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憲政研討會」報告

年初的縣市議員選舉剛過,年底接踵要來選舉立法委員。在這兩熱潮空檔期間,台灣獨立聯建國聯盟繼續在這土地上關心台灣獨立建國的工作。台灣憲政研究中心、國際文化基金會、自由時報於二月十四、十五兩日聯合主辦「台灣憲政研討會」期間,聯盟台北辦公室傾全力配合並合作,使兩天的研討會得以順利運作。當天雖然天氣由「陰.偶小雨」轉為「雨.偶大雨」,會場的師範?j學綜合大樓第一會議廳,陸續有熱心的參會者。第一天約有兩百人擠滿了圓桌會議室。

主持人許世楷教授首先請國際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楊基銓先生致開會辭。他拘謹嚴肅地道出召開此研討會的主旨:「中華民國憲法是充滿病理的憲法。我說它越講越霧煞煞。執政黨執意憲政改革,卻越改越灰,彈出更多的問題。憲法是國家的基本大法,我們必需正視問題,顯現出憲政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使台灣變得好。」

研討會第一主題「制憲與修憲」由東京國際大學的郭煥圭教授主持。

在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教授講述「制憲的必要性」之前,郭教授引用法國盧梭的話勉勵了與會者:「要緊的是,不是把憲法刻印在碑碣上,而讓該銘刻在民心。」

黃爾璇立委以他經常認真問政的態度總評析「九七修憲」。高達三十頁論文的結尾,他寫:「國民黨對民進黨之配合修憲,俟其在國大順利前除立法院閣揆同意權和納入總統國會解散權……之後,放任其國代脫軌。修憲經半年之後,國民黨不但不支持強化縣市政府功能,不再正面答應廢除鄉鎮市選舉之承諾,更揚言九八年國民大會不再修憲。對此,吾人除非另外謀求制憲建國之路,否則端靠國民黨舊政權的改革,實不可能。」

位階於修憲國代群中,而無法兌現民進黨共同標榜的選舉口號〈廢國大.制新憲〉,退出民進黨的蔡信德國代,則以「拆除憲政體制的違章建築-應速廢除國民大會」為題演講。他對國大代表為自身的利益,呼應執政黨自行提出『建立兩院制國會修憲案』,企圖將最高政權機關的國民大會質變為最高立法機關,而感到慚愧。真是無奇不有的台灣憲政體制生態。

主持第二主題「憲政體制」的李勝雄律師,在開頭指出,刻正在舉辦“中國政策辯論會”的民進黨,避開主權問題想與中國談判,如緣木求魚,是不可能的事。不如充實自己,端正憲政體制定位台灣。

接下,許世楷教授闡述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隨著時空人而變化,搖晃不定。在兩蔣獨裁者下設置的國家安全會議及國家安全局,讓總統總攬權力而不必負責的體制,講者稱為「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體制」。雖然此體制隨著兩蔣的消失而弱化,但是九七年第四次修憲後,總統的權力再度大幅度擴大,回復到反動的國家安全會議體制。講者提案應制定合乎台灣本土的新憲法,以分明單純有定案的制度做為新國家的出發點。

評析「總統制」的李憲榮博士,曾經在實行總統制的美國,和實行議會內閣制的加拿大各居住十年以上,根據生活經驗及學術理論,明快地講解總統制,內閣制和混合制的優缺點。並以總統制的運作較為單純,推廌在台灣採行總統制,再根據實行的效果做必要的調整。

第二天研討會主題「選舉制度」,「公民投票」,「教科文、原住民」,各由陳少廷、陳隆志、童春發三位資深教授主持。施正鋒、郭秋慶、黃偉峰、布興.大立、陳鴻達、張葆源等論文發表者,皆為年青少壯學者。他們秉持著理念,忠實於學問,植基於台灣優先的立場發表的研究,內容豐碩,深獲在場人士的讚賞,也為台灣的生力軍的產生,令人備感振奮。以下列舉他們發表論文題目:施正鋒:〈台灣選舉制度改革困境之研究〉;郭秋慶:〈論公民投票憲法化〉;黃偉峰:〈公民投票經驗之比較研究〉;布興.大立:〈台灣原住民族群生命的認同〉;陳鴻達:〈在憲法中規定教科文預算下限的理想與實際〉;張葆源:〈從憲法規範原理探討教科文規定之適合性〉。

另外,國民黨籍國大代表兼中興大學副校長的柯三吉教授,在「總統副總統選舉方式之研究」中提出,修憲後的總統擴權,為了讓其權力具備正當性,總統選舉應採絕對多數制度。與民進黨主張的相對多數制度有明顯的迥異。

最後的綜合討論,由剛自中東旅遊歸國的台大李鴻禧教授主持。從他開口至收場白,諧合之氣充滿會議廳,且在他圓熟的司會之下凝聚了兩天會期中研討會的重心點:拆除中華民國的架構,揮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陰霾,重新制定屬於兩千一百萬台灣人民的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