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行使台灣人民自決權

林建良◎世界台灣同鄉會副會長

九月六日的正名運動,有將近三百名的日本人專程來台參加。他們的參加受到不少台灣人的喝采與感謝。然而在當天晚上,卻有數名「愛國同心會」的成員,帶著電視台記者到他們住宿的旅館演出激烈的抗議劇,抗議日本人「干涉台灣內政」。果真日本人干涉了台灣的內政?

正名運動顯然是台灣建國運動的一環,因為在國際社會中,「中華民國」並不被承認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而以「台灣」為名的國家目前還沒有誕生。事實上,一個領土範圍都無法確定的國家不可能是真正的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在經過六次修憲之後,雖其治權限定於台澎金馬,但領土仍涵蓋整個中國,國際社會不可能承認一個領土主權與他國重複的國家。在此前提之下,正如李登輝前總統所言,「中華民國」事實上並不存在。台灣雖有成為國家的要件,但是在還沒有「台灣國」及「台灣憲法」存在時,嚴格地說來台灣也還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對台灣而言,戰後處理尚未完成,台灣還在建國的途中,一切有關台灣前途的變更都是國際問題。而與台灣前途有關的當事者是台灣人民與台灣的原宗主國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係。

原本為日本領土的台灣,在終戰後由於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的第一號命令,將台灣交給蔣介石軍接收管理。貪污腐敗喪盡人心的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政權在1949年被中國共產黨軍遂出中國後逃到台灣,其佔領狀態也一直持續至今。事實上,戰後處理法理根據的舊金山和約中,只提到日本放棄對台灣的主權,但完全沒有提及台灣主權歸屬。這也就是台灣主權未定論的法理根據。然而根據聯合國憲章及國際人權規約中的人民自決的原則來看,無疑地只有台灣人民有權利決定台灣的將來。只是戰後蔣介石獨裁政權的恐怖統治之下,能逃離其迫害就算是萬幸了,當時的台灣人事實上不可能被允許行使人民自決權,敢做此要求的台灣人也都被冠上叛亂罪處刑或投獄。1988年,因蔣經國過世而由副總統昇為總統的李登輝積極推動修憲,試圖將「中華民國」台灣化,但卻還是無法結束「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佔領狀態。換句話說,只要台灣人還沒有行使人民自決權,戰後處理就尚未完成,台灣的法理地位就無法確定,也無法成為在國際上被認知的主權獨立國家。

台灣無疑地是實質的獨立國家,但「中華民國」的亡靈讓台灣被中國糾纏不斷。「中華民國」意味著「法理上的中國」,堅持「中華民國」體制等於向國際社會說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正提供了中國併吞台灣的藉口。中國對此當然了然於胸,因此中國國力愈強台灣要廢除「中華民國」體制也就愈困難。面對此,台灣人只有及早透過公投行使人民自決權,以確立台灣的法理地位。

一個新誕生的獨立國家不能沒有他國的理解與支持。200年前美國的獨立如此,最近東帝汶的獨立也是如此,他國的支持與介入是其獨立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一個新國家的誕生會牽連地政學上的均衡,絕對不是只有當事國的問題而已。而目前至少有五個主要力量可能影響台灣的將來,這五個力量是,台灣人民、中華民國、美國、日本及中國。其中,中華民國實質佔領台灣,中國赤裸裸地展露對台灣的領土野心,美國則依其國內法「台灣關係法」實質保障台海安全。這三者都可以說與台灣的命運有極深的關係,然而在法理上而言,有資格對台灣的前途發言的卻應該只有台灣人民與日本。台灣人民的擁有對台灣前途的發言權無庸置言,而日本是最後擁有台灣主權的國家,雖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放棄了對台灣的主權,然而日本卻仍有協助台灣人民行使其自決權的道義責任。身為原宗主國,日本應該有責任協助台灣人民排除任何阻撓行使自決權的外來勢力,包括「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然而很遺憾的是,日本在戰後完全無視台灣人民的苦難,默認蔣介石獨裁政權對台灣的恐怖統治。1972年與中國建交之後,對中國則採取「土下座外交」姿勢,百依百順。不管是蔣介石政權也好,中國共產黨政權也好,都是威脅台灣人生存的仇敵。戰後的日本政府不僅沒有盡到身為原宗主國的道義責任,為台灣人民爭取自決的權利,反而站在壓迫台灣人民的強權一邊,這才是最讓台灣人民感到遺憾的。台北李登輝之友會會長蔡焜燦先生就曾向筆者提起,經驗過日本時代的台灣人,對日本最感到遺憾的不是戰前的統治,而是戰後日本政府對台灣人民的態度。日本對台灣前途保持冷淡旁觀的態度事實上也顯示日本戰後喪失自信及氣概的一面。

日本政府對中國討好的姿勢,可從其強制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登錄為「中國」看出,日本政府欺善怕惡的姿勢,醜陋至極。當初在日台灣同鄉會為了抗議日本政府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強制登錄為「中國」,而在2001年6月發起「正名運動」,要求日本政府改正此侮辱台灣人的國籍記載,這就是「正名運動」的起源。有幸日本社會的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消失,有相當多具正義感的日本人挺身出來與在日台灣人共同奮鬥,為台灣人爭取尊嚴。其中自始至終與在日台灣同鄉會攜手奮鬥,同時也到台灣來參加九月六日的正名運動的,就是以研究台灣政經,歷史的新銳研究者組成的團體「台灣研究論壇」。其中心人物柚原正敬與永山英樹,對台灣人追求獨立建國的目標不僅贊同,本身也積極投入。他們同時也是組織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最重要的人物,在其努力之下,日本李友會已成為日本最有影響力的親台灣團體。

台灣的建國運動,不管是從歷史的經緯也好,從安全保障的見地也好,都需要日本的支持。台灣人要行使自決權,要擁有自己的國家,是台灣人的基本人權。而人權問題沒有國境更沒有所謂的「干涉內政」。戰後的台灣成為國際孤兒,最大的原因就是台灣在法理上仍然沒有獨立,台灣仍受中華民國亡靈所糾纏。「愛國同心會」的成員抗議日本人干涉內政,其實干涉台灣內政最多的是中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不管在法理上也好,在歷史上也好,都是最沒有資格干涉台灣的國家。台灣問題是國際問題,有關台灣的前途,台灣人必須自己決定,但台灣的法理獨立卻也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協力。日本人支持台灣的建國運動,也正是日本盡其歷史使命及道義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