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的「台獨運動」條目

許維德

維基百科簡介

在某種意義上,創辦僅六年多的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網址為http://www.wikipedia.org/)是一個網路世界的奇蹟,甚至有論者就直接稱這個線上百科全書「在全世界掀起一波知識革命」。我們先從一些簡單的數據資料著手,看看這個在搜尋引擎上(尤其是google)被搜尋率極高的網站,到底有什麼過人的地方?簡單來講,這個網站在條目數目的成長速度上確實相當驚人。截至2007年3月初為止,在維基百科上條目數目位居第一位的英文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已經突破了165萬個條目,而總數已達250種之多的不同語言版本之維基百科,則加起來已經累積了650萬個條目,這其中包括了中文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上的11萬4千多個條目,以及閩南語維基百科(http://zh-min-nan.wikipedia.org/)上的2千3百多個條目。這個數目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呢?我們必須知道,經營已經超過兩百年的「大英百科全書」,目前其線上版累積的條目數量也還不到12萬條;而編輯時間達15年、號稱是華文世界最大型之綜合性百科全書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其條目數則是8萬筆;第一版於1989年推出的「日本大百科全書」,其條目數是13萬筆;而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推動的線上百科全書「台灣大百科全書」,其現有的條目數量則還在1萬條以下。也就是說,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至少就條目數量而言,維基百科就已經超越了多數的老牌百科全書,而幾乎成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百科全書。

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促成了「維基百科」在條目數量上的驚人成長速度呢?顯然,維基百科在軟體上所採行的「wiki技術」,以及為配合該技術而採用的內容開放版權協定 — GNU自由文檔協定證書(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或簡寫為 GFDL),顯然是該網站能夠快速成長的最重要機制。所謂的「wiki技術」,指的是一種能提供「共同創作(collaborative)」環境的網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網站上的頁面資料。維基百科目前所使用的操作軟體 — MediaWiki,正是一種典型的「wiki技術」。至於內容開放的版權協定,則是要配合維基百科的這種「共同創作」特質。一方面,撰寫該百科全書的參與者必須放棄傳統上應該要屬於該原創者的版權(只有這樣後來的參與者才有可能在這個基礎上繼續修訂該條目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在這個原則下,維基百科也才能夠秉持開放原則,讓全世界的網路使用者更自由地免費使用這些知識。

由於維基百科這種「人人都可以編寫」的特質,在某種程度上,該網站就成了相對上之弱勢族群在網路世界發聲的極佳管道。因此,該網站上除了可以找到主流社會(或主流百科全書)所認可的一些「正常」條目以外,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基本上比較屬於邊緣論述的條目,比如說和少數民族、同性戀、婦女、殘障者、底層階級等相關的條目,都可以輕易在該百科全書上找到。

我對維基百科的參與

2004年10月,當我還在美國的紐約州撰寫我以美國台獨運動為主題的博士論文時,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中,我因為查詢相關資料而進入了該百科全書的中文版,而且還突然發現到,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竟然也可以自己在該百科全書上書寫新的條目。一時興起,我就立刻為該百科全書撰寫了「鄭南榕」這個條目。由於我長久以來在知識和實踐上的興趣都一直和台灣獨立運動相關,我也在寫完該條目以後,隨手查詢了一些該百科全書上和台獨運動相關的條目。在那個時候,中文維基百科多數的參與者都是中國人,台灣人相對來講並不多見。在這種情況下,和台獨運動相關的條目不但不多,而且通常都充滿了謬誤和偏見,多數都是以一種想當然耳的負面態度來撰寫。

因此,在那個發現該百科全書的晚上之後,我連續幾個夜晚幾乎徹夜未眠,先改寫「台灣獨立運動」這個條目,然後又陸續撰寫了一些和特定之台獨運動參與者相關的條目。由於某特定政治運動之發韌通常和某地區的歷史發展脫離不了關係,我也又立刻投入和「台灣歷史」相關之條目的書寫。等到這些相關條目累積到一定程度以後,我也又緊接著為該百科全書創建了「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獨立運動參與者」、「二二八事件」等分類(category),用以統整和這些分類相關的一些條目。

在參與該百科全書幾個月以後,由於相當認真地投入和台灣相關之條目的撰寫,我也在經過該網站之參與者的投票後,於2005年2月成為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

目前維基百科上和「台獨運動」相關的條目

在我撰寫了某些和台獨運動相關之基本條目、並創建相關分類以後,基於維基百科的「共同創作」特質,也有不少其他的朋友投入該領域之相關條目的寫作工作。因此,整體而言,目前在中文維基百科上和台獨運動相關的條目並不算少,如果我們要在搜尋引擎上尋找和台獨運動相關的資訊,也有相當大的機會可以點進該網站中。

在目前的中文維基百科中,放在「台灣獨立運動」這個分類之下、直接和台獨運動相關的條目有26個。這個數目雖然並不算多,不過,一些基本的條目,比如說「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再解放聯盟」、「獨立台灣會」、「台灣共和國護照」等,都可以找到(當然,多數的內容都還有進一步補充的空間)。此外,在「台灣獨立運動參與者」這個分類之下,則收錄了48個條目,其中主要由我所撰寫的,就包括了「鄭南榕」、「陳智雄」、「黃文雄」、「李鎮源」、「羅福全」、「廖文奎」、「廖文毅」、「史明」、「王育德」、「許世楷」、「黃昭堂」等人。除了「台灣獨立運動」和「台灣獨立運動參與者」這兩個分類以外,「二二八事件」(有16個條目)和「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有20個條目),也都和廣義的台獨運動有關。

期待大家對「維基百科」的參與

事實上,由於維基百科的「共同創作」性質,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大家一起整理相關資料的絕佳平台。當然,由於歷史的書寫本來就涉及不同的史觀和詮釋,某人所書寫整理出來的條目,其他參與者未必能夠完全接受,也因此,對某些較具爭議性的條目而言,在維基百科上引發的編輯戰也就層出不窮。但是,只要秉持某些基本原則,比如說撰寫的任何史料均有清楚的資料來源、撰寫人物評價時能參酌正反兩方面不同的意見、撰寫時盡量避免主觀性太強的文筆和語氣等,由於維基社群的參與人數已經成長到一定數目,也由於該社群的參與者基本上抱持各種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都有,通常,這些爭議也都可能可以透過一定的程序來解決。

我期待更多的朋友對於維基百科 — 特別是該百科上和台獨運動相關之條目 — 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