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聯盟故事


海外第一份台灣人報紙–「台灣公論報」 (Taiwan Tribune)

威權時代,不論是台灣內部或海外代表台灣立場的中文報紙,皆是粉飾國民黨政權的傳聲筒,並無一份真正報導台灣內部新聞與政治事件的媒體。「台灣公論報」(Taiwan Tribune)即是在此背景下,誕生於美國,亦是海外第一份由台灣人出資、編輯之報紙。

街頭人生 – 1991.1.12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遷盟回台

邱萬興 2017-01-12 22:00 1991年1月12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在美國洛杉磯希爾頓大飯店舉辦遷台募款餐會,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郭倍宏宣布將主戰場遷回台灣,展開一連串台獨盟員「鮭魚返鄉」與現身行動。 自1988年到1991年之間,出現了一波波「海外黑名單闖關回台」的浪潮。 郭倍宏博士是「黑名單」的異議份子,台獨聯盟是國民黨眼中的叛亂團體,郭倍宏也是行政院長郝柏村眼中的「叛亂份子」,曾遭到國民黨懸賞金額二百二十萬元,進行全台大追緝他。1989年底,他為周慧瑛與盧修一在台北縣中和體育場演講站台現身,數以千計的民眾都戴上黑底反白「黑名單」面具,一起歡呼掩護郭倍宏安全離開會場。他用一個黑色的「黑名單面具」,來無影,去無蹤,金蟬脫殼方式順利突圍,並再度闖關返美,把國民黨八大情治系統耍弄得人仰馬翻。 在海外的台灣人聚會,一定會聽到那首最令海外黑名單人士想念台灣親人的「黃昏的故鄉」。沒有人願意失去自由,沒有人願意坐牢,但台灣獨立建國必須付出代價,我們不願見別人受苦,所以欣然面對坐牢,背負命運十字架,坐牢,是台灣獨立建國無法避免的里程。 1991年1月12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在美國洛杉磯希爾頓大飯店,舉辦遷盟回台募款餐會,美國本部主席郭倍宏宣布將主戰場遷回台灣,展開一連串盟員返鄉與現身行動。台灣獨立聯盟世界總本部主席張燦鍙與許多海外異議人士都出席這場盛會,我曾去美國洛杉磯紀錄這場台獨聯盟遷盟回台盛會。 1991年8月12日,法院決定對陳婉真發出拘提令。在得知陳婉真有可能遭到強制拘提後,作風慓悍強硬的台建組織,開始成立「台灣建國自衛隊」,台建組織的成員表示願和陳婉真同進退。從此,台建組織的大門不曾關過,為期21天行使抵抗權的抗爭於焉開始。台建組織在辦公室自三樓而下,兩邊分別懸掛著「血祭二二八台灣魂」、「誓死行使抵抗權」的大布條,並發布「捍衛台獨結社自由」聲明。 8月30日,郭倍宏博士為了回台聲援台灣建國運動組織的陳婉真,搭乘美國西北航空班機抵達桃園中正機場時,闖關失敗被捕。9月2日「翻牆」回台一年多的台獨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李應元,晚上7點在台北市松江路御書園遭調查人員逮捕。 9月21日,「一百行動聯盟」在台大校友會館成立,由陳師孟擔任召集人,有李鎮源院士、林山田、瞿海源、張忠棟、廖宜恩、蔡同榮、鍾肇政、楊啟壽、陳永興、陳傳岳發起,以「反閱兵、廢惡法」為訴求,抗議國民黨以惡法「刑法一OO條」逮捕「黑名單」人士如台獨聯盟主席郭倍宏、副主席李應元等政治犯。「一百行動聯盟」並宣布抗議活動將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和平施壓」;第二階段是「主動出擊」,要求「廢除刑一OO條」。 海外黑名單人士沒有因此而退縮,以飛蛾撲火的方式繼續闖關回台坐牢。10月20日,力主「非暴力抗爭」的台灣獨立聯盟世界總本部秘書長王康陸闖關回台,在台獨聯盟台灣本部盟員第二次現身大會上演講。遭到武裝鎮暴警察與霹靂小組,衝入台北市中山北路北區海霸王餐廳,逮捕王康陸,盟員郭正光被驅逐出境。12月7日,台灣獨立聯盟世界總本部主席張燦鍙自日本東京搭機闖關,在桃園中正機場被捕。張燦鍙表示返鄉是為了早日建立「台灣共和國」。 1992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一OO條」修正案(意即「廢除刑法一百條」),排除思想叛亂罪。郭倍宏、李應元、王康陸、黃華、陳婉真、林永生、鄒武鑑、許龍俊、江蓋世等人,因刑法一OO條修正公布生效後重獲自由。

獨立的時機迫近

台灣青年1964年2月第39號刊登出了一篇名為「獨立的時機迫近」的文章。內容報導2月18日台灣青年第一次記者會,也是該會幹部的頭一次公開露面。該次記者會於日本東京大倉大飯店舉行,有亞歐美各地共39家新聞媒體共75名記者參加,由中央委員會委員長黃昭堂、中央委員兼「台灣青年」總編輯周英明、中央委員兼「Independent Formosa」總編輯許世楷、中央委員廖春榮出席應答。   該次記者會強調:台灣人願望獨立,反對中國的侵略,要打倒國民黨政權。對必須對抗在國際政治上屬於強權的中國,在國內具有強大軍警獨裁的國民黨政權,可能性很低的質疑,回答:「只要台灣人團結,並依據理想一定能達到獨立的目的,而且獨立的時機已經迫近」。   於「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該書中,則於出版時的2000年寫到; 在今天看來,台灣人的團結度、理想度都還不夠,所以仍不能獨立,但是顯然已經創造出與中國合併、國民黨統治的勢力鼎立的局面。 整理 鄭嘉瑩

【海外獨立運動】美國對台六項保證決議案的推手(一) ─昆布勞與 FAPA的故事

作者:楊遠薰‏ 2016年5月16日 ,在蔡英文就職台灣總統前夕,美國眾議院通過HCR 88號決議案,強調美國對台政策應以「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為基石。   這是1982年雷根總統對台灣口頭的六項保證首度訴諸文字,是美國國會送給台灣新政府的一個大禮,也是FAPA (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同仁與此議案重要推手昆布勞(Coen Blaauw)多年辛勤工作的成果。而在這項決議案的背後,則蘊涵著一個在美國三千多戶台美人家庭長期默默捍衛台灣安全的美麗故事。   昆布勞是一個生長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市的荷蘭人。1989年夏天,他自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律學院畢業的第二年,到美國度假時,因緣際會拜訪了在華府的FAPA總部。經與FAPA 人員長談後,他深受感動,決定加入FAPA,為台灣從事在美國國會遊說的工作。   FAPA的中文名稱為「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成立於1982年,是一個由遍佈全美三千多戶台裔美國人家庭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其宗旨在藉公民的草根外交,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進而保障台灣的安全與增進台灣的福祉。   對一般人來說,要放棄在歐洲安穩的生活,到美國為一個沒有淵源的島國從事一個看似沒什麼保障的工作,未免頭殼壞掉。但充滿理想主義的昆布勞卻不這樣想。   他說,1989年是歐洲充滿顛覆的一年。繼波蘭之後,匈牙利、東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都東歐諸國都紛紛脫離蘇聯強權的掌控,邁向民主。甚至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都力求獨立。   他認為台灣之於中國,如同波羅的海三小國之於蘇聯;只要人民繼續努力,終會達到獨立的目標,而他願意奉獻數年心力,幫助台灣人民完成這項使命。所以自他加入FAPA,他的工作目標就是幫助台灣成為一個自由、民主與獨立的國家。   二十七年的歲月匆匆流逝。儘管大家都非常努力,但昆(Coen)與FAPA的目標始終懸在坎坷路途的半空中,所以他一直留在FAPA,繼續朝目標前進。   FAPA在過去二十七年裡,在美國國會推過許多有關台灣的議題包括台灣安全決議案、台灣安全加強法案、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案、支持台灣加入世衛組織(WHO)案、加強對台軍售案、支持台灣高階官員訪美案以及日前眾議院通過的美國對台六項保證…等。若一一細數,足可寫成一本厚厚的書。   其中,「美國對台六項保證」的議題曾經數度提出,但囿於種種政治現實,一直停留在教育議員們的階段。   自去年起,美、中因東海南海諸議題而關係緊張,美方對馬英九的親中政策頗感憂慮,對聲勢日揚的蔡英文寄予期待,整個政治氛圍變得對台灣十分有利,FAPA乃順勢於去(2015)年十月推出此議案。結果在蔡英文就職總統前夕,竟獲得美國眾議院全體議員無異議通過,令所有參與者都感到非常欣慰。

【紀念】1991年10月20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本部成立大會

  海外台獨運動,不僅僅是追求台灣獨立自主的運動,更是推動台灣內部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王康陸秘書長曾說:: 台灣,是台灣獨立建國的主戰場,所以;在海外發展的獨立運動一定是要歸根,回到我們的故土 1987年台獨聯盟總本部喊出:「島內台獨運動公開化,返鄉運動全面化」口號,並獲得當時民進黨主席姚嘉文的支持,答應由民進黨促成世台會回台舉行年會。1988年夏天,張燦鍙的夫人張丁蘭與多位聯盟幹部的夫人羅清芬、葉明霞、劉真真,以及聯盟中央委員莊秋雄、公論報社長吳信志等人,都以改名的護照「闖關回台」,並且公開參加活動,後來這些人都遭到取消簽證。 1989年12,台獨聯盟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中央委員會,決定台獨聯盟要於兩年內遷回台灣,1990年7月,台獨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李應元潛入台灣,並計畫就此定居,與國民黨政權對抗,1991年5月,民進黨黨員大會決議;知持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返台。同月;台獨聯盟發出確認,採取「和平路線」的聲明。 1991年8月,郭倍宏再度闖關回台並且遭到逮捕,同月,潛台活動已經一年二個月的李應元也被捕。1991年10月20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舉辦台灣本部成立大會,事先闖關回台的台獨聯盟總本部秘書長王康陸現身該大會,並發表演說; 王康陸秘書長: 台灣,是台灣獨立建國的主戰場,所以;在海外發展的獨立運動一定是要歸根,回到我們的故土。 這場在台北北區海霸王的成立大會於會議中,即遭大批武裝警察進入,並當場帶走王康陸秘書長以及郭正光兩位,負責指揮的則是時任台北市中山分局的王卓鈞。 回顧歷史,並非是念舊,而是鑑古知今。1991年10月20日這場大會,讓海外台獨運動與民主運動,正式在台播種,也與台灣內的民主運動相互應。郭倍宏 說:為什麼我們海外的台灣,也沒多少,他們國民黨五十萬大軍,就要怕成這樣,一定要用黑名單阻擋我們回來呢? 講實在話,國民黨所怕的不是我們的人,他所怕的是我們的思想,是台灣獨立建國的想法拉 !!! 台灣;迄今仍需要你我成為民主思維以及獨立建國理念的夥伴,守護這美麗之島的今天與未來。 相關影片可參考民視 台灣演義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系列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7GQM_HKd4 編輯與整理   鄭嘉瑩(Johannes Zheng)

費城的台灣人-蘇金春博士

  2012年7月31日於台北 在台北驚聞蘇金春兄辭世,非常的不捨與思念。我跟他在費城認識以來已歷經四十九年,不勝今昔,請安息吧。 一九六三年八月我由東京來到費城,由於學校尚未開學,我到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內中文與日文書架前徘徊,看到一位瘦瘦的東方人,我趨前問他「你是日本人嗎」,他說「不是」,我又問他「你是中國人嗎」,他又說「不是」,我只好問他「你是哪裡人」,他說「我是台灣人」。這是我與蘇金春兄認識的開始。不久他就帶我去參加費城台灣同鄉會,尤其我來自東京他要知道東京王育德主辦「台灣青年」月刊等,他也去通報台獨聯盟主席陳以德兄來找我要聽東京台獨運動的情形。 開學不久費城台灣同鄉會開年會。我到費城不到兩個月,四十多位同鄉竟然選我這個「新腳仔」當費城台灣同鄉會會長。我人地兩疏,只好請蘇金春兄當同鄉會秘書總籌一切,我們非常認真的主辦台灣同鄉會活動。1964年2月28日,陳以德所領導的UFI要在華府中華民國大使館前舉行「二二八」抗議遊行。蘇金春、陳東壁(前駐加拿大代表)和我們夫婦都是第一次去參加,自此暴露我們反蔣政權身份。 1964年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三位在台北寫了「台灣自救運動宣言」,而被捕入獄。這份「宣言」經由東京「台灣青年」月刊公佈,我與蘇金春兄將這一份宣言在賓大Moore School 製版印了4000份分發給全美各地大量郵寄島內,這是台獨聯盟對島內宣傳的開始。當時蘇金春人在電機系當助教,他就利用研究室設備以鋁版影印機獨力印製四千份,並請陳以德譯成英文喚起美國各界注意。我在費城開始參與台獨聯盟,蘇金春兄可以說是讓我踏上這一條路的引路人。1960年的UFI,又到1966年在費城成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FAI),1970年以前費城是全美台獨運動的總部,蘇金春兄有時寫文章有時參與相關活動,我們是日夜相處的夥伴。我與清芬非常懷念他,當時我們都很年青,希望能替台灣盡一點責任。他的為人只求奉獻台灣、幫忙他人一股熱情。 1968年蘇金春、陳以德與我同時完成學位離開費城。一提起費城時代,蘇金春兄是我與清芬最懷念的台灣人。四十九年過去,我與清芬的回憶還是那麼新鮮。安息吧,蘇金春兄。

四十年前我見証國民黨派水兵仔棒打台灣同鄉

毛清芬/台獨聯盟財務長 一九六○年代後半,不僅台灣海外留學生逐漸增加,也因七十年代初蔣政權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一股移民潮使美國的台灣人社會擴展開來。美國的五十州中,幾乎都有台灣同鄉會,比較大的州甚至有兩或三個同鄉會,逢年過節的聚會令離鄉背井的鄉親們倍感溫馨,互解鄉愁外,關心台灣前途的情懷亦油然而生。 記得台灣的少棒隊爭奪到遠東的冠軍得以來到美國賓州的威廉斯波特(Williamsport)站上國際舞台,頓時受到美國東部台灣人最大的關注。 1972年台灣少棒隊再度取得遠東代表權將遠赴威廉斯波特參賽,消息傳來,美國東岸的台灣同鄉振奮不已。雖然,前有1969年和1971年台灣同鄉前往加油,高舉「台灣隊加油」、「Team of Taiwan, Not Team of China」等標語以及由小飛機拖行的「台灣獨立萬歲 Go Go Taiwan」大標語,發生與國民黨人士衝突事件,但是,此次亦聽聞國民黨將派出在麻州波士頓附近受訓的「水兵仔」來挑釁與教訓抱持「這是台灣隊不是中國隊」主張的人士。消息傳出使許多同鄉敵愾同仇,加強大家更需要表達堅強的台灣國家意識。 比賽當日除了二、三百台灣同鄉遠來為台灣隊加油,約有二、三十位同鄉並沒坐在觀眾席上,大家攜家帶眷坐在棒球場外圍的斜坡上。幾位男生拉開「Team of Taiwan 台灣隊加油」的白色橫布條。沒想到一群年青小伙子們,應該就是「水兵仔」六、七十名就緊站在拿著布條的同鄉旁,隨著賽事的進行愈趨愈近,他們手中所持的旗桿竟然是包著白布的不鏽鋼,顯然是為打架而來,威脅為台灣隊加油的台灣同鄉。 在賽事結束的那刻,我帶著兩個孩子突然發現在離我十多公尺的右上方一陣混亂,已發生肢體衝突,連我認識的兩位寶眷陳太太和洪太太因拉著白布條標語,頭部和手流血受傷。當時看不到外子,驚嚇之餘,我抱著二歲大的David,拉著五歲的Ted,奔下斜坡朝向唯一在那裡一動也不動的美國警察,大叫”You don’t see that they’re fighting ?”沒想到,此刻二、三位面目猙獰的男生馬上圍住我,逼近我的臉咆哮著:「你先生是不是台獨?你先生是不是台獨?」,在這一場混亂中,一架直昇機在頭上盤旋,降落在群架中央,那一群水兵仔們馬上作鳥獸散。 40年後7月1日中時電子報〈歷史街道,潛艦的故事〉中出現汪希苓大名,艦長關振清說「未料國民黨事後卻來函獎勵海軍愛國情操,揚威海外。」原來這群來棒打台灣同鄉就是由他們設計的如今想來難怪到八十年代在美國發生了江南事件以及高資敏控告海外台灣人的報紙「台灣公論報」的「四腳仔官司」。江南事件使國民黨惡名昭彰,「四腳仔官司」高資敏敗訴證明了國民黨一支看不到的黑手侵犯了民主自由的美國公民社會。 *本文刊載於2012年7月5日《自由時報》

起鼓「台獨聯盟的故事」

在歷史長河當中,60年是很短的瞬間,但是對於血肉之軀的人來講,那是年少啟蒙後的整個人生。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國民黨對台灣人進行殘酷的大屠殺和白色恐怖,這是戰後台灣獨立運動的肇因。 在諸多推動獨立運動的組織當中,台獨聯盟並非最早的團體,但是始終堅持理念、打拼到底的台獨組織,歷史最悠久的就是台獨聯盟。如果從1960年2月28日在日本成立的台灣青年社算起,台獨聯盟已經有47年的歷史;如果從1956年1月1日在美國費城成立的3F(Formosans’ Free Formosa)起算,迄今超過半世紀。 台獨聯盟的先行者,有的已經辭世,有的隱居幕後,有的還在歷史舞台上繼續奮鬥。歷史的輪軌留下各個世代精英的許多烙印,他們的精采故事不僅是台獨聯盟的歷史,也是台灣人的歷史資產。 為了留下他們的剪影事蹟,自從去年二月受命製作「台獨聯盟的故事」紀錄片,製作小組開始蒐集資料、圖片,進行人物訪談,利用電腦逐步完成這部影片。這是一部業餘作品,品質當然無法與專業作品相提並論,唯一可以自我肯定的是,我們盡其可能地忠於事實。儘管如此,內心不安乃是敘述歷史的必然宿命,因為遺珠之憾總是無法迴避。 如今影片已經完成,已於2月28日正式發行紀念版。作品的好壞並非自己所能評價,但願這部影片能使觀眾在極短時間內觸摸到台獨聯盟的歷史輪廓,這是製作小組所有成員的衷心期望。 台獨聯盟的故事DVD 監製 發行: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海外義賣價 US$ 20 ; 台灣推廣價 台幣100元(親自台獨聯盟辦公室購買) 如需郵寄每片台幣120元 請利用郵政劃撥 帳號 19658179 戶名:侯榮邦 詢問請洽02-2357-6656

台獨聯盟南美本部

‥‥‥摘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原隸屬於全美台獨聯盟洛杉磯分部,成立於1969年,當時有九位幹部正式宣誓加入,是巴西最早的台灣人組織。   隔年才有旅巴台灣人同鄉會的籌備會,起初國民黨代表在會中堅持將名稱改為「旅巴中華民國同鄉會」,引起同鄉極大的不滿。經過一、二年的努力,巴西台灣同鄉會終於保持純度,並成長、壯大。1974年世台會在維也納成立時,巴西亦為五個創始會員國之一。    1976年在巴西成立台獨聯盟南美本部,由成功大學出身的土木工程師周叔夜擔任首任主席。 南美移民三教九流,不同於美、日以留學生為主流    南美洲台灣人移民約有五、六萬台灣人,他們大多是舉家移民,可說是三教九流,分佈於各行各業,不同於美、日移民以留學生為主。    自從地廣人稀的巴西開放移民之後,許多台灣人辭掉工作,賣了房子準備到巴西一圓移民夢,郤在1970年代中,突如其來傳出巴西政府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消息,約有上萬台灣人只好改道巴拉圭,取得簽証後再非法進入一河之隔的巴西。這些堪稱「政治下的犧牲品」的台灣非法移民,由於沒有居留權,不但被巴西警察欺負,也不被國民政府同情,更又遭自己同胞的壓榨與趁火打劫,他們被騙只要每人拿出二萬美金,即可取得身份証、居留權,最後仍淪為黑戶人口。    只有巴西台灣同鄉會站出來,與巴西人權會,巴西當地教會成立後援會,從事人權拯救工作。連旅居英國的普世教協黃彰輝牧師、旅德趙有源牧師及旅美的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也先後在巴西電視台發表演說,希望巴西政府基於人道立場,儘速解決台灣非法移民問題。台獨聯盟南美本部的周叔夜等人,也曾拜訪巴西外交部長,經過二年後,才獲得圓滿解決。    1982年台灣漁船誤闖入巴西二百海浬經濟海域捕魚,被控侵犯巴西領海主權,漁船和船員被扣留,魚貨、財物遭洗劫一空,巴西海事單位遍尋不著台灣的政府機構, 最後還是巴西同鄉會出面解決。    1988年,世界盃軟網賽在巴西舉行,台灣去的代表簽証始終無法獲准。眼看比賽在即,但台灣駐巴西地下外事單位——遠東貿易公司,幾度與巴西政府交涉卻毫無結果。最後由台獨聯盟南美本部主席周叔夜、蕭健次等人以個人私交向巴西外交部交涉,經由他簽具切結書,協議在比賽中不得用中華民國國旗及國號後,次日即取得簽証,代表隊正式名稱為:「台北台灣隊」。結果在這次的世界盃軟網賽中,台灣選手以精湛球技,奪得冠軍,也可說是台獨聯盟南美本部在外交戰上的一項可以告慰台灣島內同胞的成果。    1988年,阿根廷河間州州長就職典禮,曾指名要求台獨聯盟南美本部主席周叔夜參加,邀請函中寫到:「我們未邀請中共代表及國民黨代表,只邀請台獨聯盟周叔夜。請務必賞光。」在那二天中,精通多國語言而充當各國大使現場翻譯的周叔夜,與墨西哥、日、韓大使們,建立了極佳友誼。後來他更在1992年智利召開的國際基督教民主黨大會中,向各國政要遊說,發動救援因遷台返鄉被捕入獄的台獨聯盟總本部主席張燦鍙的活動,其中包括巴拉圭上議院副院長賴依諾,這位曾流亡阿根廷,曾與張燦鍙、周叔夜結識於國際中心。1987年賴依諾在美國國會議員陪同下,闖關回巴拉圭。次年,他出馬競選總統時,周叔夜曾任他正式的助選員,差一點就成為獨盟支持的第一位巴拉圭總統。 「聯合、中央」兩報爆炸案與橋頭槍聲    台獨聯盟也曾被扯上美麗島事件後的《聯合報》、《中央日報》兩報社的爆炸案,這件案子的主角黃世宗、李朝旺都是南美台灣移民社會中,具有台灣意識的江湖中人。黃世宗是在巴西跳船的船員,為人講義氣。當年曾因台獨案被國民黨關三次,坐黑牢二十七年的台獨政治受難者鍾謙順到巴西移民依親後,曾發表《煉獄二十七年》,控訴國民黨的惡行,不少在巴西的台籍青年閱讀後,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遂有「以暴易暴」之行動,黃世宗的兩報爆炸案即為一例。

組成世界性的「台灣獨立聯盟」(1970)

 ‥‥‥摘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美、日台獨團體的交流   1968年8月份起,日本《台灣青年》月刊改為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歐洲台灣獨立聯盟等四團體的共同機關誌,為日後整合性的世界性台獨聯盟鋪路。在這一期間,原居主導地位,且在台灣理論和組織經驗均強的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與全美台獨聯盟亦展開了多方接觸,同時也在美、日同步開展示威抗議。   事實上,美、日台獨團體的成員,早在台灣或赴美留學前,即與日本「台灣青年」保持良好關係。尤其是羅福全、蔡同榮、張燦鍙、侯榮邦、陳榮成等數十位好友,當年出國留學前曾透過台大與嘉中、南一中等同窗關係,參加「關仔嶺會議」的秘密結社。後來,因蔡同榮的同窗劉家順被人檢舉,使得劉家順於出國時在機場被捕,參與關仔嶺會議的人幾乎都上了黑名單。後來出國在日本加入「台灣青年會」,以後擔任台灣青年獨立聯盟組織部長的侯榮邦,即不斷與到美國的蔡同榮、羅福全、張燦鍙、陳唐山等人連繫,並且寄送《台灣青年》雜誌,讓他們在美國向台灣留學生宣揚、啟蒙台獨思想。    當時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委員長辜寬敏也極力主張,世界性的台獨聯盟組成時,總本部應該設在美國紐約,而不是日本東京,因為:(一)日本方面雖然在理論、組織經驗較強,但留日學生及台灣同鄉日漸減少,而留美學生和台灣人卻愈來愈多。(二)台獨運動的任務是向全世界宣傳台灣問題,由於聯合國在紐約,因此應將總本部設在美國紐約。    當時在日本發行的《台灣青年》月刊定期寄到美國、歐洲、加拿大等地,早已建立良好的聯絡網,加上《台灣青年》改為美、日、歐、加四地台獨團體的共同機關誌已有一年多的交流經驗,已為整合工作做好熱身,1969年9月20日,全球性台灣獨立聯盟籌備會議在紐約召開。加拿大人權委員會負責人林哲夫、歐洲台獨聯盟負責人張宗鼎(化名簡世坤)、全美台獨聯盟幹部包括:蔡同榮、張燦鍙、陳隆志、賴文雄、鄭自才、羅福全等人在紐約開會。在日本的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幹部,因多數無護照,不能出國,祇派出吳枝鐘醫師與會。    在兩日的討論中,大家同意成立「台灣獨立聯盟」(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簡稱WUFI),各本部維持自主性,並且於1970年1月1日正式宣佈成立台灣獨立聯盟,由各本部自行推選聯盟中央委員,再由中央委員選舉總本部負責人。其中,台灣本部因不便公開,因此也沒有投票權。    第一任的總本部負責人,由蔡同榮和張燦鍙分別擔任正、副主席。    在日本發行的漢文的《台灣青年》月刊和英文的Independent Formosa雙月刊(與在美國發行的FORMOSAGRAM合併)也改為聯盟的機關誌。此一海外台灣人的空前結合,掀起了台獨運動的高潮。Independent Formosa後來改為漢文《台獨》季刊,自1981年以後改為報紙型式,每週發行兩次的《台灣公論報》至今。   聯盟總本部主席如下: 蔡同榮(1970~1971) 彭明敏(1972   ) 張燦鍙(1973~1987) 許世楷(1987~1991) 張燦鍙(1991~1995) 黃昭堂(1995~2001)

台獨聯盟歐州本部與世台會

 ‥‥‥摘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歐洲台獨聯盟成立於1967年春天,當時包括來自德國、瑞士和法國的台灣留學生,在瑞士的蘇黎世城聚會討論台灣問題,同時秘密成立歐洲第一個台灣人的政治團體──歐盟。   最早的歐盟元老盟員祇有九人,不久又有奧地利、比利時、義大利等地的同志加入。    1968年歐盟本部遷到巴黎,當時歐盟的盟員即展開傳教士般的台獨啟蒙工作,積極向歐洲各地的台灣留學生傳播台獨自決的理念,並且積極參與歐洲各地同鄉會的設立與各種活動。    1970年歐盟加入世界性台獨聯盟,正式成為台獨聯盟歐洲本部,歐盟首任主席即是經濟學者張宗鼎,而張維嘉、邱啟彬等人均是熱心活躍的歐盟幹部。目前於魯汶大學任職的前主席何康美以及現任主席盧榮杰,則是稍晚才到比利時留學。    由於歐洲台灣留學生畢業後不易在歐洲生存立足,因此多數台灣留學生大多傾向不公開現身,以便日後學成返台服務,因此歐盟的活動也大多隱身在歐洲的台灣同鄉會或台灣同學會裡。    1969年比利時的台灣留學生首先舉辦「台灣經濟研討會」。不久,活躍的比利時台灣留學生蔡政文、盧修一、何康美等人又積極籌組比利時台灣同鄉會,並向大使館申請登記,但是卻遭到阻止和警告。 比利時成立第一個台灣同鄉會    1970在4月24日,比利時正式成立全歐第一個台灣同鄉會,並且發行第一份刊物《鄉訊》(正確發音是hiong-sin),免費寄給全歐各地同鄉閱讀。由於內容充實,很快地成為全歐各地留學生的精神食糧和啟蒙刊物,同時也和日、美留學生,交換他們的刊物《台灣青年》、《望春風》等。    《鄉訊》雜誌,後來也從比利時移轉到法國巴黎,由畫家陳錦芳、張維嘉等人接手出任主編,並且在全歐同鄉會成立後,成為「全歐同鄉會」的機關刊物,每期發行數量約五、六百份。    緊接著在法國巴黎的台灣留學生,也試圖將原有由國民黨控制的「中國同學會」滲透、顛覆成為台灣同鄉會。當時由張維嘉與邱啟彬等人密商設計如何佔領並癱瘓「中國同學會」,再另行成立台灣同鄉會。在1970年的中國同學會改選時,結果台灣同鄉會在連記選舉中大勝,當選了九名理事,並推選許姓同學當會長。    比利時鄉會和巴黎台灣同鄉會成立之後,鼓舞了歐洲各地的台灣同鄉會的成立,在一、二年間,奧地利、德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等地留學生相繼成立台灣同鄉會。    1971年10月全歐台灣同鄉會聯合會成立,由留德的吳修團出任第一任的全歐同鄉會長,但是他不幸於次年因癌症而英年早逝。第二任會長則由鄭欣繼任。1974年9月在奧地利維也納所成立的第一屆世台會,即是由鄭欣、陳錦芳、張維嘉等歐洲同鄉會理事所積極奔走、策劃成立,敦請熱心出錢出力的旅日醫學博士郭榮桔,出來擔任世台會的創會會長。 首屆世台會上,當場抓到「打小報告」的留學生    第一屆世台會成立時,不但邀請了美、日的台獨聯盟代表洪哲勝、金美齡二人,與中共的二位代表同台辯論台灣問題,同時也有旅德的應聘護士吳清桂、陳仙琴等四、五十位護士,專程包車前往與會。世台會成立大會中,也當場捉到國民黨派出抄取與會名單的留學生。    1973年3月29日,在法國巴黎發生的盟員留學生黃照夫刺傷滕永康事件,則是台灣同鄉反擊國民黨駐外人員,濫打「小報告」的轟動事件。黃照夫被判刑五年,刑滿出獄後又被法國政府限制出境,直到海外黑名單完全解禁後,才獲准回台定居。

台獨聯盟美國本部

  ‥‥‥摘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全美台灣獨立聯盟 (1966-69)    全美台灣獨立聯盟(The 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簡稱UFAI)成立於1966年6月18日的費城結盟,當時是受到1964年彭明敏師生發表「台灣人自救宣言」與1965年日本「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回台投誠的刺激,使得北美洲的台獨團體亟思整合。 1965年10月29、30日威斯康辛大學的「台灣問題研究會」負責人周烒明醫師與UFI主席陳以德,共同具名邀請全美各地的台獨團體代表或有志之士,在威斯康辛大學召開「麥迪遜會議」。會議後,兩個全美最具影響力的台獨團體領導者,更共同具名,發表聯合公報,呼籲北美洲的台灣人團結。 當時,除了費城陳以德外,各地校園亦陸續有熱心台獨理念的留學生,在校園內分發《台灣青年》、《台灣通訊》等刊物,進行思想啟蒙工作。他們分別是:堪薩斯州立大學曼哈頓校區的范良信、楊宗昌、陳希寬、莊秋雄;奧克拉荷馬大學諾曼校區的陳榮成、陳唐山、王人紀;休士頓的張燦鍙、廖明徵;南加州大學利騰俊;洛杉磯的蔡同榮、賴文雄、王秋森;波士頓哈佛大學的蕭欣義;巴地摩爾的鄭自才;雙子城的賴金德;此外加拿大多倫多的黃義明、林哲夫則組成「台灣自決聯盟」,後來為了營救彭明敏,而改名為「台灣人權委員會」。 全美台灣獨立聯盟費城會議結盟 (1966) 1966年2月,UFI正式宣佈重組的構想,希望以聯盟的型式,結合散聚各地的台灣人社團,由各社團自治,自選領袖及社團名稱;但是中央設委員會,由各社團派代表組成。 同年6月費城會議召開,來自全美九個地區的代表決議,成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FAI),設立執行委員會及中央委員會。由陳以德出任第一屆執委會主席,由賴文雄、張燦鍙負責組織部工作;周烒明則出任中央委員會委員長。 費城會議中也同時訂出短期的工作方案:(一)繼續發行《台灣通訊》,(二)在紐約時報刊登彭明敏等人的「台灣自救宣言」,(三)鼓勵盟員畢業後,搬遷集中到紐約附近就業、居住,(四)由組織部策劃「萬里自由長征」,訪問六十個以上的大學校區,宣揚理念,並吸收盟員,爭取當地台灣的參與與支持。 1966年11月20第廿一屆聯合國大會討論中國問題期間,以半頁的篇幅,刊登在《紐約時報》,向國際宣傳台灣人的心聲。 同時,「全美台灣獨立聯盟」組織部的成員也在11月16日展開開車走訪全美國有台灣人的城市與校區。張燦鍙、陳榮成的西路,從洛杉磯往舊金山挺進。以羅福全為主的東路,也從費城出發,縱走東岸各大城市。後來,簡金生和賴文雄又加入。 由於他們出發後四天,紐約時報即刊出「台灣自救宣言」廣告,各地校園的台灣學生均有熱烈的迴響。在東部紐約和中西部的堪薩斯州立大學曼哈頓校區,均出現熱烈的討論。這一趟「自由長征」,使得《台灣通訊》的郵寄名單,從原本的四百份增加到四千份,聯盟的盟員也增加不少,同時也為日後的組織網之建立和募款,打下良好的基礎。 1966年全美台獨聯盟第一任主席陳以德搬到俄亥俄後,也逐漸交出台獨運動的棒子。第二任主席由原掌財務的王人紀出任,組織活動的重心分別是在美東的紐約和美西的洛杉磯。1968年全台獨聯盟的信箱由費城遷到紐約總部。 1968年全美台灣獨立聯盟通過決議,將聯盟總部由費城搬到紐約總部,鼓勵盟員同志,到聯合國所在地的紐約及美國首都華府附近就業、定居,以利聯盟向國際社會進軍。此後,聯盟當時的主力幹部張燦鍙、羅福全、蔡同榮、賴文雄、鄭自才、王秋森、許富淵、陳伸夫、洪哲勝、張文棋、王康陸等人在完成學業後,陸續趕到紐約總部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