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齡儀◎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
2002年1月27,日本左派學者在東京的市民中心舉辦了一場「戰後日本的台灣問題」研討會,司會者富山一郎以年輕學者森宣雄的新作「連鎖台灣/日本的殖民地主義」為引言,邀請人權活動家三宅清子、松永正義、太田昌國、駒入武等左派代表進行演說,並破天荒地邀請了主張台灣獨立的在日台灣同鄉會林建良會長發表演講。這是戰後台獨派與日本左派的首次對話。
日本左派原本以追求自由、反体制、重視人權為訴求,這些主張和台獨派的信仰極為相似。當初在國民党極權統治之下,率先反對党國体制、提倡建立公義人權、自由開放社會的便是台獨人士。
然而,戰後的日本左派受到非戰思想的影響,反對國家擁有自己的軍隊,並且過度美化了中國的社會主義路線,完全無視中國擴張軍備、獨裁高壓的作風正與左派的基本精神相違背,這種親中一面倒的盲目崇拜當然與台獨人士的理念背道而馳。反觀日本保守派與台獨交好的原因正是基於彼此具有共同的信念,雙方皆認為「備戰是為了避戰」,為了遏止中國霸權侵略,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日台皆必須保持高度的危機意識並強化與美國的合作關係。「當『周邊有事』時,日本亦不能置見度外」便是日本保守派的主張,也是台灣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助力。
日本左派一向以中國觀點來檢視台灣,將台灣問題放在中國的架構下研究。然而,強調台灣國家主体意識的李登輝和陳水扁兩人受到主流民意的肯定當選總統,以及去年年底的改選中,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党成為國會最大党的事實,想必帶給左派學者很大的衝擊,也是促使他們願意與在日台獨派進行對話的原因。事實上,參與這場研討會的左派學者雖然對台灣保有一定程度的關心,但仍普遍缺乏掌握台灣真實狀況的能力。他們坦承,對於台灣的認識主要是透過相關書籍的閱讀,在聽了林建良會長「迎向新時代之日台關係」的演說後受到相當大的挑戰。林氏在演講中語氣堅定地指出,隨著世代交替和政權移轉,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將更加明確,也將以更嚴格的眼光審視對日外交。台灣沒有權利干涉美日同盟的締結與否,但不論今後日本採取什麼政策,「拒絕中國統一、建立新而獨立台灣國」的目標絕不改變。主辦人森宣雄表示,雖然彼此仍未找到交集,但是透過首次的對話將有助於雙方的相互理解,對於研究台灣問題的左派學者而言亦具有實質的功效。
「對話」是文明人類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雙方本著平等尊重的態度,以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為前提進行訊息的交換和解讀。俗話說:「真理愈辯愈明」,往往就在一來一往的對答中釐清了盲點、找出了真相。此次的研討會是一個良性對話的開始,日本左派展現了重新認識台灣的誠意,而在日台獨派也頗具「深入虎穴」的勇氣,期待未來雙方仍能繼續保持對話的機制,共同尋求符合日台人民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