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共和國雜誌
  3. 第 17 期
  4. 反對統合論 慕尼黑事件殷鑑不遠

2001/01

共和國雜誌第17期

有信心 始有勇氣(上)
總統的執政聯盟與憲政體制(下)
元旦咱的聯盟旗確實飄搖佇咱的天空
想再聽見你的笑聲
他留下了巨大的「腳步」
江鵬堅吾兄,天堂再見了!
悼念江前主席鵬堅兄
懷念江鵬堅先生
日本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國家,但是過於自我虐待
專訪駐日代表羅福全 安全利益 台日關係共同基礎
國際人權研討會──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國際人權研討會──由第三人權看台、中關係
國際人權研討會──台灣主權與台灣人權
反對統合論 慕尼黑事件殷鑑不遠
台日關係變成怎麼樣了

反對統合論 慕尼黑事件殷鑑不遠

施正鋒◎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發言

陳水扁總統過年前提及「統合論」,努力整合內部中國政策的基調,嘗試建構台、中關係的新架構。我們以為,陳總統凝聚共識的苦心應該加以肯定,然而,由於陳總統對於統合的內涵並未加以闡述,民進黨本身又眾說紛紜,在政治人物各自表述的情況下,令人擔心統合的結果是否就是走向統一。

如果陳總統所謂的統合是指國際關係理論上的integration的話,一般的了解是國與國之間結合的過程,逐漸將國家主權讓渡出去。具體而言,統合至少有經濟整合、政治結合、以及安全共同體三個面向;終極而言,如果成員國有相同的民族認同 (national identity),那就是要合併為一國。

雖然陳總統在其他場合表示心儀的統合是指「歐盟模式」,卻未明確表示要將台灣帶到何種境界。眾所週知,即使在歐盟的成員國之中,對於歐盟的發展有各種不同的期待,有些國家希望能停留在功能上的協調,譬如說經濟共同市場、或是在國防、外交的協商,也就是邦聯 (confederation) 的形式,當然,也有國家希望至少能朝聯邦國家 (federation) 發展。

或許有人以為,統合論只是為了迎合所謂的「一個中國」咒語所作的包裝,不用當真,而邦聯的安排或可逼中國承認台灣主權獨立,然而,中國豈是三歲小孩,可以任人欺哄?如果與中國的經濟整合只是為了拋棄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為了合理化三通的開放,統合論就是「機會主義」般的短線操作;如果與中國的政治整合是為了台海和平,統合論就是「綏靖主義」般的討饒。

我們反對與中國作任何形式的統合,即使是歐盟式的邦聯,因為邦聯宛如國與國之間的試婚行為,不免會讓國際社會務以為台灣人內心渴望統一,又如何寄望他國支持台灣獨立?盼望陳總統記取慕尼黑事件的教訓,軟土只會任人深耕,不要當張伯倫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