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文章及刊物
  3. 時事觀點

時事觀點


2013-03-21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三集–圍繞著釣魚台的國際關係

2013/3/21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日中關係,愈來愈惡化,中國繼續派遣公務船到釣魚台海域,好像有意要經常化巡航。日本首相安倍2月訪美演講中,表明不容忍中國以武力改變現狀,所以這個狀況不是短期內可以收拾的。美國清楚表明釣魚台若有事,會履行日美安保條約同盟國義務;但是也再三呼籲兩國冷靜自制。 馬英九去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台日、日中、台中分別三組舉行會議,而後三組合併開會。這一個提案不但看不出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有效機制,又因為馬英九強調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沒有什麼差別。這樣台日中三國會議,台灣可能在邏輯上會陷入釣魚台是台灣的,台灣卻屬於中國的講法。不管你怎樣說明中華民國的存在,在國際上是講不通,所以這一種外交談判方法,會出現因為主張保護釣魚台卻出賣台灣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反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聯手處理釣魚台問題的原因。至今馬英九也是同意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聯手,但是其倡議卻要牽中國進來。 2月3日至7日我陪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訪問日本,與各政黨代表者談到釣魚台問題時,蘇主席都表明:釣魚台主權屬於台灣,但由於台灣、日本國民的親密,應該和平理性交涉,暫時擱置主權爭議,趕緊先解決台灣漁民傳統的漁業權,以避免第三國見縫插針;又強調台日美韓是同享民主、自由、法治、人權價值觀的民主同盟,會談者無人贊成中國的一黨獨裁與武力擴張。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
2013-03-20

總統的味道

這是那門子的總統? 正在梵蒂岡訪問的馬總統,對於中國威脅教廷要跟台灣斷交一事,非但沒有嚴正抗議,竟還談笑風生的說「(這次)那種凶狠的味道減少了一些」,聽了不禁教人傻眼!原來,對馬英九而言,在沒有聞到中國的血腥味前,那種「凶狠的味道」是可以接受的?而且,這味道還分輕重,重的他「心領神會」、輕的他也能「怡然自得」?哀哉,台灣有這樣的總統,無怪乎日前中國總理李克強大發「大陸和台灣是我們共同家園」的狂言時,陸委會也只能不痛不癢地自語「台灣是我們的家園」而已。 這倒也是,陸委會有什麼立場反駁李克強呢?因為它本身就叫「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既然如此,那麼李克強所說的「大陸和台灣是『我們』的家園」有錯嗎?陸委會能反駁李口中的「我們」嗎?所以,別再「大陸」了,也別再「陸客」了,中國就是中國、中客就是中客,陸委會唯有將自己正名為「行政院中國事務委員會」(像民進黨一樣),才有辦法抵擋中國日日進逼的刀光劍影,在關鍵時刻及時做出回擊:大陸不是我們的家園—一刀兩斷,清清楚楚。 當日本法務省統計在外國人數時,已將台灣與中國分開計算的此刻,我們是否應該更強力的反駁李克強:台灣不是你們的! (作者為高中教師)
2013-03-14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二集–解決紛爭 台灣「聯中保釣」可行否?

2013/3/14 觀眾朋友您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看到中國擴展海軍威脅周圍各國,美國2009年就表明要重返亞洲, 遇到釣魚台的日中衝突,也要按照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支持日本。過去3年日本的民主黨政權破壞日美關係,但是去年12月26日新輪替的自民黨政權首相安倍晉三要積極修復關係,預定2月訪美;在其前副首相麻生太郎、外相岸田文雄、首相安倍分別訪問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汶萊、澳洲,印尼、越南、泰國,這些事被認為是要形成包圍中國之威脅。 台灣過去在陳水扁時代是:雖然主張釣魚台主權,但不要跟中國聯手,對日和平交涉,擱置主權爭議,解決漁權,共同開發等。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這個同盟被認為是東亞制止中國威脅的主柱,美國又通過台灣關係法,2005年日美安保定期協議聲明講:維持台灣海峽和平是兩國共同的戰略目標。陳水扁政權是清楚要站在日美這一邊的。 在東亞開始有以美中做兩極,在地有日中對抗的新冷戰形成的氣味。2010年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艇衝突,中國漁船船長被逮捕、起訴以來,日中在釣魚台演成海權的經常對抗,這幾日來空軍也對峙愈升級。 安倍11日召開記者會講:絕對不會讓步,也不會將釣魚台做為談判的對象。又表示,日中關係要用全球的角度來看待。首先強化日美同盟,其次與東南亞各國合作,日本又要與印度、澳洲、俄羅斯,建立高層次關係,在這些基礎上面,與中國改善關係。 至於馬英九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基本上是台日中三國會談,我反對,理由真明確,中國主張釣魚台是台灣的一部份,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釣魚台是中國的;台灣可以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麼? 今日我們先談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禮拜同一時間再會。
2013-03-14

【許世楷「台灣廣場」短評】第一集–近來中國進出釣魚台的時空背景

2013/3/7 觀眾朋友您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大家不曉得聽過「第一島鏈」這一句話沒有?這一句話是在指東亞國際政治的一種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分做兩邊,一邊是美國為頭的反共國家集團,另外一邊是蘇聯為頭的共產黨一黨獨裁的國家集團。兩邊對立,甚至發生局部戰爭,但是不至於美蘇直接衝突引起大戰,所以叫做「冷戰」。這個大戰邊緣的緊張狀況,到1991年蘇聯瓦解,才結束。 冷戰中在中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滅中華民國,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蘇聯集團,所以美國在東亞串聯成立,北自日本九州、沖繩、台灣、菲律賓、汶萊這一條各國對中國的軍事包圍線。這是第一次第一島鏈封鎖中國成功的實例。 但是起先依靠蘇聯的中國,1960年代就與蘇聯開始不和,把所有的軍事力量需要放在面對蘇聯的內陸,所以中國成為一個陸軍國家。但是蘇聯瓦解以後,中國開始計劃發展現代海軍:第一步想要在2020年以前建立有能力阻止美國進入第一島鏈內,就是東海、南海的中國海軍實力。第二步想要在2030年以前建立進出第二島鏈,即北自日本伊豆半島、小笠原諸島、塞班、關島、新幾內亞,就是要養成進出西太平洋的實力。第三步想要在2050年以前打破美國主導太平洋、印度洋的局面,甚至要與美國爭取世界霸權。 這 2、3年來,中國一直逼近釣漁台,最近甚至海空進逼,為什麼? 這4、5年來第一島鏈中央關鍵的台灣,已經一直傾向中國,中國要再進一步向台灣、沖繩中間的釣漁台出手,來刺探日本、美國的反應,也要動搖第一島鏈的中間部份破壞封鎖。這就是中國近來進出釣漁台的背景。 今天我們先談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禮拜同一時間再會。
2013-03-12

台灣何時翠青?

今年的二二八,筆者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參加「228紀念音樂會 台灣翠青20」這場音樂會。當夜的民雄鄉,涼風舒爽、田園靜謐,讓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而在那幢閩南式建築風格的音樂廳中,聽著由鄭兒玉牧師作詞、蕭泰然老師作曲的「台灣翠青」,內心格外地感動! 「太平洋西南海邊,美麗島台灣翠青。/早前受外邦統治,獨立今欲出頭天。/共和國憲法的基礎,四族群平等相協助。/人類文化,世界和平,國民向前,貢獻才能。」二十年前,這首由鄭牧師與蕭教授合作、充滿歷史底蘊的「台灣翠青」,唱出了台灣人的精神與願景,堪稱是台灣的國歌! 然而二十年過後,我們至今仍無法將它變成我們的國歌,實在教人感慨。現今學生在朝會上唱的仍是那首老牛拖車、要死不活的國民黨黨歌,學生大多不愛唱、也不想唱。日前在朝會上,我們校長為了鼓勵學生唱國歌,竟掰出唱國歌的「好處」是──「可以練歌喉」──這樣荒謬而可笑的理由!教育淪落至此,無怪乎學生也只能認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了。 但這是一個嚴肅的議題:我們的國歌究竟該是那一首?我們的國旗又該是哪一面?是與台灣無涉的「三民主義」、還是體現台灣精神的〈台灣翠青〉?是與台灣無關的那片「滿地紅」、還是那顆以台灣為形的翠青番薯?國、旗、歌,目前在台灣的現況是「國不國」、「旗不旗」、「歌不歌」,關鍵就在於我們尚未「正名」。所以,當務之急是,我們應該以「台灣」為名、建立一個以「台灣」為名的國家,才能徹底解決「中華民國」所帶來的混亂。是時候了,該是我們明確地喊出「台灣」的時候了。 音樂會後,全場起立大合唱「台灣翠青」,曲罷主持人激動地說:『我們今天唱出我們的國歌了!』,許多人熱淚盈眶……身邊一位陌生的女士也感動得與我緊緊相擁,互道「加油」!
2013-03-04

一個中國 兩個笨蛋!

這次連戰訪中所拋出的「十六字箴言」,還沒來得及促成兩岸「互利融合」,就先讓馬、連兩營「互鬥開打」起來了! 馬的「信使」連戰所帶回的「引信」,引爆了馬連長期以來的矛盾,且戰火之熾、怒火之盛,看得人瞠目結舌。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甚至氣急敗壞地重砲回擊說:「笨蛋!重點不在這十六個字,在於內容。」筆者聞此噗哧一笑,心想:笨蛋!這還要你說,馬英九難道不知道?還要你「娓娓道來」、「諄諄教誨」嗎? 馬、連行前行禮如儀地作戲一番,待連「出使」反台,馬即翻臉不認人,任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馬的否認,無疑是要將連戰一軍,藉此重挫他的銳氣(一如要削弱連勝文的中槍對黨的貢獻)。但正當馬陣營自以為佔了上風,卻猝不及防地被丁反擊了一拳,丁反問馬:難道不要「一個中國」嗎?問得好!馬英九不要「一個中國」嗎?一語成「擒」,逼出了馬英九的原形。 馬連過招,好戲連連。這兩個向中國爭寵的笨蛋,再度向我們宣示,他們的本質就是「一個中國」!聰明如你我,二○一六就讓這兩個笨蛋滾蛋吧! (作者為高中教師)
2013-02-27

高一生:「我們像姘婦一樣」

二二八事件六十六週年前夕,國民黨榮譽主席刻正浩浩蕩蕩地率團訪問中國,並拋出什麼「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的十六字「箴言」。 「箴言」?此刻的台灣,需要的是什麼「箴言」呢?日昨,在課堂上,筆者跟學生談到了高一生(一九○八至一九五四),一個優秀的鄒族菁英。高一生是原住民第一位師範生,一九三○年自台南師範學院畢業後,回到部落擔任教師與巡察的職務。受過現代教育且極具音樂天賦的他,除了努力提升族人教育水準之外,還致力於推廣農業新知、改善醫療習慣等。然而這樣一個充滿理想(甚至曾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的熱血青年,卻在一九五四年二月被國民黨政府以「高山族匪諜判亂案」的罪名,判處死刑(肇因於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當時擔任阿里山鄉長的高一生,因收容被認為是共產黨的台南縣長袁國欽,而於一九五一年被保安司令部以「窩藏匪諜」、「貪污」等罪名逮捕。)當然,他所主張的「原住民自治」,才是國民黨心頭真正的大患。據高一生長女高菊花女士說,父親曾對她說:「(我們的土地)先給了荷蘭人,荷蘭人來了,就中國人;中國人來了,就日本人……我們像姘婦一樣,常常換,從來沒有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們要自治!」 令人難過的是,像「姘婦」一樣的台灣,至今不僅仍未獨立,還有人爭相前往「上國」朝貢、獻媚。筆者跟學生說,高一生在獄裏寫給妻子的信中,有一封是這麼說的:「我冤情日後必會昭明。取用縫紉車之前,我特別想穿妳縫製的衣服……山野和田地隨時都有我的魂魄守護著,水田千萬不要賣了。」學生聞此,莫不泫然。「水田千萬不要賣了」—在二二八前夕,謹以此箴言回贈連戰。 (作者為教師,台中市民)
2013-02-18

藍色新聞眼

值此東海局勢緊張、釣魚台問題正炙時刻,蘇貞昌訪日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但蘇這趟「民主和平繁榮之旅」究竟獲致哪些重要成果,卻在媒體有意淡化下被削弱了,實在非常可惜。觀諸蘇主席這次日本行,筆者認為至少具有以下兩點意義: 一、蘇貞昌會見日本朝野各黨派眾議員,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與首相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的會晤,並獲得其友善回應:「討論亞太地區安全的時候,不可不論及台灣」;而在與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會晤時,也獲得該政治要角堅定的答覆:「日本的外交經貿政策,乃至於日本的安保政策一定要把台灣考量進去,目的就是要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些具體的成果,都為台日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相較於馬政府提出一廂情願式的、空洞的「東海和平倡議」,蘇貞昌此行提出「美國、日本、南韓、台灣民主同盟」的具體構想,把台灣的安全放在民主國家的縱線上,而這構想也獲得岸信夫的支持,他強調:「美國、日本、南韓、台灣基於分享共同的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應強化民主同盟關係,如此可防止其他勢力引發這個區域的緊張。」此語清楚地區隔了「民主同盟國」與「野心中國」的敵我界限,對台灣的安全無疑形成多一層保障。 凡此種種,對台灣而言,皆屬重大議題,奈何卻「敵不過」一個無能內閣的改組。這種「新聞眼」無法矯正,將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重大危機。 (作者為高中教師)
2013-02-08

誰沒禮貌?誰沒醫德?

若不是有人側錄、若不是拜網路之賜,我們無由看到陳前總統的近況與病況。 為什麼陳順勝醫師(國內腦神經權威)不過是在看了影片之後,以他的專業發表看法(他認為扁罹患帕金森氏症候群),就立即遭來北榮的嚴厲反擊?指責他「透露病患病情、違反醫學倫理」。好一頂大帽子啊!這個手法跟日前清大學生陳為廷事件如出一轍:他們不就事論事、不談問題核心,卻將問題轉向「道德」問題,藉以模糊焦點。因此,在他們的操作下,陳為廷成了「沒禮貌」的學生,陳順勝醫師也成了「沒倫理」的醫師。這就是典型的打壓手法。 媒體壟斷,是一個可受公評的議題,與「禮貌」無關;阿扁病情,也已是一個國際矚目的問題,與「違反醫學倫理」無關(更何況陳醫師對外解說病情有經陳總統及陳致中的同意)。讓一切攤在陽光下吧,讓所有的腥臊污垢都一齊被檢驗吧!
2013-02-08

學測國文的封建遺毒

作者為高中國文教師  又一屆的國文學測落幕了。一如以往,試題公布後,各報章媒體就競相分析試題的難易程度、文白比例與高低標,但這就夠了嗎?如果我們深入檢視歷屆的試題,當可發現,事實上它萬變不離其「老祖宗」──中國,以致我們的莘莘學子(今年十五萬多),仍必須在中國文學的框架下,競逐自己的未來。 試看今年的試題,除了白話文部分讓人一新耳目(終於不再有「余光中」)之外,在文言文部分,除了選文不適切之外,選項中的文字敘述,更充斥著封建、酸腐的習氣。以第十一題為例,該文選自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然而羅大經是誰?《鶴林》又是怎樣的一本書?經查,羅是南宋人,他的治學主要是師法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一個專講「存天理、滅人慾」的封建主義代表人物,故其思想亦可見一斑。職是,在該文中出現了以「銀杯」、「瓦碗」來形容女性外貌的不當比喻,而文中的「主翁」更據以勸示其僕人:「杯有精粗,酒無分別。汝既知此,則無嫌於汝妻之陋矣。」最後,僕人遂「悟」。不過最令人錯愕的是,對於這樣一篇不合時宜且充滿性別歧視的文章,出題者原該以現代的觀念,誘導學生思考與辯析,並設計出能釐清問題觀念的答案;孰料,出題者竟「順勢」導出「承恩不在貌」這個進一步強化封建思想的答案。都什麼時代了,還出現「承恩」這種字眼?教學生如何選得下去?恐怕出題教授的腦子裏都還殘存著「寵幸」的遺毒吧。 此只是冰山一角,餘不贅述。筆者要說的是,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忙著去「解題」──解中國的試題與難題,但卻忘了停下腳步問一問:這是我們要的試題嗎?我們的問題究竟出在那?我們的學生一代又一代、一屆又一屆地「浸淫」在中國文學的試題中,為了升學不自覺地被馴化──甚至被同化──而不自知,這才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  
2013-02-07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公務員?--從《許世楷與台灣認同外交》談起

歲末天寒,值此台灣各方的整體表現亦漸走入「嚴冬」的時刻,日前又爆發了基層公務人員初等考試的試題出現明顯傾中的情事,讓這欲墜的台灣猶如雪上加霜,教人憂心不已……  公務員?誰的公務員?那一國的公務員?公務員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繼馬政府的「外交休兵」後,台灣的內政也棄械了嗎?公務員考試,國文科試題不考本國作家,卻考「楊貴妃」、考「長恨歌」?公民科試題不考國際形勢,卻考中共體制、中國總理、共產黨章?如此荒謬之事,台灣人又「放他一『馬』」了? 日前,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博士出了一本新書,名為《許世楷與台灣認同外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台灣認同」這四個字。是的,「台灣認同」、「認同台灣」,身為一個「公務員」,許大使就是本著這樣的精神與態度,為台灣的外交創下了無數次破冰的紀錄。除了最為人所熟知的台日免簽證與駕照互換之外,書中又披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驚濤駭浪: 二○○四年,在美國舉行的ICCAT(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年會上,日本代表強烈譴責我們超額捕撈大目鮪,並扣還超捕的八千公噸;二○○五年,日本再度提案,禁止台灣鮪魚出口,並將漁獲配額刪減為「零」;後來雖然暫時化解這個危機,但二○○六年,大會決議將我們的配額由一萬四千九百公噸,縮減為四千六百公噸(據估計,此嚴厲之懲罰,讓我們的損失高達美金十九億二千萬元);其後,或許因為台灣一直未遵照合約的規定,二○○七年,日本又在大會上提案,二○○八年將台灣的大目鮪配額由四千六百公噸,減為「零」公噸。面對這個幾乎已成定局的漁權危機,許大使發揮拚命三郎的精神,積極斡旋、奮轉劣勢,他立即打電話給當時日本的農林水產大臣中川昭一要求會面,但中川說:「該案已經定案,談也談不成,不要來!免得破壞友情。」但許大使堅定地說:「不行,一定要去!」就這樣,在許大使的堅持與以人格掛保證之下,全案最後竟能起死回生,逆轉勝!(按:時日本派赴ICCAT大會的官員已經上路,提案已無法變更,但許大使卻硬是把它「追回來」!)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發現,身為一個公務員,許大使是以國家的利益為最高利益,並且為此拚鬥到最後一秒鐘──拚出了台灣人的精神,更拚出了公務員凜然的尊嚴!準此,我們再回頭檢視馬政府遴選公務人員的試題,能不感到悚然嗎?
2012-10-16理念主張

產業回流 創造就業機會 振興臺灣經濟(3)

後續工作補充報告 2012.10.5 1.2012年4月19日的初步報告及8月7日提出的後續工作報告,已陸續傳送給相關的企業界老闆、企業團體、立委、行政院相關政務委員、各政黨及拜訪的人士。 2.(a)  9月26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因基本工資月薪緩漲、外勞配額鬆綁,強烈反對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鈎請辭獲准,其主委職位由原副主委潘世偉接任。 (b) 潘世偉接任主委後的發言,還算理性,令人感覺凡事可以溝通、討論與協商,以便共同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其態度與王如玄「凡事都沒有商量餘地」、鐵板一塊、一路「NO到底」的本位主義及強勢作風,完全迴異。 (c) 潘主委認為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鈎是否違反國際人權公約?是否真的影響國際經貿談判及洽簽FTA,建議法務部、經濟部分別從人權法制、經貿角度釐清,研究脫鈎問題,並找出解決的方法,他會扮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的角色。他同時也認知勞委會,不僅要照顧勞工權益,還要照顧勞動市場的供需。雖然這些談話與他擔任副主委時的發言不太一樣,但是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3. 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鈎是否違反國際勞動規範? (a) 脫鈎是否違反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台聯許忠信立委說: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允許本外勞脫鈎 (Ⅰ)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使兩公約具有國內法效力。凡於中華民國領域內者皆應受其約束。而就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下同)第7條之解釋問題,則應由文義、論理、目的、歷史及體系解釋探究之。 (Ⅱ) 第7條之「本公約締約國確認人人有權…」由於我國並非締約國,認知上應解釋為「中華民國確認人人有權…」,依文義解釋,此處之「人人有權」究屬本國人或外國人,抑或須就本國外國人做合理區別,實難認定之。然由體系解釋觀之,第7條1項2款規定,維持本人及家屬符合本公約規定之合理生活水平。其乃指我國人及其家屬既生活於台灣,須具有合理生活於台灣之水平方能符合本公約之規定;若外國人之家屬皆在家鄉而未生活於台灣,則合理生活水平應係指能使外勞本人及其位在家鄉之家屬具有合理生活水準。此由第7條1項2款並無如同第1款有「不得有任何區別」可知,本條應將「人」區分為本國人及外國人,方能維持本公約之整體一慣性。 (Ⅲ) 就目的解釋而言,外國工作者之工作權及生存權亦應受保障,而區分為本國人及外國人,使外國工作者領取之報酬僅需維持本人及其非生活於台灣之家屬之合理生活水平即可,將能廣開工作機會,並擁有較公平之工作環境,方能符合本條目的。 (Ⅳ) 綜上,第7條應區分本國及外國工作者為是,而允許本、外勞基本工資上作不同之規定。 (b) 國民黨立委吳育仁稱:世界貿易組織(WTO)並無關於勞動條件低,會受到制裁的規定;其他自由貿易協議(FTA)也絕大多數無納入關於勞動人權相關規範。 (c) 台灣綜合研究院研究員戴肇洋稱:「脫鈎沒有國際談判上的問題」。 (d) 沙烏地阿拉伯和菲律賓之前因兩國政府對最低工資談不攏,沙國暫停菲傭申請達一年。最近(9月30日)雙方已解決菲傭最低工資爭議,沙國同意菲傭每月最低工資400美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1年沙國的 GDP per capita(平均每人國民所得)是美金20,504;而台灣是20,101美金,兩國差不多)】。 (e) 但最令我困惑的是:勞委會過去反對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鈎,卻從來未提出任何制約工資必需掛鈎的條文字句。 4.南韓的「活絡企業回國投資方案」 (a)南韓政府今年四月推出「活絡企業回國投資方案」,又稱掉頭企業(U-Turn)方案,針對珠寶、飾品、成衣、鞋類、電子及機械等5項行業,分別建立行業別的「企業回國投資專案小組(Task Force)」,並在青島、上海設立返國投資服務台,發掘具體的返鄉需求。 (b)優惠措施: (Ⅰ)海外撤廠、撤資可免3~4年生產設備進口關稅。 (Ⅱ)金援40%的購地費。 (Ⅲ)提供建築、研究中心購買費15%補助。 (Ⅳ)新雇用員工每人可有每月60萬韓幣(約新台幣1萬5800元)之補助,最長6個月。台灣雇用外勞則想設法要多收就業安定費。 (Ⅴ)減免營所稅及個人所得稅。 (c)成果: 至8月底,短短四個月,在中國青島的十四家南韓珠寶飾品業者,全數返回全羅北道釜山市產業園區設廠,將投資約24億新台幣,聘用3,000多個員工。 全羅北道政府計劃以這十四家掉頭企業為起點,至二O一五年前分階段吸引五十多家企業,預估創造1.3萬個工作機會,打造年出口額超過約300億新台幣的珠寶園區。這些政策有助於南韓提昇短期經濟活力,同時亦會強化中長期成長的動力。 5.建議: 台商回流,這2年是關鍵時期,原因是兩岸ECFA早收清單免稅優惠效益這2年才正要發酵;另外,中、日、韓可能在2年內完成FTA簽署。因此如何把握台商回流紅利期,這是關鍵的2年。美、韓政府吸引本國企業回國投資優惠明確,搶救經濟的積極作法及行政效率,台灣執政當局應借鏡學習。目前行政院提供的獎勵措施相當保守,執政當局招商引資力道應加大,要拿出更多的鼓勵政策,尤其我認為外勞額度鬆綁,及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鈎應一步到位,才能提供足夠的誘因。政府要加把勁、加速進行、並限時執行,才能拼出台灣的有感經濟。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