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墾丁海灘

尤榮輝
周末與家人到恒春半島渡假,行程之一安排到青蛙石南面、當地人稱為小灣的白色海灘玩水。一方面是配合小孩挖沙玩水,另一方面是因為那裡有年輕時約會的美好記憶。

墾丁的美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但如今的墾丁海灘卻活像諾曼第登陸的殺戮戰場。

這樣的形容一點也不誇張。一下到海灘,只見人潮大於海潮。租陽傘的商家立即迎面招攬生意,卻發現他們各自劃地為王,用陽傘、椅子把沙灘瓜分佔為己用營利,迫使不租陽傘的人只能躲到偏遠的角落。海灘的對面正好有一家以征服者為名的五星級飯店,也在小小的沙灘上佔了一塊專用「貴賓區」,不是飯店的客人當然不能進去,即使裡面一個人也沒有。

美麗的沙灘是人民有限的公共財,是什麼單位、或是什麼法令,能將大家的財產割讓給私人佔用營利? 還有比佔用更嚴重的事!大自然以千萬年歲月形成的珊瑚礁岩洞,卻成了商家堆放生財器具的倉庫。較?蔽的原始生態林間,堆放著成堆屍袋般的垃圾,蒼蠅聲遠處可聞。兩個五歲的小傢伙自得其樂的挖沙,在不到十公分深的沙下卻是一層黑,原來不遠處正躺著一些空機油瓶。水上摩托車不時傳來陣陣尖銳刺耳的引擎聲。這時小傢伙又驚奇的發現,業者在私搭的棚架下正聚精會神地將困在流刺網上各種魚屍解下來。這些五顏六色的魚兒在海裡應該很漂亮,而此刻牠們的眼睛混濁、露出一臉哀相。

原本美麗的墾丁海灘,廿年後舊地重遊卻淪為殺戮戰場。在離沙灘不遠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應該有所解釋與因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