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昌於 1962 年到堪薩斯州立大學留學,認識范良信、陳希寬、莊秋雄等人,同時間認識張肅(1938 ─),兩年後結婚。楊宗昌 1964 年受邀加入台灣獨立聯盟(UFI),1973 年擔任聯盟副主席,負責組織與訓練工作。楊宗昌將組訓工作重點放在訓練盟員能夠具有口語邏輯論辯能力,並展現創意的行動策略,甚至應付美國警察以及聯邦調查局的調查跟蹤。舉例來說,台灣青少棒隊於 1973 年至美國印第安那州蓋瑞市比賽時,楊宗昌等四人分別在襯衫內身穿上寫有「台」「獨」「萬」「歲」的 T 恤,於比賽中場刻意站起,打開襯衫尋求注目,將台獨思想透過轉播進行台灣島內的宣傳。
楊宗昌是位冷靜並富有行動力的組織者,勤於拜訪各支部,讓本部與各地方支部有溝通管道,以利台獨運動的推動。1979 年楊宗昌轉任財務工作,到各支部演講募款並同時進行策略分析。經過中央委員會決議運動重心應放在西岸,遂於 1981 年獨自搬到洛杉磯,張肅等到孩子學期結束後才搬去。由於張肅必須幫忙收信以及處理聯盟的財務工作,張肅才正式加入聯盟,原因是公私分明的楊宗昌認為聯盟事務必須由盟員經手,兩人不僅是夫妻關係,更是談論公務與思考對策的革命夥伴。
1989 年楊宗昌接任《台灣公論報》發行人,經過一年的努力開源節流與及財務控管,償清所有債務,於 1991 年交由吳秀惠接手時,已有五萬美元盈餘。同年,時任聯盟美國本部主席的郭倍宏經由秘密管道潛回台灣,宣佈要在兩年內將聯盟本部遷回台灣,楊宗昌和李瑞木共同負責遷台計畫的訓練與準備。 1991–1994 年楊宗昌擔任美國本部主席,因應主戰場轉移到台灣而調整定位,從策劃者轉變為支援與協調角色。
楊宗昌和張肅所屬的北加州分會,至今還相當規律的開會討論革命大業,扮演重要的同志情感凝聚的定著劑。楊宗昌 1998 年起擔任盟史小組的主委,並將屬於盟史的重要文件例如《台灣公論報》數位化,以利台獨運動的歷史詮釋與建構。張肅則是除了扮演支部召集人角色之外,同時活躍於北美洲台灣婦女會等重要台美人組織中。楊宗昌與張肅這對革命伴侶「盟齡」加總將近 100 年,持續為台獨運動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