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方興未艾的亞齊分離主義運動

2000/01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台灣意識的探索(下)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
生命的樂園巴布亞人的悲歌
方興未艾的亞齊分離主義運動
黃爾璇版「政黨法草案」
明確區分「台獨」和「國獨」 台灣人民應該支持柯林頓的「三不」
台灣在國際政治上的奮戰 現在正是確立台灣是獨立國家的好時機
「季辛吉提案」既不正當又不合理 請正視現實,傾聽台灣人民的心聲吧!
我加入台獨運動及被強制遣回經過
獨立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尚須努力
由「中華民國留日同學會」 到「在日台灣學生聯誼會」
從費城踏出的第一步
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方向、目標、做法

方興未艾的亞齊分離主義運動

張葆源◎台灣憲政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東帝汶離去後,印尼這個擁有1,7000個島嶼的國家依然動盪不安,包括伊利安查亞、摩鹿加、亞齊等省份不斷發生暴動,相繼要求獨立,這種嚴峻的政治情勢不僅深刻地考驗著甫上任的瓦希德(Abdurahman Wahid)總統,更預示了印尼正踟躇在變革之途或趨於崩解的關卡。

在這一波獨立浪潮中,亞齊(Aceh,或稱Acheh,Atjeh,Achin)是印尼群島中最早接觸回教文明的據點,屬於比較特殊的區域。其地理位置在蘇門答臘島的西北端,北方面臨麻六甲海峽,西方為印度洋,距離雅加達一千七百五十公里。在行政區域上與南方的北蘇門答臘省接壤,面積五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四百萬,首府為班達亞齊(Banda-Aceh)。

■獨特的歷史地位

雖然地處印尼群島的最西端,但亞齊絕非文化的邊陲地帶。在擁有八成五回教人口的印尼,亞齊不論在歷史上或文化上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窗口角色,它不僅是回教信仰輸入印尼群島的媒介,甚至現今印尼文字的母體也是亞齊人借用阿拉伯文字所創造的。

亞齊通常被稱為「亞齊特別領土」(The Special Territory of Aceh),印尼政府承認它在宗教、教育和文化上擁有自治地位。宗教上,亞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亞齊人接受回教信仰始於七世紀與八世紀之間,第一個回教王國波臘(Perlak)建立於西元804年,國祚大約延續了一百年。直到今天,亞齊人仍然信奉回教,其回教信徒高達98.11%,其他宗教信仰的比例甚低(基督教1.32%、天主教0.16%、印度教0.02%、佛教0.37%),在印尼並被視為「麥加的前廊」(Mecca’s front verandah)。

繼波臘王國之後,還有薩姆代拉.巴賽(Samudera Pasai,1042)、塔米亞(Tamiah,1184)、亞齊(Aceh,1205)、達魯沙蘭(Darussalam,1511)等王國。1511年,葡萄牙人奪取麻六甲,當時許多亞洲和阿拉伯商人迴避航經麻六甲海峽,轉而進入亞齊港口,亞齊開始掌握蘇門答臘島北部的貿易和政治的支配權,其勢力在1610年和1640年間達到巔峰。

亞齊勢力中衰始於伊斯坎達.塔尼蘇丹(Sultan Iskandar Thani,1641)去世,肇因則為荷蘭與英國互奪支配權,兩國最後簽署倫敦條約(The London Treaty,1824),由荷蘭取得蘇門答臘的領有權。不過,荷蘭為了征服英勇抵抗的亞齊人卻付出慘痛代價,「亞齊戰爭」(The Aceh War)斷斷續續從1873年延續到1942年,讓荷蘭軍隊犧牲一萬條的寶貴生命,費了千辛萬苦才將控制權延伸到亞齊,卻馬上淪入日軍之手。

直到二十世紀末葉,亞齊地區擁有獨立回教國君主地位已有五百年的歷史,它不僅在宗教、文化上扮演重要角色,更是印尼獨立戰爭繼絕存亡的根據地,在1945年到1949年對抗荷蘭的獨立運動期間,印尼各地都遭受荷蘭的再度侵略,唯獨亞齊未被併吞,成為印尼承續獨立運動的基地。亞齊在印尼歷史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觸發分離主義的因素

亞齊可說是印尼最忠誠的回教地區,同時也是印尼在一九四五年從日本佔領者手中取回的第一塊領土,在印尼歷史上有其象徵意義。大體而言,以亞齊的回教屬性,應不致於和雅加達政府爆發嚴重衝突,不過當地叛軍多年來為了爭取獨立而奮戰不懈,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有五千人在戰亂和屠殺中喪命,究竟何以致之?

1950年,亞齊人猛然發現他們在印尼領導人的心目中儼然是被忽略的棄民,其憤怒隨著亞齊省級地位的摘除而與日俱增。1953年9月,亞齊首度發生暴動,1950年代末期,雅加達當局致力與亞齊修好,1959年,亞齊獲得特別領土的地位,印尼政府承認它在宗教和教育事務上的自治權。

曾幾何時,亞齊人再度驚覺以爪哇人為主體的雅加達當局持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剝削他們豐富的資源。亞齊是印尼物產最富饒的省份之一,它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廣大的原始森林,這兩項資源提供印尼主要的出口;此外,肥料、水泥、鋸木、棕櫚油、咖啡、藤、橡膠、紙等產品也提供了三十億美金的出口值,但雅加達政府對亞齊的回饋卻少得可憐。尤有甚者,在蘇哈托的遷徙政策下,大批的印尼人不斷從人口密度過高的爪哇島徙往亞齊定居,該政策更種下亞齊人深沉的怨懟。

財政上,亞齊對於中央政府捐輸良多,當地物產是國庫的重要支柱,印尼獨立之初向外採購的飛機也是亞齊人集資捐贈,種種事證顯示,亞齊人本來對於印尼政府確實忠心不貳,然而這份向心力早在印尼政府資源分配不均的政策下銷蝕怠盡。亞齊在蘇哈托政權高喊經濟效率優先的口號下一再受到忽視,印尼政府在封閉亞齊自由港之餘,連鐵路建設都予以廢棄,終於引發亞齊人的熊熊怒火,成為獨立運動的導火線。

1977年,由商人哈山迪狄托(Hasan di Tiro)領導的分離主義團體──「自由亞齊」(Aceh Merdeka ,The Free Aceh)宣布亞齊獨立。不過,該運動卻引來印尼政府的強硬鎮壓,幾位獨立運動領導人慘遭殺害,多人被迫流亡瑞典。二十多年來,雅加達當局對於獨立運動一直採取強力壓制的態度,軍人侵害人權的事件層出不窮,該現象又對亞齊人的感情造成二度傷害。

■瓦希德的難題

亞齊和印尼大部份地區具有宗教和文化的同質性,但獨立運動人士強調印尼雖然擁有85%的回教人口,但還不是一個純粹的伊斯蘭國度,從而亞齊人要求建立一個徹底實施回教律法的新國家。除此之外,他們更提出「亞齊民族」的說法,強調亞齊人是由莫巴拉、美拉尼西亞、馬來人所組成,本來就與爪哇人是不同種族,試圖在同質性甚高的宗教、文化質素中尋索彼此間的差異性,以作為亞齊獨立運動的基礎。

不可諱言,亞齊獨立運動的蓬勃確實是受到東帝汶獨立的鼓舞,且瓦希德上任之初,原本也有意接受亞齊人民的自由選擇,但在國內龐大的壓力下,其態度漸趨軟化,迄出訪獲得各國支持其維護領土完整的表態後,更轉趨反對亞齊獨立的強硬姿態。囿於這種內外情勢,亞齊人要尋求東帝汶模式的獨立,可能倍加困難。

像印尼這種複數民族、語言、文化的島國,各地的分離獨立問題就如同一個個的死結,可能愈纏愈緊,進而綁死中央政府。雅加達當局在東帝汶分離之後雖已體會其嚴重性,但處理方式卻還是擺脫不了「鎮壓」這種累積民怨的手段。

在當前幾個要求獨立的省份中,亞齊的問題較為急迫,瓦希德若能妥善處理,當能順利化解印尼陷入分崩離析的窘迫局面,從而亞齊便成為雅加達政治菁英首須解開的第一個死結。

獨立聲浪持續高漲,印尼政府總得想辦法平息亞齊人的怒火,加上在兼顧中央政府的顏面和維護各省安定的雙重考量下,似乎捨公民投票已別無他途。問題是,在亞齊獨立運動團體的堅持下,雅加達當局又將如何把「獨立」項目從公民投票的選項中去除掉,這顯然又是一大難題。

況且,印尼各地要求分離獨立的聲音此起彼落,除亞齊之外,還有伊利安、里奧、南蘇拉威西、東加里曼丹、西斯馬托拉等地區,從中央政府的角度觀之,若僅賦予亞齊更高的自治地位,勢將引發其他省份的不滿,根本無助於印尼的政治穩定。

■接受高度自治或誓死追求獨立

假設亞齊人願意接受刪除獨立選項的公投,則亞齊可能在既有的宗教、教育事務之外,取得治安、財政和部份司法權等大幅自治權限,其結果或許可能促使印尼逐步走向聯邦制。從而,實施聯邦制遂成為部份人士眼中的解套工具。

然而,印尼政治菁英之間的歧見甚深,單一共和制維持派與聯邦制促進派仍然勢如水火,對於聯邦促進派來說,若能藉由亞齊公投導入聯邦制,將可順勢改革印尼政體,但最大反對黨–民主鬥爭黨則持強烈反對意見。

對於聯邦制,印尼當局還必須考慮軍方所能容忍的範圍。如果印尼政體改變成聯邦制,中央政府還是無法創造安定局面,各地獨立運動依然風起雲湧,則軍方就有了出兵鎮壓的藉口,並可能祭出維護國家統一的大纛,追究中央政府的責任,屆時整個印尼群島陷入動盪的局面恐將演變成全亞洲,甚至是全世界必須共同承擔的後果。所以,瓦希德政府究應如何處理亞齊問題,確實相當棘手。

相對的,亞齊人若接受高度自治,主張獨立的武裝勢力在聯邦制之下,也必須承認中央派駐各地維護治安的組織,獨立派勢將放下武器。不過,自由亞齊運動的游擊隊司令夏飛已表明:不再相信爪哇侵略者的謊言,亞齊人在於追求一個純粹伊斯蘭國度的「亞齊國」,亞齊人的選擇只有兩種,獨立或戰死。

看來,亞齊獨立運動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亞齊獨立運動大事記】

1976年12月 4日 哈山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成立「自由亞齊運動」,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回教國家。
1990年 7月10日 NLFAS(The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Aceh Sumatra) 組織宣稱:「我們將把伊斯蘭國家從印尼爪哇人的手中解放出來。」
1990年 7月11日 蘇哈托增派軍隊赴亞齊處理暴動,亞齊省長Ibrahim Hasan引述蘇哈托的話指出,印尼政府將致力解決經濟不平等的問題,並培植當地工業,創造就業機會。
1990年 8月 6日 亞齊省長Ibrahim Hasan要求亞齊人懸掛印尼國旗以示忠誠。
1990年 8月11日 人權團體指控在亞齊一處村落的坑洞中所發現的兩百具腐屍是印尼軍隊犯下的暴行,但軍方拒絕為此負責。
1991年 5月15日 印尼軍人公然射殺亞齊獨立運動人士。
1992年 8月28日 一位尋求政治庇護的亞齊人指稱他與另五名獨立運動人士遭受印尼軍人刑求。
1993年 7月26日 人權團體指控印尼軍人殺害兩名獨立運動人士,並造成八人受傷。
1994年 2月 美國政府1993年人權報告指出,印尼監獄虐待亞齊政治犯之情形至為普遍。
1994年 4月16日 印尼軍隊在班達亞齊當街射殺一名獨立運動人士,軍方指揮官指稱該名獨立運動人士曾兩度派遣多名亞齊人至利比亞接受軍事訓練。
1994年 7月30日 印尼政府提高包括亞齊在內等九個省份的最低工資標準,亞齊勞工團體則反駁該措施根本無法滿足亞齊人民的每日最低基本需求。
1994年12月13日 人權團體指出,1990年以來,已有四百名亞齊人死於印尼軍隊之手。
1995年 1月24日 印尼回教領袖之一的Tenku Banta Kiah被法院判處二十年有期徒刑,罪名為參加亞齊獨立運動。
1995年 1月31日 兩名亞齊獨立運動人士因密謀分離亞齊,分別被判處十五年和九年有期徒刑。
1995年 2月 1日 兩名亞齊獨立運動人士被判處十五年和六年有期徒刑。
1995年 6月21日 包括反抗軍領袖Rawang Rasyid 在內的六名亞齊獨立運動人士被印尼軍隊射殺。
1999年 7月23日 印尼士兵被控在亞齊省西部的勿洞亞杜村射殺五十一名手無寸鐵的平民。
1999年10月23日 新任總統瓦希德表示,印尼騷動省份棘手的宗教衝突和分離獨立問題,將交由副總統梅嘉娃蒂負責。
1999年11月 1日 瓦希德下令要求軍方縮減亞齊駐軍規模,並指示偵辦若干有關當地駐軍被控侵犯人權的事件(謀殺、刑求與強暴)。亞齊的社群領袖與「自由亞齊」分離主義運動游擊隊則要求當局展開全面調查。
1999年11月 2日 五千多名支持亞齊獨立運動的人士,舉行示威遊行,要求當局舉辦亞齊省住民自決公投,示威群眾因未能迫使一名軍官降下西亞齊地區軍方總部懸掛的印尼國旗,一度欲強行進入軍方總部,遭駐軍開槍制止,造成十九人受傷。
1999年11月 3日 印尼新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維多多表示,軍方不會再繼續尋求以軍事手段終結亞齊省的武裝分離主義運動。印尼並將縮減派駐亞齊省部隊的規模。
1999年11月 4日 五萬名亞齊人在西格利市舉行示威遊行,該省議員更赴雅加達,向政府遞交最後通牒,要求在一個月內同意讓亞齊舉行自治公投。瓦希德強調支持亞齊舉行公投,但政府不會倉促行事。
1999年11月 8日 由學生、非政府組織、分離團體「自由亞齊運動」發起,近百萬亞齊省民在省會班達亞齊進行爭取獨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要求中央政府就亞齊獨立一事舉行類似東帝汶的公投。示威人士表示,如果無法達成公投的願望,他們將不惜發動聖戰。
1999年11月 9日 瓦希德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表示,他支持亟欲脫離印尼自立的亞齊舉行獨立公投,並願意接受公投的結果。
1999年11月10日 印尼國會議長譚遵指出,所有國會成員都反對亞齊進行公民投票。印尼人民協商會議(最高立法機構)議長瑞斯也表示,如果亞齊分離出去而獨立的話,整個印尼將會走向分崩離析的道路。
1999年11月13日 亞齊人出身的印尼人權部長哈斯巴拉訪問亞齊,希望降低當地日漸高漲的分離主義情緒。另外,包括亞齊省長三蘇汀在內,亞齊省民已正式簽署要求自決的請願書,向中央爭取自決公投。
1999年11月16日 正在日本訪問的瓦希德提出時間表,計畫讓亞齊在七個月內舉行公民投票,決定其與印尼的關係。「自由亞齊運動」發言人阿布哈迪則說:「公投不干我們的事,我們唯一的目標是獨立。」
1999年11月22日 亞齊再度爆發軍民衝突,四名民眾遭軍方射殺。另外,亞齊省支持自治公投及堅決反對公投的兩名領袖都一致拒絕瓦希德所提的自治公投項目。
1999年11月24日 由前總統哈比比指示設立的二十七人「亞齊暴力獨立調查委員會」在調查報告中指出,多位高級將領自一九八九年開始軍事鎮壓亞齊省期間,曾下令軍隊犯下「戰爭罪行」,報告敦促政府傳喚前總統蘇哈托及數名軍事將領,並立即起訴數百名侵害亞齊人權的軍人,否則即有面臨全面內戰之虞。
1999年11月25日 政治安全協調部長威蘭多(前武裝部隊總司令)在國會答詢時否認曾下令以暴力鎮壓亞齊分離運動份子。
1999年11月26日 印尼副總統梅嘉娃蒂表示,任何有關亞齊省未來的問題,應由全國人民決定。
1999年11月28日 東協十國高峰會達成共識,其中一項:東協重申完全尊重印尼,以及所有會員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東協支持印尼總統瓦希德和平解決亞齊省局勢的努力。
1999年11月29日 數百名在爪哇就學的亞齊學生聚集在國會大廈前,要求公民投票,學生指控印尼軍人在亞齊進行「種族屠殺」,並呼籲犯下違反人權罪的人應送交司法公斷。不過,刻於馬尼拉參加東協高峰會的瓦希德則違反先前聲明,改稱:「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印尼領土完整」。
1999年12月 2日 「亞齊人民整合團結組織」(SIRA)協調員納澤爾指出,若瓦希德不將獨立選項列於公民投票中,他們將自行舉辦公投。
1999年12月 3日 右翼組織「關切亞齊人權論壇」領袖諾丁說:「唯一可以治癒亞齊人民傷口的,就是政府舉行一次有兩種選擇的公民投票,獨立或是聯邦。」
1999年12月 4日 亞齊慶祝獨立運動二十三週年紀念,獨立組織「自由亞齊運動」領袖哈山發表聲明,呼籲民眾準備對印尼發動全面戰爭以爭取獨立。亞齊東部村落則發生印尼軍隊射傷示威者事件。
1999年12月 6日 印尼軍方宣稱已逮捕五名涉嫌向亞齊獨立運動人士開槍的士兵,這五人被控於「自由亞齊運動」支持者舉行獨立運動二十三週年紀念活動期間,在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西北的希里城,鼓動其他士兵向獨派示威群眾開槍,造成十多人受傷。
1999年12月 8日 瓦希德針對亞齊問題發表迄今最嚴厲聲明,指出「亞齊是我國領土的一部份,任何使亞齊脫離印尼的企圖都是無法容忍的行為。」
1999年12月21日 一輛滿載將調防的機動警察部隊車輛,於班達亞齊附近遭到亞齊獨立運動武裝份子襲擊,造成至少三名警察喪生和三人受傷。
1999年12月23日 亞齊獨立運動組織宣布,將於明年一月回教開齋節過後的第一個星期,拿起武器對抗印尼軍隊。印尼內政部長索迪爾加說,亞齊叛軍正從鄰國馬來西亞走私武器對付政府。
1999年12月24日 「印尼新聞報」引述雅加達警方發言人的話報導,軍警部隊將於明年回教開齋節過後,展開掃蕩行動,以剷除亞齊省分離主義運動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