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英雄
在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上兒童文學課時,教授提到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英雄故事。英雄故事代表那民族追求的理想,英雄的生涯象徵真正的勇氣、智慧和尊貴的靈魂。也能從圍繞英雄周邊的群愚,凸顯出卑鄙、蠻橫和不義。教授要求我們外國留學生寫出一篇自己國家的英雄故事。英國的、挪威的、印尼的、韓國的同學,洋洋得意地講出他們英雄的名字。我那時候才發覺,台灣??然沒有家喻戶曉屬於自己的英雄故事。 學期結束前,我改編了被滿清政府矮化了的「鴨母王-朱一貴」的故事。統治者把朱一貴角色成穿戲服的黃龍袍,戴上通天冠登基,只想稱王道霸的可笑的小丑。其實,朱一貴聚集眾人勇敢地反抗欺負百姓的滿清官員,驅逐了清軍,後來因為康熙帝派遣大軍壓境,又受見錢眼開的朋友設陷而被圍捕處死,是一位不屈服、不妥協強權的台灣人英雄。我們不應該歪曲事實,按照統照者的??寫劇本,語帶嘲笑的傳說下去。 我長期在國外,有幸能參與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就近親眼看到諸多同志,為了求取台灣人的尊嚴和人權,奉獻出他們的時間、金錢、才華和一切。王育德先生為了台灣獨立的那一天,台灣人能有尊嚴地用自己的母語寫出獨立宣言,終其身投入於台語文書寫法的研究。林啟旭先生唯恐二二八的事實受歪曲,在窮困的研究生時期埋首完成了有關二二八的第一本研究書籍。蔡同榮先生發揮?j智大勇,聯合了海外各地的同鄉成立台灣獨立聯盟。張燦鍙先生為了籌足同志的保釋金,以自家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多少人能像他這樣寬宏大量。 還有很多台灣人的生涯可編織成英雄故事,湯德章律師、鄭南榕先生、陳五福先生……。台灣人不是沒有英雄,只是過去統治者不願意讓台灣人擁有自己的英雄,只是台灣人未加思考地藐視自己的英雄。他們付出的成了我們的共同資產,引領台灣到現在的地步。讓我們疼惜、寶貝那些為台灣堅持理想、實踐夢幻、有情有義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