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31日《台灣公論報》創刊,是台獨聯盟的機關報,自勉為「海外台灣人的報紙」,由羅福全擔任發行人,洪哲勝擔任社長。取代機關報《台獨月刊》改為每周發行二次。 這份報紙是「百分之百站在台灣人的立場,為海外台灣人發聲」的刊物。
1982年由蔡同榮、彭明敏、王桂榮、陳唐山等人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首任會長為蔡同榮「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 主要任務是對美國參眾兩院展開聯繫遊說工作,拓展美國國會與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發展基本人權的關注。
康寧祥、尤清、黃煌雄、張德銘訪美是台灣黨外人士首次集體到美國訪問。除了各地同鄉會的公開行程,經由海外同鄉的安排得以到華府拜會甘迺迪、裴爾、葛林、索拉茲、李奇及海德等參眾議員,並與何志文、席格等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交換意見。他們感謝海外台灣人長期經營累積的成果,台灣的聲音已受到美國的重視。
1982 年發生於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海報事件」,是影響日後美國台灣留學生形成一股強大力量的主因之一。
羅福全在美國國會參議院就台灣前途作證,證詞列入國會紀錄。這是台灣人首度在美國國會表達台灣獨立的意願。
1984 年,台灣戒嚴令施行 35 週年,海外台灣人於華府國會山莊前舉行絕食抗議,支援美麗島受難人,抗議長期戒嚴。517 行動開始,519 掀起高潮,加入絕食行動包括施明雄、何神父、許瑞峯、張丁蘭、羅福全,還有陳唐山、蔡同榮、李界木等
於NY北美事務協調處前遊行抗議,要求廢除戒嚴令。
1987 年終於解除戒嚴,但國民黨意圖另訂國安法限制台灣人民基本權利,海外鄉親則再發起反國安法大遊行。
許世楷主席提出四大工作重點: (1) 島內獨立運動公開化 (2)海外返鄉運動普遍化 (3)推進第三世界外交 (4) 成立建國委員會。
1987年10月14日,時任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被邀請到國務院演講的台灣人。張燦鍙以「台灣:舊的神話與新的現實」 〈Taiwan:Old Myths and New Realities〉為題發表演說。
聯盟號召多位幹部的夫人組成娘子軍成功闖關回台參加世台會年會,有張燦鍙的夫人張丁蘭與羅福全的夫人毛清芬、蔡正隆的夫人葉明霞、劉真真,以及聯盟中央委員莊秋雄、公論報社長吳信志等人,都以改名的護照,訴求返鄉基本人權,並且公開參加活動,後來他們都遭到驅逐出境。
第15屆世台會在新店舉行年會,回台參加的海外同鄉有112名。年會主題訂為「台灣人生命尊嚴的再生」。世台會會長李憲榮表示世台會排除國民黨的多方阻撓,得以首度返台舉行年會,證明海外推行的「返鄉運動」具體行動化,促成海外台灣人全面自由返鄉的基本權利。 李憲榮會長與多名世台會理事仍被國民黨拒絕於家鄉之外。年僅28歲的世台會秘書長羅益世「翻牆」回家參加年會並公開參加8/21台北市舉辦的「聲援海外台灣人返鄉」大遊行的演講。
台灣是我的故鄉,我們要回去,這是我們的權利, 我將以我的生命爭取這個權利。 ——陳翠玉 陳翠玉是台灣現代護理教育的創立者,1988為了突破黑名單封鎖,走遍美、加等國都拿不到簽證,抱病繞了半個地球,終於在新加坡獲得簽證。因長途奔波疲勞過度。 8/19陳翠玉在台大醫院逝世,寫下了令人感傷「為返鄉而犧牲」的黑名單故事。
1988 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自由時代週刊》刊登了臺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許世楷所撰寫的《臺灣共和國憲法草案》,12月底,便因該草案主張分裂國土而遭查禁;鄭南榕被以涉嫌叛亂偵辦。但是他認為這是言論自由的範疇,因此無法接受因為刊登《臺灣共和國憲法草案》而被指控涉嫌叛亂。高等法院檢察署以叛亂罪嫌要求鄭南榕出庭,由於對國民黨打壓言論自由感到不滿,因此鄭南榕拒絕出庭。 1月27日時他宣布將自囚於時代雜誌社,並公然嗆聲:「國民黨不能逮捕到我,只能夠抓到我的屍體。」 4月7日鄭南榕以最激烈的方式自焚殉國。
台灣基金會成立「台灣國關中心」,由蔡武雄擔任會長,積極展開台獨外交。
8/10-13,第16屆世台會年會在高雄市舉行,海外黑名單「榜上有名」的世台會會長李憲榮、副會長蔡銘祿與台獨聯盟中委蔡正隆紛紛偷渡闖關回台出現在會場,並在高雄市與鄉親一起參與抗議黑名單示威大遊行,要求廢除黑名單,受到高雄鄉親熱烈歡迎,這是世台會在台灣島內最具震撼效果的一次行動。
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郭倍宏,潛返台灣,到處公開活動,挑戰國民黨政權治安機關,約一個月後才出國,國民黨政權的威信掃地。當時行政院長郝柏村發出12張通緝令拘票,懸賞金額高達220萬元,並出動上千軍警荷槍實彈全台追捕這位「欽命要犯」。
8 月 25 至 26 日,台灣建國委員會在洛杉磯舉行「台灣政局討論會」。島內應邀參加的有江鵬堅、黃爾璇、吳乃仁、顏錦福等人(黃爾璇報告「從革命過程看台灣反對運動」),張燦鍙以「變化中的世界新局和台灣建國運動」作專題報告。 會中提議島內成立獨派整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