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天「算」一天 談馬英九的限水措施
林健次◎淡江大學國企系副教授 七月一日早上起床刷牙,自來水出奇的順暢。啊!今天不是該停水的嗎?怎麼水又照流呢?看看我身旁一大浴缸的水,再想想另一房間內一大浴缸的水,真是又懊惱又火大。頓時,我已經為如何處理這兩大浴缸的水而天人交戰起來了。 要把這兩大浴缸水留著,留待下禮拜一使用嗎?可是這樣一來,一個禮拜之中我就不能站在浴缸裡沖澡;而且馬市長不是說,水放久了,容易孳生細菌有害衛生嗎?所以,把水留下來與讓它流掉沒有兩樣,都是浪費,萬一生病,情況反而更糟。因此,這兩缸水必須儘快用掉。如何用掉呢?把馬桶的自來水開關關緊,用浴缸的存水以手工沖洗代替自動沖洗,是一個有效但卻辛苦的方法。至於另外一缸水,則必須儘快另謀出路,洗洗陽台、澆澆花大概是最佳的用途了。 我個人以上的反應與做法,大概是大部分市民能做的最高限度了。可是在馬市長的朝令夕改下,像我這樣的市民的辛苦,對台北市的節水措施有效嗎?至少就七月一日這一天而言,市民雖然很辛苦,可是節水效率一定很差,甚至浪費更多的水。也就是說,不是市民的努力得不償失,就是市民全體「人、水」兩失! 馬市長在七月一日前兩天突然決定「考區例外供水」,聽說是「體恤民困」;因為部分地區有考區,禁水會造成考生與家長的不便。馬市長的體恤民困無可厚非,可是這項臨時決定有兩個問題: 首先,市民之中誰曉得自己的家與考區之間的水管管路的關係呢?像筆者住宅附近並沒有考區,可是水還是照樣來。所以,市民對於「考區例外供水」消息的正常反應是:不管住宅是否在考區附近,無論如何一定先儲好水。因此,很自然的,全市原來規定週一停水的地方,所有民眾都會存水;因此,例外供水反而造成浪費。這是一個管理者事先可以推論得到結果。所以,這種「考區例外供水」的決定,是一個浪費水的決定。假如把禁水一律延後三天到七月四日,則既可以照顧考生,又可降低水源的浪費。 第二,「臨時」宣布例外供水與「臨時」改變日期供水,都 不是有效管理者必須訴諸的變通措施。大家都知道,每年七月一、二、三日有考試,大專聯考行之已久,即使為防有變,問一下轄下的教育局就知道那幾天有沒有考試。所以,假如馬市長真的體恤民困,真的要兼顧民眾長期與短期的用水需求,那麼禁水避開這些天是不需要花什麼大腦,只要用一點心就做得到的。遺憾的是,馬英九在五月初實施限水措施時沒想到這個,實施供四停一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這個,實施供六停一的時候還是沒有想到這個。最後搞到必須使用臨時措施、浪費水源!我不知道,到底馬市長是把限 水、造成民困當兒戲呢,或是一切水荒都是假的,還是馬市府實在是管理上的繡花枕頭! 一個好的、有效的管理者,應該是在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所謂的「例外」,考慮、評估之後,擬出應對的策略與措施,然後依策略行動、應對,而不是過一天,再計算下一天怎麼辦、怎麼改。馬英九的限水措施跟這個管理原則南轅北轍。從五月初到現在,例外、突發、「驚喜」不斷。大用戶在民生限水以後,反而恢復供水了。在水荒壓力沒有減輕下,禁水的日期反而減少,由供四停一,變成供六停一了。端午節該停水的地方忽然又因馬市長「皇恩浩瀚」而不停水了。六月十二日,該停水、民眾拚命儲水的松山區,馬市長又給了所謂的「驚喜」,忽然不停水了。 馬市長隨時可以因「皇恩浩瀚」、「體恤民困」而臨時改變停水限水的決定,因而造成浪費的結果。另一方面也顯示,台北市的限水措施與規劃,是苛扣台北市民的用水權利,以用來讓馬市長法外施恩的。以民眾的不便拿來愚弄市民的忠誠,這在道德上是有問題的。不過,這在馬市府的歷史裡,並不是第一件。還記得去年淹水、捷運停駛後,恢復行駛的期間忽然「大幅超前」嗎?事實上,這與馬市府「預估」修復的寬限期太長有關。這「驚喜」所表現的是,馬市府假如不是故意,就是估算的誤差太大,這在現代管理來說都是不可取的,現代的管理講究人、設備、料、運輸的 配合;即講究零呆時、零呆料、零呆人,更講究對管理環境人、時、料的充分利用。過一天再「算」一天且時常有「驚奇」和「法外施恩」的馬氏管理,只是使人、時、料的利用與運作效率,更形低落的花拳繡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