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獨立運動的先達──郭榮桔先生

在日台灣人實業家,又是長年支援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民主化運動的郭榮桔先生,1月6日於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病院永眠。享年77歲。在此謹致哀悼之意。

郭先生本來就有腎臟、糖尿病的宿痾,這次是為了白內障的開刀,預定1月5日入院,但是3日發現病狀有異而緊急入院,由於腦管梗塞,6日上午9點29分逝世。

郭先生於1921年在日本統治下的台南州麻豆街(現在的台灣南縣麻豆鎮)出生,州立台南二中(現在的台南一中)畢業後,負笈日本九洲,就讀久留米醫專(現在的久留米大學醫學院)。

1943年接受同仁會(近衛文前日本首相創設的軍屬醫療團)的聘請,預定遠赴日本佔領下的安徽省鎮江當醫官。之前為了向雙親告辭,由日回台。

告別雙親後,搭乘往赴中國的輪船,在港內遇到空襲警報,遂緊急下船。但是輪船竟然不久就出港。後來才知道該船被美國軍機擊沉,他撿到一條命。郭先生放棄赴華之念,在故鄉開設三安病院,自此從醫。

經過二二八事件,於1949年,蔣經國為其父蔣介石做先鋒赴台進行大規模的掃鄉,到處抓人,遂發生不少人被補的1950年麻豆事件。

先生於1948年結婚,次年長女誕生,但是感覺身邊的危險,於1950年離開雙親以及懷抱才八個月的長女的夫人,遠渡日本。這是由於恩師胡丙辛老師的努力,得到東京的聯合國軍最高司令部發行的日本入國簽證所賜之福。

在日本,他由台灣雞絲麵得到靈感,發明了世界最初的泡麵,託日本的綜合商社「日商」販賣。但是當時的日商尚未擁有食品販賣的手腕,郭先生遂決定自己去販賣。用油炸的泡麵製品,若因臭油埃遭退則必須補貨。這種物流與生產工廠設備,由於資本的短缺,郭先生不能應付,只有讓後續的日清食品公司專美於後了。

郭先生第一次成功的事業是洗衣連鎖店,這可能是郭先生各種活動初溯的資源。

其後,經過不動產、食堂經營等等的嘗試,郭先生喜獲轉捩點。那就是1974年醫療用藥品Laennec注射劑得到日本政府厚生省的承認這件事。這是郭先生與恩師長年來共同研究的成果:將胎盤應用到現代醫學。由於這個研究郭先生得到久留米大學醫學博士的學位。這個藥品針對肝臟疾病的治療、以及其他成人病、難治性疾病的治療也有效,現在也在臨床治療之場合,廣泛地被使用。以後又以胎盤為原料製造「綠胚」等等,郭先生透過販賣這些健康食品事業更加安定。郭先生又請令婿在美國紐約設立銀行,該銀行的事業以後也順利發展。

1960年,現在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本部的前身,台灣青年社成立,其留學生組織「在日台灣學生連誼會」於1963年成立。

以「活跳跳」為口頭禪,認為年青人是台灣明日之星的郭先生於1966年在東京都代代木的公寓租了一個房間(76年搬到西新宿)當做與留學生懇談的場所。這個地方遂變成留學生活動的據點。對當時的事情知之甚詳,自1977年以獨掌台灣學生連誼會機關報『台生報』的連根藤氏謂:「郭先生是1966年至81年之間,台灣學生連誼會最大的支持者」(『台生報』1994年4月號)。

台灣獨立聯盟日本本部自1970年,財政走入困境,加之1973年由於一個不幸的事件陷入了空前的危機。在這個困苦的時期,伸出支援之手的就是郭先生與至今不願被透露姓名的T先生。支援到1971年的郭先生的功勞,實在非常之大。在此謹致深深感謝之意。

「郭先生,長久以來真感謝、非常多謝!」

1972年美國總統訪中,繼而日中建交,給與在日台灣人大大的衝擊,以後在日台灣人的居留資格、國籍不知會變成怎樣,這種掛慮使國民黨派華僑總會的人士不知所措。「在日台灣人的法律地位委員會」應運而生,隨而「在日台灣同鄉會」也誕生了。郭先生被推選為會長,自此以後郭先生開始公開宣揚台灣獨立。郭先生連任十年的會長職務。

1974年歐洲台灣同鄉會呼籲聯合全世界的同鄉會告成,九月成立「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參與這個過程的郭先生被選為第一任的理事長,以後連任六期、六年之久。在日台灣同鄉會對聯合會的分擔金額一概由郭先生個人負擔,他在東京都六丁目大道旁的公司辦公室也變成同鄉聯合會的辦公室了。已故王育德氏曾向我說:「海外台灣人之中,對獨立運動做經濟上最大貢獻的就是??先生。」

郭先生照顧了好多的留學生。由歐美、台灣來訪問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家、民主化運動定都必定造訪郭先生,而郭先生時常提供活動費給他們。因為來客太多,他在自己公寓的上層買了一個房間,專供來客住宿。台灣人事實太鬧熱,太吵了,下面樓的住民不勝其煩,甚至報警說郭某違法經營旅社。

郭先生與其說是談論風生,不如說是喜歡展開自己的理論。雖然向客人來一句客套話,「今天想聽高見」,但是由於希望推廣他本身的看法,又對遲遲不進展的獨立運動不耐煩,時常獨佔話題。哲學青年之氣猶存的郭先生的講話相當深奧,因而其內容似乎不容易被對方充分了解。因此之故,甚至有人誤以為郭先生是左派。

郭先生對己自律甚嚴。

長子小學校每月應繳的中餐費,竟然有時臨時被調用做前來求援的留學生的援助金。他時常照顧別人,家庭生活卻非常樸素。晚年也自己駕駛,從來沒有聽過他買了新車。換車時也是買中古車。為接待客人而圍圓桌時,總是「攜箸顧講話」。他並不是為健康在節食,他看到客人差不多了,才動箸。他希望讓客人多吃。那個timing是絕妙的,對方絕對不會覺察到。他不沾煙酒,偶而身處家不在的地方,就展現無可比美的嗜甜企圖心。其時就發出不好意思的笑聲,似是頑童。

郭先生是透過正式的手續赴日的。1960年以前曾兩次歸台。1970年代的不知甚麼時候,他的護照被國民黨政權拒絕加簽,此後就不能歸台了。慢五年於1955年才來日的夫人與千金,來日後才誕生的長子也是同樣的。

1992年歸台解禁,次年歸台的郭先生,算是離開故鄉三十三年才第一次踏上故土。自此以後,郭先生頻繁往來台日之間,他一方面擴張事業,另一方面為了促成獨立建國,而加強與各界的接觸。但是台灣社會的變化速度太快了,晚年的郭先生可能有一點焦慮。

「若不獨立,死也不甘瞑目」,這是他在家裡的口頭禪,實際上他逝世後,竟然不閉目。壯志半途而逝,不勝哀悼之至。

為了追思郭先生的遺德,2月25日在台北市,由彭明敏先生擔任主任委員舉行追悼儀式。

享有良妻賢母之譽的令夫人雪娥女史、在康乃爾大學與史坦福大學深造的長子太乙君、在美兼業律師與銀行家的令婿陳隆豐君、千金舺娟小姐,都是富有卓越才能的人物。他們必定會將郭先生所遺留的事業更加發展,郭先生在天之靈必定放心。

謹此代表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衷心禱告獨立運動大先達郭榮桔博士的冥福,同時謹誓更加努力實現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