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堂:強化心防 抵禦中國

林長順、王椿如、胡舜翔、邱文逸專訪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 特別報導,原載台灣日報2005/8/12:

 中國自胡錦濤上台後,對台灣採取所謂「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靈活統戰策略,在今年初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明文規定將以非和平方式對付台灣,並積極擴張軍備,作為執行武力犯台之用,而且用笑臉策略,以國家元首的規格迎接連宋訪問,還刻意針對台商、農民、觀光業者釋出所謂的利多,試圖討好台灣社會各階層民眾,徹底瓦解台灣人民心防。

黃昭堂表示,剛剛出爐的美國「中國軍力報告」和日本「防衛白皮書」都點出台海軍事均勢日漸傾斜,台灣如果不強化防衛能力,中國隨時可以攻取台灣。黃昭堂呼籲台灣政治人物摒除族群爭議,提升國族意識,並加強軍購,在美、日兩國強調防衛台灣的同時,自己也要有同樣的體認。

 黃昭堂指出,「手護台灣大聯盟」在今年九月二十五日將舉辦大遊行,主題為「加強國防,捍衛台灣」,他希望各個黨派、社團、個人都能站出來,宣揚台灣不接受中國的武力壓迫,讓台灣全民都知道、而且踴躍參加。

 黃昭堂認為,台灣安全大家都非常關心,但談到國家定位時,支持台灣獨立人數並不多,這是因為對台灣國防沒有信心,擔心宣布台灣獨立時,中國攻打台灣,所以不敢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是現在台灣事實上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毋須質疑的。因為中國害怕台灣成為法律上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用武力來威喝台灣,因此台灣更需要購買防衛性武器來自我保護。

中國威脅日增短期不會攻台
北京奧運在即為維護形象會自制這也是台灣應採取行動的時候

 國民黨一直告訴台灣民眾,若台灣獨立,中國將會攻打台灣,其實,中國並不只是因為台灣獨立才派兵攻打台灣,他們可以任何理由來攻打台灣。現在台灣與中國國力懸殊,但台灣人不能喪氣,反而要加強心防,抵制中國軟硬兼施的策略。

 黃昭堂認為,國力不僅是指國家軍事力量,經濟、人口、人民意識也是評量國力的重要指標。以人口而言,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之後,日本憑藉一億人口對抗全世界三十億人口,竟然獨撐了三個月,日本人的意志力可以說相當強烈;現今台灣僅以二千三百萬人對抗中國十三億人口,比例更為懸殊,明顯居於劣勢,台灣人民應該養成更強烈的意志力。在經濟力量方面,儘管台灣國民所得高達一萬三千元美金,比起中國僅一千元美金高出十三倍;但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國民所得總額大得驚人,中國將大筆金錢投注於國防、外交,國防預算每年以二位數的比例成長,擴充軍備,外交上則採金錢攻勢,孤立台灣。相反的,台灣在國防、外交預算逐年降低,再加上民主化過程中,太多政治人物在選舉過程中濫開支票,使得預算用在其他項目,國防預算受到排擠。

 黃昭堂說,台灣在人口、經濟力量不如中國,國防預算差距也逐年增大,但在軍隊素質上,台灣尚略勝一籌。他認為,中國近年大力提倡軍事現代化,向俄國、以色列購買先進武器,但由於國土遼闊、國境線長,解放軍不僅要維持戰力,還要兼顧地方治安維護,因此龐大編制也讓中國解放軍相當吃力。

 另外,根據美國歷年對中國的軍事評估中看來,中國軍隊聯合作戰能力不足,尚不及台日兩國,而且2008年北京奧運在即,中國為了維護國際形象與持續經濟發展,暫時還不會對東亞地區構成軍事威脅。黃昭堂認為,根據國際研判,中國對東亞影響力雖然逐年增強,但短時間中國沒有攻擊台灣的能力,這也是台灣應該採取行動的時候。

美、日兩國的介入

 中國欲以武力奪取台灣,也時時刻刻進行武力整備,不管是國防、武力內容皆有提升,美、日兩國對此都加以關注,美日兩國的2+2(兩國的外交長官與國防長官)會議,利用這段時間確立台灣主權,並於今年二月發表宣言,將台海列為兩國的共同戰略目標。黃昭堂認為,其實針對中國的威脅,兩國早於1997年就將美日安保條約擴張到波斯灣,試圖防堵中國的擴張。

 黃昭堂指出,美國自二次大戰之後,一向以世界警察自居,並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二條島鏈作為防堵中國擴張的防線。中國近年來不斷以向國外購買或自行研發潛艦,對東亞軍事均衡構成威脅,美國不得不思考加強防禦線,阻止中國繼續擴張。

 日本是缺乏能源的大國,石油等能源基本上依賴進口。而台灣海峽則是其向中東等地進口原油的「生命線通道」,日本擔心中國會因台灣戰事而使台灣海峽成為戰區而令其「海上生命線」被掐斷。

兩岸軍力失衡值得高度關注
台灣軍購特別預算至今仍無法過關讓美國非常不解

 不僅如此,日本政府在去年十一月發現中國核子動力潛艦侵入日本領海,讓日本持續密切關注中國海軍的動向,加上中國加強發展中、遠程飛彈,也對日本本土遭受威脅,進而考慮加強部署防禦飛彈的計畫。日前也向美國購買多枚愛國者三型飛彈,部署在南部福岡與九州一帶。

 黃昭堂表示,美國與日本自1951年簽訂「日美安保條約」之後,兩國已經建立忠實的盟友關係。1996年中國發動對台灣的飛彈演習,更導致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與日本簽訂安保新指針,聲明若日本周邊事態有事,美國將介入進行危機處理。黃昭堂認為,美、日當時對周邊事態的定義,不只侷限在日本周邊與台灣海峽,甚至到波斯灣的「生命線通道」,適用範圍相當廣大。2002年起,兩國每年舉行「日美外交、國防長官聯席會議」,加強合作;今年二月,兩國基於中國逐漸擴軍,由近岸防禦推向海洋深入,加上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使美日明確地指出台海問題是他們兩國的戰略目標。

 美、日接連在今年七月十八日與八月二日分別公佈「中國軍力報告」與「日本防衛白皮書」,清楚點出兩岸軍力失衡的事實,兩國也重新評估重視台灣戰略的重要性。尤其中國加強發展潛艇軍力,更讓他們不敢小覷。

 黃昭堂說,美國在西太平洋目前憑藉在日、韓兩國近十萬的三軍部隊、海軍陸戰隊與機動部隊(航空母艦戰鬥群),但中國潛艦已經可以發展到可以潛伏在海底一個月的能力,如此不但第一島鏈群(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可能失守,也威脅到第二島鏈群(關島、夏威夷)。此外,1996年台海危機後,美國派航空母艦獨立號與尼米茲號等機動部隊前來支援,中國潛艇的特性對航空母艦造成重創。

 日本的防衛白皮書中也提到,中國近年來不斷的推進核武、飛彈戰力與海空軍的現代化,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可能已超過必要的範圍,對於這個動向,有必要加以注意。此外,中國近來在日本排他性經濟水域活動頻繁,其海軍動向也值得高度關注。

台灣是西太平洋防線缺口?

 在美、日兩國越來越重視中國軍力發展之際,台灣卻逐年減少國防預算,甚至台灣迫切需要的先進武器如潛水艇、P3C反潛機、愛國者飛彈第三型的軍購特別預算至今仍無法過關,讓美國非常不解。

 黃昭堂也指出,美國對於台灣遲遲無法通過軍購案表示不滿,因為先前美國柯林頓政府基於種種考量,不願首肯對台軍售,但在布希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出現新思維,2001年時已同意對台軍售案,但到現在已經過了四年,美國議員還有美國智庫問他,台灣在想些什麼,到底要不要購買防衛武器呢?台灣真的有想要自我防衛嗎?

 而國民黨反對軍購案的理由,是為了要給阿扁政府難堪,所以才會在立院程序委員會加以阻擋,且達二十六次之多,所以國親新反軍購已無關乎金額、以及軍購項目。黃昭堂認為,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黃昭堂認為,雖然國民黨目前反對軍購,但是在八月馬英九出任國民黨主席後,遲遲無法通過的軍事採購將會有所改變,因為,當國民黨一考慮到2008年的總統選舉時,就不得不考慮到美國的態度。

手護台灣讓全世界都看到
台北市是台灣的首都台北市民更需要有這種覺醒勇敢站出來

因此依黃昭堂的觀察,他認為國民黨一定會同意軍購案。

 前陣子,國、親、新三黨主席無視中國提出反分裂法,相繼到中國朝聖,讓國際更質疑台灣不想要購買武器自我防衛。黃昭堂到美、日兩國訪問,也多次被問到這個問題。他有一次回答一位美方人士:「這都是你們美國人造成的!」

 黃昭堂解釋,卡在台灣、中國問題之間的美國政府,經常動輒干預台灣國家意識的發展。去年十二月台灣立委選舉,身兼民進黨主席的陳水扁總統,喊出公投、制憲、正名等主張,遭美國解讀為台灣政府宣示台獨的舉動,並向陳總統施壓,造成選民誤解台美關係緊張,讓多數選民不敢支持民進黨、台聯黨。

 美國干預的結果,讓支持軍購案的民進黨與台聯黨立委當選人數沒有過半,軍購案主導權反而掌握在多數國親立委手中。使軍購案無法過關,元氣已是極大損傷。

 黃昭堂特別指出,台灣不需要對美、日太委曲求全,因為台灣購買軍備武器,除了防衛台灣本身外,也等於是在替美、日進行防衛,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因為台灣被大陸攻取,對美、日的打擊實在太大了。所以我們就算不能與美、日完全平等,但至少也要受尊重。因此呼籲美、日不要太過於干預台灣。他也希望美、日在台灣本土意識正在提升時,不要對台灣進行國民意識的壓制。因為台灣意識的提升才是台灣防衛的關鍵。

建立台灣國族意識

 黃昭堂對族群有一番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選舉時,族群意識非常好用,不論是阿扁政府或是國親新三黨都要有所節制,他認為選舉應該以政策為訴求,是國家政策訴求的選戰,台灣人與中國人的選戰,而不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戰爭。

 台灣若沒有建立心防以防衛台灣,再多武器軍購也沒有用。全民建立台灣國民意識,認同台灣為祖國,防衛台灣,這是非常重要的。他特別說起,全世界所有國家幾乎都有族群問題,如果有例外,大部分是一些島嶼國家,更不會超過十國以上。他說,台灣有族群問題也並不稀罕,不過他希望台灣四大族群,可以揚棄族群對立,四大族群共同來形成一個台灣國族,保衛台灣國。

 黃昭堂也提到,我們的祖先是從大陸來的,但是現在的大陸人民已經是很遠的親戚了,而且這些很遠的親戚對我們並不友善,而且要來攻打我們,因此他希望台灣這四個族群都要有提高本土意識的想法,這才是防衛台灣的最重要武器,這比軍事設備更為重要,美國、日本若是對台灣的國家意識打壓,對台灣防衛將會不利,也是不利於美、日兩國。

參加九二五手護台灣大遊行

 黃昭堂呼籲,九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市所舉行的手護台灣大遊行活動,希望各界不分政黨、社團、個人都能站起來,讓美國人、全世界看,台灣人民愛台灣、保衛台灣的意識,向各界宣揚,台灣有不受中國脅迫、加強國防,捍衛台灣的決心。他特別向台北市民喊話,台北市民更需要有這種覺醒,台北市是台灣的首都,更是應該人人都站出來參與。黃昭堂也特別說明,這一次的遊行絕對是一次和平的遊行。

 手護台灣遊行將在九月二十五日下午兩點在中正紀念堂集合,三點出發。遊行路線由中正紀念堂出發-中山南路-信義路一段-杭州南路一段-青島東路-中山南路-抵達凱達格蘭大道時,活動結束。遊行路線全程為3.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