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堂◎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讀了大前研一的《中華聯邦》這本書,我是一陣錯諤,像大前研一這位常到台灣、觀察台灣的經濟評論家,怎麼會寫這麼離譜的「書名」的書。他預言2005年台灣與中國會統一,他認為「中國共產主義」會被他在書中所提倡的「中華聯邦」的概念替代。他認為中國與台灣有共同的利害關係,又原來就是同胞,所以會「基於中華思想建設一個整合的聯邦國家」,創設一個中華人的「中華聯邦」。
大前研一既然當了十年以上商業周刊等等台灣的顧問,又他的文章平易,種種複雜的統計數字也非常的深入淺出,對一般讀者一定會有相當的影響力,現在他開始主張「中華聯邦」,我們自然需要有所警惕。
他認為包含中國、香港、台灣、新加坡在內的「大中華圈」,今後會變成亞洲經濟的支柱,希望無窮。其中,對中國投資最大的就是台灣。他認為陳水扁總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領導人,台灣企業只好表面上向政府表示效忠,卻暗中大力向中國投資。這些年來,中國經濟成長率是7%,台灣是負成長,他形容這個現象是「抽台灣的血液,輸血中國大陸」。
以前的台灣,是由日本進口中間生產財回來台灣製造,然後再向外國出口,現在卻乾脆在中國製造,再向外出口,變成忽略了台灣這一個加工站。台商所賺到的利益,按理是應該拿回台灣,然而,他們往往為了節稅,把錢放在香港、或是百慕達這種租稅便宜的地方,台灣與中國大陸組成「中華聯邦」是難免的。
眼前,對於台灣企業的西進與「無國籍化」的現象,政府似乎已經擋不住了。不少的台灣企業家竟然嚴厲地指責那些反對西進的台灣政治家們,叫他們不要再阻擋西進。根據大前研一的看法,台灣的企業家正在迅速「中國人」化,他甚至於引用The Daily NNA的民調,認為台灣的老百姓有64%希望前往中國就職。其實他所引用的所謂民調,太離譜了。離譜的數字,難免導致離譜的預測。
他又由中國那一方來看,以為中國的政治指導者敵視台灣的人急速減少了,而地方政府也非常熱烈歡迎台灣企業的進駐。此外,由於軍方必須財政獨立,國防現代化的資金須仰賴武器輸出,而賺錢了以後的高級將領,習慣過著富裕的生活,就不想賣命為解放台灣而流自己的血,他們對台灣的敵意隨而減少。中國企業歡迎外資,當然更會張臂擁抱台灣的資金與技術。
由於上述這些因素,大前研一判斷中國與台灣的結合方式可能轉化為柔性的「聯邦」。其實,他所謂的「聯邦」是相當混淆的概念。他一方面認為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由沿海六大經濟區域構成了「中華聯邦」,包括遼東半島、北京天津、山東半島、長江三角洲、廈門福州、以及珠江三角洲。他的說法當然是一種比喻,然而,這種比喻比較像一般所謂的聯邦國家。
不過,他所提倡包含香港、台灣、新加坡的「中華聯邦」,他自己說是與大英國協一樣。由此可見,那是我們一般所慣稱的「國協」(commonwealth),與「聯邦」(federation)迥然不同。
不論是聯邦、或是國協,這本書所主張的預測顯然是天方夜譚。由台灣的整個情勢來看,中國企圖獵取台灣的野心始終不變,戰術上或有懷柔手段,但台灣一旦入籠,其後就只能任其宰割,這是極其明顯的。
由於近年來台灣人本土意識愈來愈明朗,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台灣) →台灣中華民國的演進趨勢必定會演變到「台灣國」的地步。只要台灣的自主傾向能越來越明朗,就不怕外人的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