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共和國雜誌
  3. 第 56 期
  4. 肉腳殘念團的雪山圓夢日記

2007/09

音樂與國家認同

肉腳殘念團的雪山圓夢日記
台灣的「希特勒」路和「希姆萊」小學
當選就不排除修憲,在野就亂憲 ──評馬英九的第二階段民主改革論
「音樂與國家認同」座談會紀錄
一件有意義的T恤
國家定位政策研討會: 國家定位的論述─爭議與共識
我的3B生涯:Blog(部落格)→Book(書)→Broadcast(廣播)之若干觀察
社會、生物,與性別
經濟戰爭體系之建立
馬英九的「老莊哲學」
凝聚入聯公投的共識
「國家定位」的選擇策略
對台灣問題理解不足的美國,台灣應該詳細說明
音樂人的自我認同:從林生祥談起
專訪王明哲 ──為台獨運動作詞譜曲的政治音樂工作者
重金屬v.s.古典音樂─不同的音樂範疇,相同的台灣精神
林昶佐訪談錄:請叫我們台獨樂團
「音樂與國家認同」專輯寫在前面
確立台灣主權──台灣國家正常化
2007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世界中委會大會聲明

肉腳殘念團的雪山圓夢日記

鄭惠敏

說起來,都是因為那部聖稜上的星光,把雪山拍的那麼美,才會讓我在2006年11月份不自量力的想去爬爬看這座台灣第二高山,然而在準備不夠的情況下,披著寒冷的星光,拖著無意識的雙腳,搖搖晃晃的在日出之前抵達369山莊,面對不知要比哭坡困難幾倍的主峰攻頂路段,光用想像的,我的信心就徹底的被擊潰了。

因為第一次爬山,加上從清晨一點多就開始出發走到6點,看著地圖上的主峰附近盤據著類似指紋一圈一圈的等高線,讓我對自己的體力更加無法掌控,當大家決定分兩隊,一隊繼續攻頂,一隊折返登山口的時候,我很沒志氣的選擇了下山….

在那之後,只要看到有關雪山的字眼或影像,總會有種不完整的殘念。

2007年的7月,出現了第二次攀登雪山的機會。為了把握這次的機會順利攻頂,我開始登山前的飼料雞特訓一個月,每天清晨5點出發,去爬我家附近的小山,氣喘吁吁的狂爬40-60分鐘,最後幾天加強負重訓練,自虐式的訓練自己的體力,因為這次如果再爬不上去主峰,我這輩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勇氣及機會去挑戰第三次。

領隊宗希很好心的幫我們規劃4天3夜的肉腳攻頂保證團,保證時間充足,讓我們在體力能掌控的情況下,順利攻頂,加上糧食主要由宗希跟維德負責扛,肉腳們的背包重量自然就減輕很多。時間在一來一往的行前mail討論中慢慢接近,我的背包也從扁扁的一包,成長茁壯成重達10公斤的裝備,出發前一晚,背起10公斤重的背包,試爬一下我家的樓梯,除了上下裝備需要有人協助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沒太大問題,未來4天,就要靠這包裝備生存了,想起自己第一次爬山的時候,背著一個小小背包,裡面裝幾包餅乾跟幾瓶水還有巧克力,外加一個睡袋就出發了,連餐\具鋼杯都沒帶,因為我以為在山上,餐\餐\都吃餅乾就好?.還好隔天就下山了,不然我大概會掛在山上。

這次比較特別的是,有2個小朋友跟我們一起爬,一個7歲一個10歲,少了去年的肉腳一號幫我墊底,已經讓我壓力很大了,如果再爬輸小孩子,那我不就變成超級肉腳王了??

7/5
第一天我們按照計畫先搭帳篷,睡在聖稜上的星光劇中小護士上山找鮭爺的候車亭裡,一路上車子行走在起霧的山間,另一頭與我們交會而過的是運送著高山蔬菜下山的卡車,微溼的路面在車燈的照射下,能見度大約只有10公尺,當我們抵達的時候,整個武陵農場安安靜靜的,被露水沾溼而發亮的路面,彷彿天上的星空。我跟著領隊先到附近的警察局辦入山手續,接下來就搭起帳篷等著其他的夥伴陸續到來。

7/6
第二天一早,起床後直攻去年11月的終點-369山莊。
再次見面,少了後方的暖暖橙紅山林,多了一種屬於夏天的翠綠,來到觀景台前,想起第一次爬雪山的時候,在這裡看到滿天繁星的那種驚喜,而讓人看了腿軟的哭坡,雖然上次已經爬過一次,再爬一次,依然想哭,不同的是,上次來到369是迎接日出曙光,這次卻可以卸下重重的裝備,悠閒地在前方的階梯上欣賞日落霞光,聞著食物的香氣,喝一杯被夕陽染紅的熱咖啡,這種享受,真是無價。
夜晚的369依然熱鬧滾滾,外頭的天空是深藍色的,這種在都會區難覓的星光美景,讓人忍不住多看一會,直到戶外的溫度越來越冷,才不得不縮進保暖的睡袋中,等著瞌睡蟲來一棒敲昏我,今晚的首要任務就是,排除萬難,一定要睡著。

回想起下午在戶外喝紅茶的時候,聽著其他的山友說著,晚上用衛生紙塞耳朵可以阻隔可怕的鼾聲,比較好入睡,還說著下次的行前通知要把耳塞列為登山必要裝備的笑話,鑽進睡袋後,翻身拿出準備好的面紙團,努力的往自己的耳朵填塞,但是,接下來的冗長時間,我依然只能在369的大通舖上左翻翻右翻翻,只差沒來個前空翻兼倒頭栽,才發現,打呼聲雖然小了,但聽不到鼾聲與能不能睡著根本是不相干的兩件事情呀?..

連續兩天沒睡,明天怎麼有體力攻頂……我一定是下午看夕陽的時候咖啡喝太多,還是那杯熱紅茶??聽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我真是羨慕那些整晚打呼還能不吵醒自己的人呀,整個夜晚,我猜大概只有我跟附近那幾間廁所裡的肥蛆一樣是不斷扭動著而沒睡著的。

7/7
重頭戲來了,今天要攻頂主峰。
一夜沒睡,早早起床披著睡袋坐在床上看窗戶外的日出,窗戶透出橙紅色的光,一格一格的,加上外面又飄來陣陣的食物香氣,混合著早晨的霧氣,讓人感覺活力滿滿,仔細想想,這幾天的生活就是吃飽睡,睡飽吃,山上收訊差,手機不會響,所以沒有煩人的電話,沒有電視,沒有報紙,不用因為看哪則新聞而看到吐血,沒有恐怖的塞車跟廢氣,沒有擁擠的上下班人潮,沒有信箱中的擾人廣告mail,這樣簡單的活著,真好~

從369往主峰的這段路是我上次不曾行走過的,吃過早餐\,就準備出發了,途中經過黑森林,裡面的樹每一顆都長得非常高大,導致陽光要落到樹林裡面的機會就變少了,這段路走起來感覺涼涼的,一走出黑森林,瞬間感覺溫度的明顯落差,接下來到了冰河遺跡-圈谷,這段路上的植物有很多是雪山特有種,過了死亡圓柏區,我知道,這邊離主峰不遠了,但最後一段路也是最難爬的,體能不佳的我邊爬邊喘,每次都只能爬一小段就必須要停下來大口用力喘氣,回頭看看,小朋友比我喘的還嚴重,這樣的高度及氧氣對大人來說已經有點難負荷,對器官還未發育完全的他們來說,更是一大挑戰。

看著路的邊緣銜接著青亮的天空,那裡就是主峰的所在位置,我拼死拼活的爬向主峰,周遭吵雜的人聲變得愈來愈清晰,原來石頭旁邊已經站滿了一群等著要卡位拍照的山友,看來大家攻頂後的心情都是一樣,充滿了興奮與驕傲呀!我們在主峰上分享著隊友從山腳下辛苦背上來的蘋果跟餅乾,眺望四周的山稜線,在寧靜的山與天之間,小小的我們的被天地擁抱著。

回程的路上,天氣變陰,山裡的烏雲跑的比人還快,沒一會兒,就雷聲大作,下起雨來,還好我們啟程的早,才沒被淋濕。

7/8
今天要告別我們住了兩天的369,下山了。
糧食的消耗提醒我們時間的通過,背起只剩下裝備的背包,空出來的位置,剛好裝豐富的回憶,如夢似幻的晨霧與午後的山嵐,冰涼的清新空氣及雨水,多彩的夕陽與日出宛如流動的油彩,寧靜的星空,當你站在東峰附近的刺竹林張開手臂,就可感覺風的力道,還有蒼冷的黑森林,圓柏長在山崖旁的姿態,遠處的群山,哭坡的碎石,夥伴間的互助情誼,簡單但美味的食物,熱鬧的鼾聲,雷雨聲…..看來下山的行囊又超重了。

山上的一切是如此自然美好。為了避免人類的存在而破壞生態的平衡,牙膏,清潔用品是被禁止的,唯有學會尊重自然,才能體認人類的渺小,2007,我們一起登上雪山主峰,圓了上次沒能攻頂的遺憾,也用自己的雙腳走過這片土地,一同體驗並珍惜台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