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是以和平手段對抗帝國主義武力侵略的利器 ──Tuva共和國的歷史見證

鄭欽仁◎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中國以496枚飛彈對準台灣,中國的侵略企圖從來沒有放棄、也從來沒有掩飾過,只是有人仍以「外來政權」的「偏安政策」做為經營台灣的政策,企圖在中國的「一國兩制」下成為其一部分,或企圖成為中國在亞洲的附庸國。

國際間大國為自私而交換利益,犧牲國際正義,甚至破壞國際社會的秩序是常有的事(美國亦不例外),故小國用自己的智慧突破難關,屹立於國際間,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捍衛自由民主、獨立國家的楷模。陳水扁總統提出「防禦性公投」,就是二十世紀以來的智慧;各國相繼以公民投票,表達國民意志,特別是用在「國家定位」問題上面,以便遏阻霸權的侵吞企圖。小國維護國家主權的行為,可以媲美春秋時代鄭國的子產之德行。

研究民族問題的田中克彥教授,有一篇文章,題作〈土瓦 (Tuva) 共和國寧靜的抵抗戰爭──思考二十一世紀民族自決權的解決善策〉(請參考2002年11月22日的《朝日新聞》),說明土瓦共和國如何以公民投票反制俄羅斯的侵略企圖。這項主張是基於「近代國家」是屬於全體住民所有,有別於「前近代國家」屬於帝王一家一姓或獨裁集團所有;人民對主權的表示,即能決定國家的前途。

土瓦位在蒙古西北,與蒙古毗連而屬於俄羅斯聯邦共和國,人口約三十萬人,面積是日本北海道的兩倍。人種除了土耳其系的土瓦人之外,有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合卡斯人、吉爾吉斯人以及朝鮮系民族等;其公用語是土瓦語與俄羅斯語。土瓦共和國在1993年制定的『共和國憲法』,莫斯科方面不予承認,其憲法條文明記:「土瓦共和國是構成俄羅斯聯邦的民主的主權國家,基於自決權以及共和國全體人民的投票,保有由俄羅斯聯邦脫退的權利。」

對此,田中克彥教授認為「民族自決權就是一個民族要從其所屬的國家分離、獨立的權利保障,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人類崇高理想,故蘇維埃聯邦最早的憲法(1924年)記載:「構成聯邦各共和國有從聯邦自由脫退的權利」;這個條文經1926年『史達林憲法』以及到後來修改的憲法,都沒有動過秋毫而維持下來。但是蘇聯崩潰以後,現在的俄羅斯聯邦不再繼承這個條文;所以土瓦通告:不能明記「民族自決權」的『俄羅斯聯邦憲法』,不予承認。

土瓦政府在1993年12月21日舉行『土瓦憲法』與『俄羅斯憲法』的信任公民投票;結果是承認『土瓦憲法』而否決聯邦憲法。這個情形使莫斯科中央不能恣意處理土瓦的反抗態度。因為土瓦不採取車臣的獨立宣言,而是採取潛在的主權宣言。根據報導,1995年時葉爾辛總統進軍車臣的同時,也以土瓦為另一預定的目標,結果還是不敢以武力推翻公民投票。葉爾辛甚至還到土瓦共和國喝馬乳酒,喝得爛醉。

田中教授的友人是『土瓦憲法』起草人之一,他表示雖不採取車臣的路線,但自蘇聯時代保障下來的民族自決權不能放棄。土瓦揭櫫民族自決權有其歷史經驗的背景,在1921年外蒙古獨立宣言時,土瓦也發出獨立宣言,獨立維持了二十三年,1944年為蘇聯所吞併而失去獨立,期間曾發行二十二次的郵票。相較於現在台灣有自己的人民、領土、主權、貨幣、郵票和國家應具有的一切,自然不能屈服於帝國主義而受吞併之理。

土瓦是虔誠的佛教國家,大國聯合想抑壓民族獨立的動向,在全球化的今天,土瓦這樣小國仍舊揭櫫「民族自決權」的理想,從事寧靜的抵抗戰爭。

今天泛藍以中國挾持台灣的公民投票,是挾持台灣人民的主權,做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國民必然要抗戰到底。當然,任何黨派要以有國會身分的立法院剝奪台灣人民的自決權,是違反世界潮流的主權在民的最基本原則,也就是違憲。這令我想起1789年法國人民起來推翻特殊階級控制的國會,這種偉大的精神台灣人民應該效法,但必要以和平手段捍衛自己的主權與尊嚴。

*本文原載於《自由時報》,2003年12月6日的「自由廣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