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太地區情勢的新變化

李明峻
台灣安保協會秘書長

亞洲太平洋地區總人口21億,佔全世界人口30%,若再加上南亞,約佔全世界半數人口。2009年東南亞國協(ASEAN)以及日本、中國、南韓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達12兆美元,佔全球GDP的21.1%,首度超過20%;2010年東亞經濟體GDP增至12.88兆美元,超越歐元區的12.71兆美元。2014年東亞經濟體的GDP將攀升至17.34兆美元,逼近美國的17.41兆美元。由此可知,亞太地區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提昇。

中國崛起原本是對亞太地區是好事,但三十年來中國一直沒有放棄霸權思維,不但連續二十年軍事預算成長都超過二位數,近十年來更積極充實遠洋海軍力量。中國在發展經濟並與週邊國家關係日漸緊密的同時,卻試圖透過軍事影響力,由一個大陸國家逐步擴張成為太平洋到東南亞延至印度洋的海權國家,從而與週邊國家在軍事方面諸多衝突、對峙與緊張。就此而言,以日本、台灣、菲律賓連成的所謂「第一島鏈」,扮演著第一道防波堤的角色。

然而,所謂「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防線是源自於美中等國從東西向角度的思維,對於南北向思維的臺灣與日本而言,並無所謂「第二島鏈」防線的問題。因此,臺灣與日本一定要超越「以美國為中心向東亞構築的雙邊扇形」聯盟的關係,否則中國若突破「第一島鏈」,臺灣與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將被控制。

對於此點,原本在蘇聯解體後一度「漂流」無著的日美同盟,在經過1993-94年北韓核武危機之後,五角大廈1995年2月提出「美國在東亞太平洋地區安全戰略」(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報告(奈伊報告)。報告表明:美國將繼續在東亞地區維持10萬名駐軍,並強調美日同盟是美國東亞戰略之基礎,期待日本對區域以及世界安全做出進一步的貢獻。

緊接著,1995-96年台海危機發生,這讓美國找到美日安保再定義的方向。1996年3月初,柯林頓政府於決定派遣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馳赴臺海周邊部署,並提高對亞太地區的關注。另一方面,美日兩國在1996年於東京簽署《美日共同安全宣言》,並在1997年9月24日修訂《美日安保防衛合作指針》,取代1978年冷戰時期議定的舊指針,以面對亞太安全新形勢。由於新指針重心從「日本有事」擴展到「日本周邊有事」,並將台灣隱含在「美日安保體制」之內,所以引發中國的強烈不滿。

2001年,日本小泉純一郎首相上任即公開表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主軸」。長期以來日本對亞洲的戰略就是以日美同盟為亞洲安全和平的「公共財」(public goods),並不是對任何國家採取敵對關係,但是希望東亞地區能持續維持現狀避免紛爭。在小泉擔任首相期間,中日兩國一直是「政冷經熱」,因為釣魚台、參拜靖國神社、教科書等問題,持續著齟齬的關係,兩國領導人好幾年都沒見面。由於台海軍事平衡日益喪失,中國軍方經常主張可以「採取非和平方式」對付台灣,於是日美在2005年2月雙方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舉行的所謂「二加二會議」中,共同發表美日共同戰略目標,向中國提出「有關台灣海峽的問題,敦促中國應該要經由對話,「和平的方式解決」,不容中國以非和式手段攻取台灣。但中國反而於2005年3月立法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明文主張可以「採取非和平方式」對付台灣,此點讓美日更是提高關切程度。

其後,雙方陸陸續續發生許多齟齬,但由於日本進行政治軟弱期,幾乎是一年換一位首相,再加上2009年採取美中平衡理論的民主黨執政,使得日本對中政策沒有明確方向。一直到2012年9月野田內閣為維持釣魚台的穩定管理,避免日本右派購得釣魚台列嶼,因而啟動釣魚台列嶼「國有化」的程序,結果引發日中緊張的白熱化。

2013年11月23日,中國宣布設立覆蓋大部份東海海域的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ADIZ),要求在區域內航行的航空器得向中國通報飛行計劃,對不配合識別或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採取防禦性緊急處置措施」。由於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與部分日本、部份南韓的防空識別區有重疊,且涵蓋中韓爭議的蘇岩礁和中日爭議的釣魚台列嶼,並緊貼台灣彭佳嶼的上方空域,被認為是對日本及週邊國家形成明顯挑釁。

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日本政府12月11日提出《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軍事預算高達1.5兆新台幣,並將在琉球增加部署20架F-15戰機等;中國解放軍近來則密集在渤海、黃海舉行聯合軍演。2013年12月17日,日本自民黨在總部召開安全保障相關人員會議,審議通過日本政府遞交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14-2018)、新《防衛計劃大綱》、外交及防衛政策指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這三份綱領性的安保計劃其後在同日的內閣會議上做出最終決定。

日本的民主黨認為「美國的影響力雖將日益降低,但其軍事經濟實力今後二、三十年仍將是世界第一。另外,具有壓倒性人口規模的中國不斷擴大軍事力量,其成為經濟超級大國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中國的經濟規模已凌駕日本。在努力繼續維持霸權國家地位的美國,和企圖成為霸權國家的中國的夾縫中,日本如何才能保持政治性經濟性的自立,並且如何才能維護國家利益?」,但自民黨的安倍政權認為就算美國和中國今後將變成兩大霸權國家,但認為日本是處在美國和中國夾縫中的外交認識則明顯是錯誤的,日美兩國是同盟關係,而日中不過是一般的兩國間關係。

如果日本陷入急迫的局勢,美國有保衛日本的義務,而日本則提供許多軍事基地給美國,做為承擔分攤責任的形態,兩國處於共同的安全保障體系中。另一方面,日中兩國則存在重疊海域中間線問題、釣魚台群島領有權問題、歷史認識問題等抱持許多極難解決的懸案。因此,對日本而言,一邊是有同盟的關係,另一邊是存在許多懸案的關係,這種現實使得日本若將中國和美國認為是等距離的「正三角形」關係是非常危險的。現在討論所謂的「正三角形」關係,其在政治走向上即有「離美˙親中」的意涵。

因為憲法,政治和經濟因素,半世紀以來日本確受美日安保架構的保障,美方當然不滿,批評日本搭「便車」(free ride)。日本防衛預算未能大幅提昇固然因為憲法的精神,也因政治上反戰和和平主義勢力的影響,在國內確實有其困難。以往美國曾多次要求日方對本身的安全應付出更多的貢獻,但「共識決」的日本內閣總是讓美方失望和反感。日方最關心的似乎只是經濟,而且是以出口為導向的貿易,因而國際間將日本當成一個只求利潤的大商社(Japan, Inc.)。

美國對日本竭力追求經濟繁榮而未努力(如編列更多防衛預算)強化其本身的防衛及參與國際安全的維護迭有怨言。如1990年伊拉克派兵侵佔科威特,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幫助科威特復國,授權會員國採取強制行動逼退伊拉克軍隊,但日本的海部內閣雖願意分攤維安費用,卻不肯派日本自衛隊參與維護國際和平的軍事行動。為了彌補「不能動武」的缺憾,日本曾大力提供國際經濟援助。日本對聯合國捐獻在1980年代以後即超越美國,成為外援最多的國家,但結果是被譏為「支票外交」。

2009年8月,日本民主黨在國會眾院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由鳩山由紀夫組閣。他所宣示的外交政策對美、日同盟產生相當衝擊:(1)他表示要談判沖繩普天間機場遷移計畫,找出一個將美軍陸戰隊撤離琉球的方案;(2)他要制定一中立和平衡的日本外交政策,少依賴美國,比較傾向中國;(3)推動脫美入亞以亞洲國家為會員國的「亞洲共同體」。鳩山這些激進的政見嚴重傷害日美關係,也引起黨內和日本國內的紛爭和困擾,無法獲得日本民眾和民主黨同志的支持(當時日本民調顯示80%受訪者支持親善日、美關係),導致他不得不在2010年5月下臺,由同黨菅直人接任。

菅內閣在外交政策清楚與鳩山切割,重新擁抱日、美同盟,從菅直人內閣到野田佳彥內閣,日本政府都在修補鳩山對日美關係所造成的損害。但民主黨政府只是努力修補日美關係,對日本在國際上的角色仍是採取消極的策略。即使美國在安全保障方面最重要的對象是中國,而最讓日本苦惱而且將來會越來越困擾的也是中國的軍事大國化。但即使在中國的軍事大國化已成為任誰都一目瞭然的狀況下,但當時日本並沒有想要自立的動向。俄羅斯領導人訪問北方領土、韓國總統訪問竹島等,都是周邊國家看穿日本缺乏想要自立的志向,從而趁機伸張國家利益的行動。然而,當時日本對於這些狀況還是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方案。特別是2010年9月在釣魚台列嶼發生的中國漁船衝撞事件,日本政府、首相官邸的對應更是令人慘不忍睹。在此一事件的過程當中,明白顯示日本欠缺亞太戰略。目前的日本缺乏毅然堅守主權的精神,此點也導致日本外交威嚴或威信(integrity)的喪失。

但由於中國對日態勢日益強硬,特別是釣魚台列島國有化之後,中國的反日情緒急遽升高,這也讓日本民眾對中國日益反感。[i]在民眾的期待下,2012年12月,以安倍為首的自民黨東山再起,在眾議院480席中贏得294席,加上公明黨31席是壓倒性勝利。中國意圖掌握亞洲的霸權企圖,是造成亞洲情勢不穩定的主要原因,這不但導致中日兩國關係持續交惡,連東南亞鄰國也與中國日益緊張,美國提出「亞洲再平衡」策略,希望重整亞洲整體區域和平的穩定狀態。有別於過去的「消極和平主義」,安倍將「基於國際協調主義的積極和平主義」做為安全保障理念的主軸。

因此,安倍內閣除了要大力振興經濟外,還要增加防衛預算,增加自衛隊人員與武力,包括尖端武器系統。面對中國軍力急速擴大,對東海領土主權的主張,和北韓核武和長程飛彈的威脅,安倍認為日本亟須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一般認為,日美共同戰略對中國採取勸阻戰略(dissuasion strategy)並非「圍堵」或「敵對」戰略,但是也必需提升日美對中國軍事抑止力量為後盾。美軍持續加強亞太地區軍事力量,而日本防衛性軍事力量也逐步提升。就是要維持日美同盟為亞洲安全和平的公共財。

單純以軍隊數量而言,日本的確落後很多。日本軍人的數量只有中國的10分之1,戰鬥機數量是中國的5分之1,艦隊的噸位是中國的一半。但是在現代戰爭的關鍵因素,訓練和科技方面,日本超過中國,而且如果發生任何軍事衝突,美國幾乎一定站在日本一邊。雖然中國近年來盡力加快武裝建設,然而美國外交學會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在軍事科技和實力上至少落後美國20年。

另一方面,美軍也在逐步推進亞太地區戰鬥力量的重組,部署亞太地區的艦艇占美軍艦艇數的比重,將從現在的5成增加到2020年的6成,以加強對中國的牽制。美軍還提出以海空軍為核心的長距離打擊「海空一體戰」構想,並為此研發航母無人艦載機和新型巡航導彈。中國在空中加油機和艦艇的綜合運用方面,仍然與美國空軍和航空自衛隊存在較大差距。日、美兩國政府已經確定將在2014年年底前,修改完成《日美防衛合作指標》。預計中國的海洋活動及東海有事時,日美將提高對中國的遏制能力。

同時,日本在國內法上也要為提高對中遏制能力做準備,[ii]因此安倍內閣通過決議解禁集體自衛權。依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主權國家擁有單獨或集體自衛的固有權利。集體自衛權是一種國防概念,即與本國關係密切的國家遭受他國武力攻擊時,無論自身是否受到攻擊,都有用武力進行主動干預和阻止的權利。簡言之,集體自衛權可視為海外出兵或介入他國戰爭的權利,包含進攻作戰的潛在概念。此條款成為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的法律基礎。

過去日本內閣法制局的解釋是:「做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日本,原本就擁有集體自衛權,但因為日本國和平憲法的特殊要求,使得日本沒有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能力。」,對於「集體自衛權」持高度保留態度。然而,日本安倍政府透過內閣決議於7月1日宣布解禁集體自衛權,這是日本自二次大戰後一個劃時代的重大決定,讓日本由原先專守防衛的角色轉變為可協同進攻作戰的概念,勢必對整個亞洲情勢產生重大的影響,台灣在亞洲的地位就更顯重要。日美同盟是維護亞洲安全保障的公共財,台日關係位於日美同盟關係的延長線上,安倍政府宣布解禁集體自衛權,不但是日本對整個亞洲和平的能有作為,日後也將對台灣及台海安全保障產生正面的效果。

然而,日本安倍首相解禁集體自衛權,整個亞洲情勢產生這麼大的變化,但馬政府一昧採取傾中政策,對於台灣將面臨的嚴峻情況完全無感,這樣對國家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若政府對此不能提出具體的外交政策,台灣未來將更加岌岌可危。台灣應該站在台灣人民的角度,更加清楚自己的戰略目標及地位,提出屬於台灣的看法與立場,強化未來台灣與日本是和平與民主價值的夥伴關係,共同維護亞洲區域的和平及民主,並堅持對其他國家不得使用非和平外交策略的信念,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和平、安全。


[i] 據日本NHK的民意調查,1978年日本一般民眾有62%對中國抱有好感,對中國沒有好感的為25%;2001年同樣NHK的民意調查顯示,日本一般民眾有47%對中國抱有好感, 而對中國沒有好感的為48%,對中國沒有好感的日本人已經超過對中國有好感的日本人。目前則更有超過80%的日本人對中國沒有好感。但中國在2001年的民意調查顯示,中國一般民眾只有17%對日本有好感,而對日本沒有好感的達72%。90%的中國人不知道日本曾經多次對中國提供援助。

[ii] 安倍先於2013年2月恢復「安保法制懇談會」,同時成立「關於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專家會議」,6月向國會提交設立國家安全會議(NSC)法案,並經國會審議通過,接著於9月設立「關於安全保障與防衛力懇談會」,準備制定「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和《新防衛大綱》。2014年1月7日,安倍政府宣布正式啟動國家安全保障局,7月1日以內閣決議修改過去的憲法解釋,宣布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表明將為世界和平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