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堂◎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最近日本漫畫《台灣論》中譯本在台灣上市,引起不少評論。事實上,這本在日本暢銷廿六、七萬冊的漫畫,也在日本造成熱烈討論,這是作者小林善紀銷售七百餘萬冊漫畫後,又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
總體來說,這本「台灣論」對台灣很有幫助,因為長期以來,日本人對台灣雖然有許多投資,日本對台貿易占日本第三位,每年人的往來也有一百五、六十萬,雙方不能說不了解。但依我觀察,日本人對台灣的了解還不夠,因為日本的媒體很少報導台灣,台灣好像沈在海底一樣。這本書似乎讓透明的台灣逐漸出現一個形態,帶給日本非常豐富的資訊,內容不只包含政治,還有經濟、國際關係、哲學觀、國家定位,甚至是好吃好玩的地方。
總體來說,對台灣很有幫助
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也讓我因此對漫畫家另眼相看,原來漫畫也可以相當有深度。至於其內容,大家都可提出批評,但整體來看,對台灣是很有幫助的一本書。
其中對於李登輝提到:「大家都會這樣認為,如果台灣未曾經過日本統治的話,今天的處境恐怕比海南島還要淒慘吧…」引起許多批評。以我來看,這句話雖稍有美化日本之嫌,但結果可能沒錯,如果台灣繼續被清朝統治,勢必歷經辛亥革命、各種暴亂、共產黨革命、文化大革命,其結果台灣一定更慘。
全書引起最多討論的,就是小林對日本統治台灣的評價。有些人對此不高興,其實他們不高興的並不是小林這麼說,而是他筆下的李登輝的說法。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對李登輝先生不大公平。每個人都有人生過程,感受不同,像李登輝這種年紀的人,有相當經驗可以比較日本跟中國國民黨的統治。其實,兩者都是外來政權,沒有什麼好或壞,「殖民地沒有善政」是一定的道理。
用漫畫來表達,會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
過去國民黨時代把日治時代描寫得太壞了,好像一無可取,即使日本統治也有那時代的好處,而國民黨統治台灣時,也有日本統治時所沒有的好處,都有好有壞,被統治者只能比較哪一個好,這種比較根本就是太悲慘了,台灣人不是主體,只能被人家弄來弄去,頂多比較一下哪個好一點壞一點。
每個人對台灣都有其價值觀,李登輝當然也有李登輝的看法。有人批評他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不應對日本評價太好,我若替李登輝忖度他的想法的話,可以說他在日本時代一路走得平穩,平安念到大學,這是他的一種經驗;在國民黨時代,他受了很大的虛驚,也是一種事實,要怎麼改變他的想法呢?他當總統,就不能講他心裡的話,這也是不對的。
他有一段時間恨國民黨,這沒有大錯誤,去問問吳伯雄有沒有恨過國民黨蚪李登輝是想什麼講什麼的人。按照我的判斷,書中內容有關李的部分,充分正確表現李登輝的想法。
而且,現在我們面臨一個很強大的對手,中國一直不放棄武力攻打台灣,我們要尋求我們的朋友,可能日本就是尋求的對象之一。
小林對台灣人來講是個外國人,他對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台灣政治家捧得那麼高,我們應該歡喜才對,如果反過來台灣有漫畫家對日本政治人物捧得那麼高,大家會覺得怎麼樣?
也可以這麼說,現在日本政治家,幾乎沒有可以跟這兩位媲美的,可以受到外國人這麼尊重、褒揚應感到榮幸。我在日本也聽有些人對我說:「如果我們日本有像李登輝一樣的人物,不知道有多好」。
我斷定,日本沒有軍國主義在生的危險
這本書對台灣也有很多啟蒙的作用。過去台灣的歷史很多被掩蓋,這十年對台灣的歷史有些書籍出來,但不會有太多人去讀,用漫畫來表達,會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當然裡面的價值觀如何,由每一個讀者自己去判斷。
有些人對小林或李登輝的歷史觀反對,細究起來大多數是統派,怪不得他們批判。這是一種歷史觀的衝突,用台灣史觀或用中國統治台灣的史觀,要站在那一種史觀,判斷出來的結果當然不一樣。現在報紙大部分是統派,不喜歡有日本色彩在裡面,也不喜歡有台灣自己的歷史觀。
我本人研究台灣很久,但有些東西我卻是透過這本書才知道,比如說金門的情況如何,讀了這本書我才領會到我所不知道的金門。
有些批評者擔心日本軍國主義再起,以我在日本三十幾年的經驗可以斷定,日本沒有軍國主義再生的危險,沒有可能性,甚至現在若有人說要把台灣奉送給日本,他們也不敢接受,這一點我們不要老關在幻想的軍國主義中。日本經過戰後五十年,了解到和平反而能帶來繁榮,日本歷史上沒這麼繁榮過,而且這是建立在日本自己的四個島上,完全不用靠外國的領土,沒有殖民地,不必為殖民地的抵抗而操心,日本現在反而能毫無顧忌發展經濟。
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問題,讓小林嚇了一跳
小林見過兩為總統、一些實業家和一般人民,他的取材相當廣泛,在短短一年間在外國「探險」,能做出這樣的成果,令我欽佩,我是一個研究者,我不認為自己能在一年內就可以對一個國家有這麼充分的了解。
有關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問題,讓小林嚇了一跳,為什麼一個國家內對自己的國家認同這麼多樣化。我也從這本書了解到李登輝反對民族主義,大概它認為提到民族主義,指的就是中國民族主義,就認為民族主義不行,要國際化。
但我要反問李登輝先生:我們台灣人就是台灣人,要建立台灣民族,是理所當然的。其實要國際化前總要先知道自己是什麼人,如此才能國際化,否則成為無籍遊民,反而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
小林由於對日本現狀不滿因此藉台灣來教育日本,雖然我不覺得台灣比日本好多少。李登輝究竟能不能代表台灣,雖然大家有疑問,但對作者而言,李登輝是在選舉得到五十四%支持的人,他所講的,作者會感覺代表五十四%。
《台灣論》賣這麼好,不是日本人對台灣突然重視或感興趣,而是搭小林善紀一系列暢銷書的便車,由於他畫得有深度、有新觀點,才會引起注意,這對台灣來說,是意外楝到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