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頸客家人請慎選台灣總統

范盛保◎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傳統客家人在投票行為上總是以宗親或地方派系為投票依據。由於國民黨(含親民黨)曾執政五十年,宗親、地方派系不管是哪一派哪一系,均以親國民黨者為多。因此客家人在投票行為上常是傾向國民黨。但我們客家鄉親問問自己,客家人支持國民黨執政這麼多年,客家文化卻如同河洛文化一樣被排斥,連我們在義民節時拜神豬都會被已經在野的國、親兩黨,藉打扁之名污衊我們客家文化,請問鄉親,一個執政時排斥客家文化,在野時污衊客家文化的政黨,值得客家人去支持嗎?

二、三百年來,客家文化逐漸凋零。當我們看到河洛人在電視上用河洛話表達,我們是要去質疑他們的「河洛沙文主義」,還是該佩服他們不被講北京話的「大漢沙文主義」同化的勇氣呢?當台北市客家人用客語交談,一看到第三者經過,隨即改用北京話,我們是要去假裝說「客家人尊重別人聽不懂」,還是該怨恨我們客家人根本就是看貶自己的文化,而不敢於公開場合使用自己的語言呢?

呈現在眼前的事實是,被我們誤認為「河洛沙文主義」的民進黨,執政三年裡協助我們設立客家頻道、客家文化會館、客家藝文中心,協助我們成立客家部會、開播客家電台,尊敬我們客家文化及協助保存我們客家文化。過去二、三百年的客家歷史裡,只有這三年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母語與文化被重視。

許多的分析指出,明年總統大選,民進黨與國親的基本盤是不會變動的。換言之,原住民、新移民、河洛人要支持誰其實心中已有定案。而擁有四百萬張選票的客家人,其中固定支持泛綠或泛藍的約六成(其比例約為一:二),另外四成是屬於尚未決定投給誰的客家中間選民,以投票率八成計,這些近一百二十萬的無政黨傾向的客家中間選民,將左右誰當台灣總統。

在劇變的時代,客家人的投票傾向也須做個改變。宗親、地方派系不應再是投票的唯一指標,客家人也要去思考台灣國家前途。新住民、客家人、河洛人都是為了逃離中國苦難而渡海來台,結成命運共同體。當維護這個命運共同體永續發展的責任落在河洛人身上時,當新移民組成「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喊出「立足台灣、別無祖國」時,二、三百年前渡海來台的客家人也不曾自決於外,於是乎,我們看到有過去二、三十年來致力於維護台灣主體意識、推動民主的台北市蕭新煌國策顧問、桃園籍鍾肇政資政、新竹縣梁榮茂國策顧問、苗栗籍邱垂亮國策顧問、李喬國策顧問、雲林籍李應元副秘書長、高雄籍吳錦發、曾貴海醫師、屏東籍羅榮光牧師等,但我們覺得需要更多客家人加入此一行列。

二○○○年總統大選時,客家人支持民進黨的比率低於三成,但是民進黨政府展現最大誠意,僅以三年時間即完成我們二、三百年的期待。面對二○○四年總統大選,我們客家人除了要以選票感謝民進黨政府尊重客家文化外,更要將台灣前途納入投票考量。親中國的連宋若贏,只會讓國際笑我們「千億執政黨、百億總統、十億副總統」,讓台灣與中國談判時毫無籌碼,讓一個執政時打壓客家語言,在野時污衊客家文化的國民黨繼續瞧不起我們客家人。連宋輸了,代表國民黨必須重組(總不會有人輸了兩次還不下台吧!),代表國民黨內改革勢力的崛起,代表國民黨內本土派重新抬頭,二○○八年才有機會看到兩個本土政黨以政策導向爭奪台灣總統寶座。

客家鄉親們,我們是要去選擇執政時排斥客家語言、在野時污衊客家文化,把人民基本的公投權利說成會造成像中國文革時屍首滿地的情景,並且逼我們一定要在「一個中國」的屋頂下,先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再跟中國談統一的國、親二黨呢?還是要選擇過去三年來積極發揚、保存客家文化,並且支持台灣前途由原住民、新住民、客家人、河洛人等共同決定的民進黨呢?下一屆台灣總統是誰,一百二十萬的硬頸客家中間選民,請慎重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