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台灣意識」的新憲法

2004/09

共和國雜誌第38期

剛達爾溫柔的光
賴靜嫻挑戰飛碟淨化台北天空
哭泣的墾丁海灘
屢患懼高症的阿扁政權
台灣雙城記
第一回台灣對話──日本視野
亞太區域安全與台美日三邊安全合作展望
讓台灣母語教育與國際接軌–漢、羅並用救台灣母語
制定台灣憲法就能確立主權國家與民主主義
「台灣意識」的新憲法
百萬人點燈 光護美麗島
使用「中國人的台北」名稱參加奧運是對台灣人民的羞辱
外館正名 外交部長加加油吧!
不刊登NHK節目表 自由時報展風骨
許世楷:駐日代表處應正名
政治制度的體質改善豈是抽脂塑身式的「國會減半」?
釜底抽薪台灣應制新憲
台灣應向國際宣揚制憲

「台灣意識」的新憲法

自1947年228事件台灣人第一次意識覺醒以來,台灣獨立運動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台灣人意識浮沉的掙扎。

 起先五十年,中國國民黨除了以教育及媒體來系統性的進行消滅台灣語言、文化及歷史外,並以高壓暴力的恐怖政策來強制執行這些消滅台灣人意識的政策。在五十年間,我們可以瞭解島內台灣人對討論台灣意識的恐懼感,但為甚麼當時在海外自由社會中生活的台灣人,及現在生活在民主自由體制下的台灣人,仍無清晰的台灣人意識?

 二十幾年來從事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時,常遇到一些人對台灣獨立運動有不合邏輯的反應。譬如說,當我們解釋台灣人如何達到自主獨立時,多數台灣人並不反對,但要贊成台灣獨立之前的第一個反應,常常是「如果我們獨立了,你要如何對待這些外省人?」好像如果沒有好好安排這些「外省人」的出路,寧可不獨立。這與美國南北戰爭時,雖然北軍要解放奴隸,但釵h南方的黑人奴隸卻替他們的主人抱不平的心態有所類似。

 台灣人也似乎無法脫出中國情結的束縛,常對中國「偉大文化」有極大的幢憬,對中國及中國人有不尋常的感情。幾年前,世界杯女足冠軍決賽由美國隊與中國隊對壘(在美國比賽),當時中國已向台灣沿海發射過飛彈,在台灣海峽對岸部署飛彈威脅台灣,中國應是台灣的敵人,但令人驚奇的,釵h台美人都替中國隊加油。我們可以預見,當2008年奧運,中國選手得到金牌時,台灣人會興奮不已的情景。

 台灣人的自我定位也因為中國情結的關係而曖昧不清。當一個韓國人說:「我們都是韓國人」時,台灣人會馬上更正說:「我不是韓國人,我是台灣人!」當日本人說:「我們都是日本人」時,台灣人也會說:「我不是日本人,我是台灣人!」但若有中國人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時,大部分的台灣人卻都不敢對這些中國人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

 十幾年前,我讀到一篇有關「斯多哥爾摩症狀群」(stockholm syndrome)的文章,談到被虐待者的心態變化,才恍然大悟釵h台灣人脫不開中國情結的病理原因。

 「斯多哥爾摩症狀群」描寫1973年發生在瑞典首都斯多哥爾摩的一件銀行搶劫案中,被擒為人質的受害者的心態變化。四位人質被兩個歹徒禁制在銀行內與瑞典警察對立,在四天半的時間內卻變成兩個歹徒的同情者,不但譴責瑞典警察不應逮捕這兩個歹徒,而且事後又替這兩個歹徒捐錢辯護。這種被虐待者認同施虐者的病理心態,也可在被虐待的妻子中看到。

 被虐待者心態的形成,是因為生命受威脅、一切生活所需必須依靠施虐者供給、資訊隔絕──所有資訊由施虐者提供、行為「正確」時可有小恩惠可得。這就是台灣人在中國國民黨五十年恐怖統治下相同的情景。

 我的好友林毅夫醫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對不正常的心理病症有專科醫師的專門知識,不僅能看出心理病的症狀,又能分析其病理過程,最後並提出治療的方法。林毅夫醫師並非一般的精神醫師,我十幾年來與他一起時,經常談到台灣的政治問題,我們同感台灣獨立的問題主要是台灣意識的掙扎。他常以精神科學來分析台灣人意識行為上的不正常表現,使人佩服。

 幾年來,我就鼓勵他以他的專業知識撰寫一本分析台灣人不正常意識行為的書。因為他有專業的臨床經驗,我也要求他寫出治療的方法。我本來想要與他共同撰寫這本書,但我讀了他頭幾篇後,覺得這是非常專門的學術寫作,除了給他鼓勵及提供一些思考材料外,只有他才能完成這個獨特、有意義並有臨床實用性的大作。果然,經過幾年的「苦心」撰寫後,林毅夫醫師完成了一本超出我預想的書。當今正是「正名、制憲」運動熱潮之時,林毅夫醫師這本書可說是「台灣意識」的新憲法。(野@模/《台灣公論報》發行人、台獨聯盟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