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堂:可以批評美日,但是不應該反美、反日

林朝億◎媒體工作者

2007年5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卸任後第三次訪日,陪同者還有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在這11天行程裡,李登輝除了到東北的奧之細道參訪外,最受矚目的就是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亡兄李登欽及獲頒後藤新平獎。對於李前總統這次訪日行程的相關爭議,以及作為台灣獨立運動最具象徵地位的台獨聯盟組織負責人也陪同前往參拜靖國神社,到底對於台獨運動有沒有負面影響,共和國雜誌特別訪問黃昭堂先生。

為何這次會陪同李登輝訪日,黃昭堂指出,一來是李登輝個人邀約,二來是同學,日本國際教養大學校長中嶋嶺雄也希望他能抽空到他的學校訪問。黃昭堂說,中嶋嶺雄提及他當校長後,黃昭堂都沒有去過他的學校,加上中嶋嶺雄所經營的亞洲展望會也有些結餘款項,因此特地請他一起到東北地區走一走。至於這次李登輝會去靖國神社參拜一事,事前並不知道。

不過,黃主席也指出,這次李登輝如果到了東京,他認為,一定會去靖國神社的。畢竟,一個公共人士去一個國家,去拜訪他們的「無名戰士之墓」是很平常的。神社裡祭拜的亡魂雖然有名冊,沒有牌位,基本上也是一種無名戰士之墓。至於到底有沒有神靈,本身是基督徒的黃昭堂則說,他不知道,「死後的世界如何,我是不知道的」。而日本的宗教信仰是,無論生前好人、壞人,死了就變成神了。石頭、山、海也是神。這與基督教的一神論不一樣。

黃昭堂說,過去在日本時,他也去過靖國神社三、四次。主要是去看櫻花,順便再去靖國神社的。過去台聯也曾去參拜靖國神社的台籍日本兵英靈,黃昭堂說,那時台聯主席蘇進強還問過他適不適合去,他的回答是,「很好。很好」。

而這次作為卸任總統的李登輝去,有沒有關係?黃昭堂的看法也是,即使有糾紛,也沒有關係。「我認為,要行動必須依照自己的信念去行動,這是很重要的」。對於李登輝祭拜亡兄的舉動,他說,「對台灣有利與否,當然也要考慮。但是我認為對台灣沒有什麼不利,何況李登輝是一位平民,而且已故兄長祭祀在此,參拜是應該的。」

靖國神社成立於1869年,原稱「招魂社」,最初是為了紀念在日本戊辰戰爭中而犧牲的軍人。1879年改名為靖國神社。二戰後,和平憲法第9條規定政教分離,國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務,因此靖國神社變成一個非政府的宗教機構。1978年靖國神社宮司松平永芳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所判處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14人的名字移入合祭。本來,二戰後,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據侍衛長回憶,裕仁天皇因為不滿神社供奉二戰甲級戰犯,故自1978年後再也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之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橋本龍太郎、小泉純一郎等則都曾分別於1985、1996年、2001年、2002年、2006年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對於那14位東京受審判的甲級戰犯到底有沒有罪?黃昭堂說,他不認為他們是戰犯,「他們是戰輸了,才被審判的」。如果這些人是戰犯,原子彈丟下去,死十幾萬人,那也是很大的犯罪。黃昭堂說,希特勒犯的是是民族屠殺的行為,genocide的罪。他是有罪的。但是,這14個人所受的審判的罪「發動戰爭」,在他們發動戰爭前,國際上並沒有這種罪名。完全是戰敗後,戰勝者追溯既往給他們加上去的。所以他們犯的罪其實就是「戰敗之罪」。

對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功過,黃昭堂強調,日本是(主動)侵略中國的。但是太平洋戰爭卻是被逼作戰的。因為當時日本的石油、原物料都被禁運,只好起來被迫作戰。事實上,如果去看那些日本將軍的證詞就可以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認為發動這場世界大戰是會贏的。

黃昭堂強調,他不是要刻意維護日本。「有些人會認為我是親日份子,其實,只要看我寫的文章,沒有一個字可以發現這樣的想法」,「我本身是台灣人,有抵抗心理」,「你日本人,我台灣人,你父親統治過我父親。光是這樣我就很不甘願」。

他說,戰敗前,一些特攻隊的年輕人死前都有寫遺書。他讀了這些遺書相當感動。這些有些年輕人當然是是受了教育的影響。要為國家、為民族、為了天皇而死,但是看他們也是為了他們家人、心所愛的人而死的。遺書裡這樣寫,「相信美軍到來,一定強姦我們母親、姊妹,所以要用我的生命來保護我的國家。」而這些人也都相信,「死後一定可以到靖國神社的。日後,如果要見我的話,就要靖國神社找我。」以這樣心情而戰死的人,如果這些遺族到那裡祭拜他們,有什麼錯呢?他說,「這些人都是其情可嘉。我去參拜一下他們有什麼不對?」

他接著以自己的兒童時期經驗說,那時的氣氛是,我們是跟美國、英國、中國在作戰的。他不認為盟軍是要來解放我們的。他們是來轟炸我們的。我也不相信那是解放戰爭。「我在國民學校種菜時,飛機低空用機關槍掃射我們這些數十個戴著運動帽在逃命的學生們,飛機上看不清楚這些是小學生嗎?戰爭就是戰爭,我不相信那是解放戰爭」。

但是回到台灣,那獨派又該如何看待忠烈祠裡還祭拜了一些228事件屠殺台灣人的兇手?對此,黃昭堂說,他本人不會去忠烈祠祭拜,他曾經陪同友人去過忠烈祠,不過,他只是站在那裡看,沒有祭拜。「祭拜到那些人時,你就倒楣死了」。即使台灣獨立後,把現在的忠烈祠改成「台灣獨立紀念碑」,但如果還有奉祭蔣介石時,黃昭堂說,他也不會去祭拜。因為,「台灣國就該紀念台灣國的英雄」。不過,他也補充說,「那些神靈請不出來的,因為,本來就是沒有的東西,有請出來,沒有請出來,也不知道,在信仰上我還沒領會到死後的世界」。

而如果台灣獨立紀念碑裡,也有些二二八的兇手,台灣的總統該不該去?黃昭堂則是表示,獨立以後,國家形成的歷史,大家有那麼多祖先,你不能說,我的要,你的不要。當然不能如此。

接著黃昭堂繼續補充他個人對於神社的看法。他說,其實,對於這些祭拜的事情,他沒有興趣。他有些不一樣的心情。從小,他就不喜歡拜神社。因為小時候禮拜天要拿掃把去掃神社,對他來說,這個工作的負擔很大。所以,他對神社沒有好感。對於祭拜神社,他是完全沒有興趣,包含靖國神社在內。但是他不反對別人去拜,甚至鼓勵其他人去拜。主要還是有另外一個思考,中國那麼反對。「中國反對的東西,我都覺得是好的東西。我的反應是很單純的」。

至於談到最近的「去蔣化」議題,不管是不是台灣獨立前、或獨立後,他能接受台灣總統去慈湖或中正紀念堂謁靈、祭拜嗎?黃昭堂認為,其實都不必去。不過,如果去了,他是不會激烈反對的。也不會刻意去罵。因為,這是這個總統本人的政治考量,要他自己去承擔。不過,他補充一句,「不是自己父母親、親戚朋友的墓,不要隨便拜比較好」。

作為一個台獨運動組織的負責人,對於靖國神社採取這樣的立場,會不會擔心因此引起到東南亞的反彈而影響到台獨運動?黃昭堂說,不必考慮這些。他說,其實東南亞國家並沒有反對。強烈反對是中國、南北韓等而已,對於台灣安全沒有幫忙的,或有害的國家之想法,這都不必考慮。

至於對於外界認為部份台灣獨派團體過於親日,只跟日本右派往來說法,黃昭堂則回應說,這樣講不合理。「我不知道什麼是右派,現在日本的右派就是主張日本復興的通通被打入右派」。「真正右派應該是所謂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個人生死至之虞度外」。但是這些人其實是非常少數的。我們交往的日本人,範圍非常廣泛。「如果真的要分類的話,早期支持台灣的那些右派都是支持蔣介石的。蔣介石死後,才跑來支持台灣人的」。

黃昭堂承認,他的確很少批評日本。「我是一個現實的政治運動者。如果一直要跟人家翻舊帳,又要得到人家的支持,這也不太合理」。黃昭堂接著說,「我們做運動的人,對於日本的中國政策都有相當的批評。只是要不要講出來而已」。戰術上要得到人家的支持。可以批評日本、美國但是不能反日、反美。要儘量爭取美國、日本的支持。

對於李前總統接受「後藤新平獎」,往後如果有台灣總統也接受什麼「蔣介石獎」、「蔣經國獎」時,要該如何看待?黃昭堂說,如果有人去拿蔣介石等人的獎,就要看那個人的心態如何了。

但是他並不反對紀念蔣介石、蔣經國,只不過,不該把中正紀念堂設立在台北市中心。佔據著這麼重要的位置,規模這麼大,代表著國家對於他的過大評價,那是不適合的。如果有一個比較小的蔣介石紀念堂、蔣經國紀念堂,如果是放在慈湖的話,他覺得則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