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樂園巴布亞人的悲歌

陳鴻達◎台灣憲政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在南太平洋上有個新幾內亞島,她是世界第二大島,也是生命物種的樂園。她有茂密的熱帶森林,也也高達五千多公尺的高山,山頂終年積雪,因此它是全球生物物種種類最密集的地方,物種的數量也僅次於亞馬遜河流域。此外在種族語言上也同樣豐富,根據語言學家的統計,這個島上有超過一千種以上的語言。因此這個島可說是生命的基因庫,甚至是生命的樂園。

  幾萬年來,巴布亞人與世無爭的活在這個島上,雖然西方的殖民者認為他們是石器時代的人,但那又何妨。十六世紀後,新幾內亞被英國、德國、荷蘭瓜分。西半部為荷蘭人的勢力範圍,又稱為西新幾內亞或西伊利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尼從荷蘭殖民者的手中獨立,竟將所有荷蘭殖民地都宣稱為印尼的領土,其中包括新幾內亞的西半部--西巴布亞。荷蘭不承認印尼的這項主張,並準備讓西巴布亞獨立。後來還請國際法院來仲裁,結果宣佈印尼的主權不及於西巴布亞。至於新幾內亞東半部則先由澳大利亞託管,並且在1975年獨立,建立巴布亞新幾內亞國。

  1961年西巴布亞選出一個議會,並制定國旗、國歌。印尼大為光火並派軍入侵,眼看印尼與荷蘭及澳大利亞的衝突即將展開。然而之後蘇聯售予印尼十億美金的軍火,美國為了拉攏印尼,怕印尼倒向蘇聯後整個南亞會淪為共產集團的勢力範圍,於是向荷蘭及澳大利亞施壓,要求將西巴布亞讓與印尼並不再介入西巴布亞的事情。

  1962年十月,荷蘭將西巴布亞交給聯合國託管,並計劃一個「自由選擇行動」來讓西巴布亞人民決定獨立還是留在印尼內。這個公民投票在1969年舉行,但因不是讓所有的巴布亞人來決定,所以巴布亞人都不承認。照理說聯合國應該負責主導這個公民投票才對,然而卻是由印尼政府一手主導。印尼政府從七十萬的人口中選出一千個投票者,並且不是秘密投票。投票方式如下:印尼軍警在地下畫一條線,然後告訴這些投票者:贊成歸化印尼者往前走一步,往後退一步者就是賣國賊。投票開始時,聯合國的觀察團還在爪哇,當觀察團趕到投票處時,只剩下兩百人未投票。這種印尼式的公民投票,其結果當然是「自由選擇行動」的一大諷刺。

  印尼在成功併吞西巴布亞後,開始屠殺反對人士,估計已有超過三萬人遇害。之後印尼大舉移入數十萬戶的移民,使得巴布亞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成為少數民族。此外印尼人還大規模的掠奪天然資源,一片片的森林不停的倒下。為了開採礦物,不惜讓數千人流離失所,並且將每日生產的十萬噸廢料倒入河中。這種種竭池求魚式的開發,不但對生態造成浩劫,也讓巴布亞人流離顛沛。

  現在印尼同意給亞其省公民投票,這將使得西巴布亞的建國行動又活絡起來。在此祝福這些石器時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