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略地位──岡崎久彥的論述

鄭欽仁◎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台灣問題的緊迫性遠超過朝鮮問題、恐怖主義與中東問題

岡崎久彥在評估東亞情勢,甚至整體的世界情勢時,認為從中、長期的觀點看來,沒有比台灣問題更是重大的問題。

朝鮮問題雖然重要,但最壞的打算,將近100萬人生命受到威脅。但這祗不過是「局地的」,其紛爭不可能擴大到朝鮮半島以外的區域。如果可能的話,最壞的劇本就是北韓的飛彈攻擊美軍駐日的基地,或是攻擊日本本身。但是,如果有一發打到日本本土,而考慮到美國會有什麼反應,就會知道不可能再受到持續攻擊。

其次,恐怖主義與中東問題是目前世界上的大問題,但迄至目前為止,其他的大國或為了與美國維持友好關係而局部與美國合作,或是冷淡觀望,但沒有人打算以力阻擋。也就是說不論局勢如何轉變,沒有影響到有力國家的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

台灣戰略地位對全球的重要性

相對以上的情形,台灣問題的歸趨卻大大的影響全世界的勢力均衡。如果中國掠奪台灣成功的話,將會有什麼局面出現?

一、 台灣的GNP(國民生產總額)目前與俄羅斯並列,為世界第十六位,是高度的技術國家;如果台灣被中國吞併,中國的國力必然會飛躍的增強。

二、 中國的周邊向來被淺海及列島線所圍繞,因此中國海軍的活動受阻,一旦中國攫有台灣,其海軍將向西太平洋開放。

三、 中國若吞併台灣,對日本來說,除了東北亞海上航線(sea-lane)之外,過去半世紀辛苦經營來的東南亞航線,甚至遠赴中近東產油國的航線都被中國扼住,在戰略上中國對日本將居於絕對優勢地位。

四、 掌控東南亞經濟的華僑,從來分作親中、親台和中立三個系;若台灣被中國兼併,這些華僑將被中國系所兼併,屆時以中國的力量為背景,勢必在當地強化政治上的發言力。

五、 不管是用什麼方式,中國併吞台灣成功的話,表示美國在東南亞地域的可信賴性(credibility)喪失,這意味著中國在該地域的影響力決定性的壯大。

中美衡突,象徵中國帝國的瓦解

以上是岡崎久彥論台灣戰略地位重要性的內容。另一方面岡崎又說,如果中美衝突而中國失敗,則表示自1949年以來經過半世紀之經營而大體將舊清帝國的版圖收為己有的中國,其崩潰象徵中國新帝國的崩潰。舉極端的例子來說,日本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能夠擁有大帝國也只半個世紀而已。如果中美戰爭,中國失敗,新疆與西藏也就不保了。這無疑是在說明世界又一次勢力均衡的地殼變動。

* 參考岡崎久彥,「論台灣獨立問題--東亞最大的國際問題不能視為禁忌而不討論」,載『Voice』(日文),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