權來制憲、正名,變成一個正常的國家,變成一個與列國同樣的普通的國家。為此,2300萬台灣國民應該於2月28日站出來,共同來反對中國併吞台灣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