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中國、美國──『江八點』與『台灣關係法』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江澤民的舊唱盤
每年到了舊曆除夕左右,中國領導者照例要發表對台灣的談話,彷彿是音槽磨損的舊唱盤。今年則是將老歌用CD重新灌過,只不過,還是沒有身歷聲的效果。特別是在台灣舉國陷入彩券的瘋狂之際,內閣改組的連續劇還在上演,似乎是虛應故事一番,並不期待台灣會有嚴肅的回應。

在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以及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的江八點七週年談話中,除了老生常談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以及硬拗的所謂「九二共識」,一貫把台灣當作像香港、澳門一樣,也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倒也加了一些新的成分,特別是,雖然並未指名道姓,不得不體認到陳水扁上台以來,由行政權的控制逐漸擴及國會多數的現實。

我們也注意到,相較於先前對於台灣獨立的強硬定義,也就是住張保持現狀、不願意談判的人都是台獨,此回改採負面列舉的方式,也就是台灣人要求當家做主不能算是台獨,同時也對民進黨心戰喊話,只要廢除『台獨黨綱』,就不算是台獨。由此可見,中國對於多少台灣的住民反對統一,心理約略有個譜,要不然,連國民黨、親民黨都要列為獨派。

在企圖縮小打擊對象的同時,中國對於民進黨內部的多元化立場,似乎已經稍有知覺,看來是要刻意區隔民進黨與執政當局,也就是要拉攏謝長廷、打擊陳水扁,只不過,長扁的中國政策原本不分軒輊,而任何被中國沾到的政治人物就是票房毒藥、被外敵威脅打擊的人反而會被肯定。其實,當陳水扁的人馬進駐民進黨中央,分化的手段就行不通了。

甚至於,民進黨膽敢背離本土的路線,恐怕政黨體系馬上變動。在盲人摸象中,胡錢的遣詞稍有調整為台灣民眾比較熟悉的用字,只不過,看來比較像是《中央日報》思維,譬如「挑動省籍矛盾、製造社會紛爭」等等,恐怕只會害到立場相近的國民黨,更不用說想要贏到台灣百姓的心。對岸的台灣通,對於台灣人在想甚麼,恐怕還真要更加努力一番。

當然,文化認同是此回訴求的重點,也就是以原生的本質主義來看台灣人的意識,將中國視為母體、或是核心。其實,這是集體認同如何產生的議題,而非血緣、或是文化來源的羈絆。中國並不了解,如果將所謂的中華文化認知為漢人文化的話,只能算是台灣多元文化的成分之一而已。

從滿清、日本、到國民黨,台灣人不只不想專制統治,也不想被外來政權統治,包括中國,那麼,中國的領導者所謂尊重台灣人的權益,是否也包括民族自決權?也就是說,是否願尊重台灣人渴望有自己的國家的渴望?中國又如何保證,台灣人被宰制、殖民的歷史不會重演?

台美關係的新紀元
戰後以來,美國一直是台灣人最佳友人,除了提供國家安全的保障、經濟發展的挹注,更在追求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提攜,特別是在台灣兩次總統直選的過程中,美國都派遣艦艇前來義助,讓我們心存感激。

當然,在冷戰時期,美國為了「聯中制俄」,與中國先後簽訂了包括『上海公報』在內的所謂三大公報。美國在三大公報雖然「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卻只願「認知」(acknowledge) 中國所宣稱的「中國只有一個,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是美國心目中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one China policy),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大相逕庭。

大體而言,在這樣「戰略清楚、戰術模糊」的外交作法下,美國對於中國對台灣主權歸屬不置可否,至多是在『上海公報』中巧妙地「認知」(acknowledge) 到:「台灣海峽兩岸的所有中國人都主張,中國只有一個,而且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這裡的玄機是要讓台灣人自己去決定:如果台灣人自我認定不是中國人,那台灣當然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在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對於變動國際體系結構尚在摸索,或許因此有擦槍走火的「三不」。現任總統布希則對於領導世界政經秩序信心十足,特別是在以亞太為中心的全球戰略中,對於中國不卑不亢,除了不願意再提過時的三大公報,更是一再主動對於台灣表示友好。

在短短幾天內,布希總統在亞洲之行前向美國人廣播,公開將台灣與加拿大、澳洲、以及紐西蘭並列為「好朋友」(good friends),又在日本國會演講時提及對台灣的「承諾」(commitment),在中國清華大學的演講、以及與江澤民的共同記者會上,一再強調根據『台灣關係法』來幫助台灣防衛自己,都在在讓長期被中國孤立的台灣人民心存感激。

我們也看到,布希總統堅定地以「和平解決」(peaceful settlement、peaceful resolution) 來回應中國的「和平統一」(peaceful unification)。同時,他也提及希望台、中進行「和平對話」(peaceful dialogue),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架構下是否有復談的誘因。

我們主張,在追求和平的普世價值下,在對等、平行的原則下,台、中兩國應該朝關係正常化來走向,中國不應為復談作任何設限。我們也呼籲美國友人能強化『台灣關係法』的落實,甚至於作必要的更新。最後,我們更熱切期待國人能深思自己的國家認同,也就是說,唯有我們願意相信「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之際,國際社會才有可能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