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界中央委員會大會聲明稿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2005年世界中央委員會於9月23日在台北市舉行,來自美、加、日、歐、南美等地區本部與台灣本部中央委員齊聚一堂,除聽取各本部工作報告,依例選舉本盟主席及配合情勢發展修改本盟政策綱領外,並對正名、制憲運動及近年來國內、外政局動態對台灣獨立建國的影響,檢討本盟應有的對策。

下一屆本盟主席,經大家推選,由黃昭堂博士繼續領導,須經主席提名的幹部,副主席陳南天先生、秘書長毛清芬女士等,均經大會同意任用。

本盟與會人員,對現在台灣政局陷入類似雙重政府和政府癱瘓狀態,咸表憂心和不滿,這雖然部分是由於2004年3月總統大選和同年12月立法院改選,分別由民進黨和泛藍分據勝選的結果。但是,總統和國會多數黨派之不一致,在正常的民主國家,不必然會發生像台灣現在的政治情況。

其實,台灣的政治社會,有許多異於正常民主國家的特質;亦即台灣自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後,依照各種國際憲章和協約 (諸如1941年大西洋憲章,及其後的聯合國憲章、1952年舊金山和約,1960年賦予殖民地諸國及人民獨立宣言等),台灣理應早已獲得獨立建國,然無奈因東西冷戰和被捲入中國內戰的關係而被延擱,台灣自此淪入外來政權中國國民黨流亡政府蔣家父子獨裁體制的統治,靠白色恐怖手段長期維持其佔領治理,中華民國國號才得以在台灣借殼存留下來。迨進入九○年代,台灣的國會和總統由台澎金馬人民直接選出,切斷與中國人民的權力授權關係,現在台灣很清楚地已進入國家興建即將完成的階段。
依據戰後國際條約的處理和近十多年來政府統治正當性的提昇,台灣應具主權獨立的地位無疑,惟目前其國名仍被沿用中華民國而已。現在台灣被內外夾攻: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對付台灣,由過去不容「中華民國」這個國名的出現,到現在反而暫時容忍其存在而集中於反對台灣獨立,對台灣人民則滲透、威脅、利誘、分化並用;而源於流亡的中國國民黨之中國派政黨,於二度總統大選無法奪取政權,尤其國親新三黨合流仍然無法挽回統治台灣之後,乃採取與中國裡應外合的策略,打擊台灣本土產生的執政黨,形成寧願癱瘓政府,亦不願讓台灣政治正常運作,並且處心積慮形構由國親佔優勢的立法院連同中國的助力,形成類似雙重政府的體制,無視台灣的正常發展。

針對以上情勢,我們呼籲全體台灣人民,注視最近政局的發展,不可姑息這種阻礙台灣獨立自主發展的陰謀得逞。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在此主張並呼籲:

一、台灣主權獨立與中國無關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論以憲法或法律方式均無權干涉和規範台灣國際地位和台灣國內事務。台灣人民有自己建立國家的權利,中國制定反對、遏阻和威脅主張台灣獨立團體和人士的法律是一種國際法上所不容的武力威脅、恐怖手段和準備侵略的行為,台灣人民應團結起來抵抗。

二、中華民國已於1949年淪亡。因中國國民黨流亡政權利用盟軍(遠東)總司令部命令於戰後來台受降的機會,繼續對台灣的佔領管理,中華民國才得以借台灣之殼存續下來。惟這個佔領管理政府,甚至也已於1971年被驅離聯合國,可見中華民國國名並無存在台灣的正當性。故而現在任何欲對此國名予以妥協和溫存的觀念和動作,祇有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企圖主張國家和政府繼承的陰謀而已,根本違背台灣人民獨立自主的權利。

三、台灣主權獨立自主是台灣人民一切權利之根基,任何政黨和政治人物,除非別有用心或認知偏差,絕不會將其主張,像一般公共政策那樣,得以做某些修正或互讓。民進黨為了參選2000年總統大選,幡然改變原有建立台灣共和國的黨綱,又將原來描述事實的「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幾乎當作是一種主張,並刻意引導將決議文視同黨綱;更於2000年520總統就職時倡言「四不一沒有」,將台灣獨立建國的機會成為「不要」做的承諾,又於2004年520就職演說時再重申此項承諾「未來四年也不會改變」;本年2月24日於扁宋會時,國家元首竟又以文字與統派在野小黨公佈類似的主張。我們認為,以台灣國家元首,做出這些動作,殊不適當;其後又提出所謂「中華民國三階段」或「中華民國四階段論」亦不妥當。此不但將斲喪台灣人民獨立建國的意志,也助長了國內統派政黨人士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不當的幻想和野心。我們在此強調,台灣沒有「兩岸一中」、「一個中國共識」、「未來一中」的問題,只有台灣主權獨立自主發展的問題。

四、大家應認識,堅持台灣主權獨立與主張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在國際法上完全不同,後者將會助長中國內戰的延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覬覦台灣而已。唯有台灣獨立建國和加強國防防衛能力,才是防止外國侵略最有力的武器。

五、台灣正名和制憲,是對過去舊體制遺留下來的荒謬象徵體系和憲政體制,最溫和與合乎現代憲政程序的方法,民進黨政府有義務和責任加快推動執行,不應以「過去某人做不到,我也做不到」為藉口卸責,讓如箭待發的好事無端停頓下來。依據民進黨建黨精神和選舉承諾,更不可輕言推諉。

六、台灣執政的政府,應加緊革除舊弊,建立良好的制度,堅持公務人員清正的操守,發揮高度行政效能;針對各種行政領域,增進勞工、農民、中小企業等弱勢者的權益。執政無力將會沖淡人民對主權獨立的希望,不可不注意。台灣各界人士更應警覺中國政府糖衣式的引進台灣農產品、給予台商貸款、台灣學生學費優惠等拉攏政策的統戰謀略隱含之整體可能危機,應以台灣生存共同體共存共榮的立場,審慎處理對中投資、貿易、金融和人員交流。

七、大家當知,1989年起世界冷戰結構逐漸改變,社會主義國家先後解體,後冷戰時代已形成民主多元,國際協調整合,和全球化的新時代,過去強權卵翼下的弱小民族紛紛起來獨立建國,人民建國的權利受到尊重。我們希望中國能真正「和平崛起」,不要以為既已擺脫百年來的積弱,國力漸強之後,即變成對亞太地區及世界的「中國威脅」,以武力威脅台灣。而在台灣的統派人士,尤應以台灣為念,深切檢討何以過去強要台灣人「反共抗俄,消滅共匪」,現在卻爭先恐後朝聖中國,污化和弱化台灣獨立自主的努力,將心比心,何不樂見台灣獨立建國,與中國成為和諧共榮的鄰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