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規矩矩使用自己的「台灣」名稱吧!

連根藤◎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中央委員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新竹市長

根據自由時報2月8日的報導,國民黨籍的新竹市長林正則,只因日本岡山市要求新竹市政府在締結姊妹市的名稱,不要冠「中華民國」而拒絕締結姊妹市。岡山市的代案只是用「新竹市對岡山市」或「台灣新竹市對日本岡山市」,可是都被鄉愿無宏觀的林正則市長所拒絕。該姊妹市的締結交涉原是由前任民進黨蔡仁堅市長努力交涉打好基礎,沒想到輪到國民黨的市長,只想「領沒事牌」,將前人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都市外交」之門給關閉,真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保守市長。

中華民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 台灣當局不能冒用

在台灣國內使用「中華民國」國際社會管你不著,但是在國際社會,「中華民國 ( The Republic of China )」自1971年起,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正式國名。這是因為當年10月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案決定 「誰代表中華民國,毛澤東的北京政府或蔣介石政府」時,結果北京政府贏了,蔣政權輸,因此在聯合國裡面的「蔣介石代表」即被聯合國趕出聯合國各機構。當時靠戒嚴令壓制台灣人民的蔣政權,卻騙台灣人說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但事實上是身為聯合國創始國和永久常任理事國的中華民國,依然留在聯合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正式國名。

因為聯合國事務局和會員國必須遵守聯合國的決議案,因此他們負有不能讓「中華民國」國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的任何國家或政權冒用的責任,這就是為什麼除了一些期待台灣經濟援助的小國以外,聯合國各機構和絕大部分的會員國,都需跟蔣介石的黨國「中華民國」斷交並註銷其國家地位的原因。因此從國際社會的角度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已成為「流亡政府」。而無法順應國際政治的現實,依然故我地「冒充」已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的「中華民國」之兩蔣政權、李登輝政權、陳水扁政權,林正則市長都是「不識時務」,只知冒充已屬別人國名以致被國際社會拒絕往來的「麻煩製造者」。

規規矩矩使用「台灣」名稱吧!

但是蔣介石代表被趕出聯合國並未絲毫影響台灣人民的國際地位。本來被蔣介石政權戒嚴令下「非法代表」的台灣人民,在蔣介石代表被趕出聯合國以後,變成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沒有自己的代表;也沒有被任何國家的代表所代表。這是因為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到的只是「中華民國代表權」,而蔣介石政權的中華民國戰後只擁有台灣的統治權或行政權,並無台灣的主權,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獲得中華民國代表權,但其中卻未包括台灣的主權和統治權。因此陳隆志博士等努力推動以「台灣」名稱加入聯合國,讓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有自己的代表和發言權。

美國是台灣的戰後處理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國家,其台灣政策的根據是『台灣關係法』。介於中華民國已是中華民國人民共和國的國名,所以美國不得不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將之化為相當於一個「流亡政府」的「台灣統治當局」,且美國總統不承認它。在另一方面,美國人民卻承認「台灣人民」,並與之保持文化、經貿、簽證、防衛、軍售等與國家同等的關係。也就是美國政府已將「台灣人民」視為一個國家。只要台灣人民選出的總統規規矩矩使用「台灣」名稱,則美國根據自己的國內法,沒有不承認台灣的道理。希望陳水扁總統和林正則市長不要再使用已被各國斷交的「中華民國」,更不要再冒用已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的「中華民國」,規規矩矩使用完全屬於自己且到處通用的「台灣」名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