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
  • 關於聯盟
    • 政策綱領
    • 主席的話
    • 台獨聯盟大事記
    • 台獨聯盟人物
    • 台獨聯盟故事
  • 聲明及新聞稿
  • 活動訊息
  • 文章及刊物
    • 理念主張
    • 佳文欣賞
    • 時事觀點
    • 共和國雜誌
  • 台灣安保協會
    • 理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 安保通訊
      • 安保叢書
  • 現代文化基金會
    • 董事長的話
    • 捐助章程
    • 相關活動
    • 出版品

Footer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台灣總本部美國本部日本本部
  1. Home
  2. 共和國雜誌
  3. 第 30 期
  4. 立國之氣概

2003/03

共和國雜誌第30期

堅持基督與人權的道路──專訪李勝雄律師
2003台灣英靈誰祭念?
小學生為甚麼需要先教羅馬字,之後才學漢字
欠缺「台灣心」的教改
從程序正義與人權的角度看張燦鍙的三個司法案件
李登輝和林洋港們、邱創煥們──蔣經國和他的台灣接班人選
基督教徒前總統李登輝
魚目和珍珠──珍珠、魚目、民進黨
立國之氣概
台灣正名運動So Easy真簡單
兩國三通
大前研一的五大邏輯謬誤、四大錯誤認知、三大用心惡毒
我看大前研一的《中華聯邦》
重建國民的歷史 建立新價值觀
2003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聲明稿

立國之氣概

林建良◎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

去年底的北高兩市長選舉結果對民進黨政權而言是相當的警訊。民進黨為避免追究敗戰責任之矛頭指向主席陳水扁而刻意淡化此選戰結果,然而,國人對阿扁政權不滿的要素事實上存在,而且不容忽視。選後有許多評論家將民進黨的失敗歸因於民進黨政權的傲慢。的確,民進黨在取得政權後的第一次國會選舉中一舉攻下八十七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確有其自滿之處。然而民進黨在成為第一大黨之後並沒有因此而穩住政局,阿扁繼續以競選方式來運營其政權,對內外之壓力也一貫地軟弱,一有阻力就轉換政策方向,甚至取部下的首級取悅敵人。去年年底對農漁會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處理正是如此,數天前大義凜然地表示「就算失去政權,也要堅持改革」的阿扁,在10萬人示威之前全面降伏,除撤回前言之外,也撤換了財政部長與農委會主委。批評這樣的政權「傲慢」是對其評價過高。

阿扁政權的核心問題不在於「傲慢」而在於「淺薄」。其「淺薄」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分不清「競選」與「執政」的差別,之所以會如此是出於阿扁沒有「立國的氣概」。民進黨取得政權後就是同志也不得不承認政權的運營亂無章法,多數獨派的學者將政局混亂的原因歸因於在野黨及統派媒體拉後腿。然而,筆者懷疑世界上是否存在不拉執政黨後腿的在野黨,將政局混亂歸因於在野黨本身就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真正的亂因在於台灣特有的政治現象,那就是分不清自國與敵國的境界。台灣的領土範圍為何?固有疆域包括蒙古與大陸的中華民國憲法要適用到何時?何以台灣人在學校必須被教育為中國人?「本國史」何以是「中國史」?這些極其單純的疑問,執政當局卻無法回答。類似此把台灣當成中國一部分的矛盾多得不勝枚舉,這才是政局混亂真正的根源。正視這些問題,打破充滿矛盾的中華民國體制,應該是阿扁政權歷史使命。然而,取得政權後的阿扁,與國民黨政權一樣開始堅持起中華民國體制。中華民國是1912年在中國所建立的國家,堅持這個體制,正好被解釋為是中國內戰的延長,也給了中國併吞台灣的口實。

阿扁必須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還不是一個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的主權獨立國家。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國名是中華民國」只不過是自我陶醉而己。不被國際社會承認,就不算是真正的主權獨立國家。而民進黨政權的使命正是建造一個能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的國家。為達成此使命,首要之務就是要破除造成阻礙的中華民國體制。台灣不需要裝腔作勢全天候從事競選的政治人物,台灣需要的是打破舊體制建造新國家的氣概。這樣的氣概才能吸收台灣人多年來渴望建設自己國家的意志,成為集結眾力的焦點。遺憾的是阿扁放棄開創新局,而陷入了死守政權的迷思。因此取得政權寶座的阿扁,背離支持者而轉向敵人獻媚,祈求敵人支持。有向敵人獻媚的大將,何來可戰之兵?這正是本土派陣營最大的悲哀。

所謂氣概,就是擁有明確的目標及排除所有障礙以達成此目標之決心。立國的氣概,正是打破中華民國體制,建立台灣國的決心。如果阿扁打算安居於中華民國體制之內,那麼其政權也該是被打倒的對象。獨派人士如果對阿扁不做明確的諍言,還支持其繼續成為中華民國體制守護神的話,那正是背離建國大業的行為,沒有資格稱為獨派。目前支持獨立的台灣人民有35%,支持統一的有20%,兩者都是目前為止最高的比例。這表示,主張維持現狀的模糊思想開始凋零,台灣人民開始認真地思考自己的將來,而統獨二大勢力的對抗主軸也將日益鮮明。獨派如真的有建國的意志的話,那麼就不該再對阿扁政權獻媚,而該高舉鮮明的建國旗幟奮戰。有此氣概,台灣人才可能擁有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