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性公投與國家安全

陳國雄◎台灣安保協會研究員

「反對企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是美國的一貫立場

自從數月前公投立法成為可能通過的議題之後,美國官方開始針對此事相繼發表多次評論,內容主旨始終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同時也堅決反對中國以武力解決兩岸歧見。因此,在美國總統布希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談之後的記者會上,布希總統表示「反對中國或台灣片面改變現狀」,乃是美國的一貫立場。

而且,目前美國除了必須應付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後重建問題之外,在東北亞也有北韓核武問題需要中國的合作,加上布希明年尋求連任的選戰逐漸逼近,當然不希望台海情勢出現劍拔弩張的狀況,造成台美中三邊的外交困擾。因此,針對陳總統舉辦防衛性公投的議題,布希總統在溫家寶面前表達反對的態度,有其國際現勢的考量。

美國進行預防性外交

美國的目標很清楚,為了維護區域和平,堅持台灣與中國雙方不得片面改變現狀,一方面表態反對台灣進行企圖改變現狀的公投,同時也嚴肅警告中國不得動武,否則美國必將介入。其實,美國的態度就是一種預防性外交。

此外,美國雖然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並無反對台灣獨立。而且,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也明確表示,美國政府不認為台灣是中國叛離的一省。所以,美國對「現狀」(status quo)的認定,實質上已經承認台灣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由此看來,針對台灣舉辦與改變現狀完全無關的防衛性公投,美國豈會對台灣採取制裁或處罰行動,來弱化東亞地區結構性的安全力量,最後傷及美國自身的戰略利益呢?因此,曾經擔任外交部長的章孝嚴立委提出美國可能制裁台灣的數種狀況,若非故意危言聳聽,就是缺乏識見。

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竟然把防衛性公投污名化為「挑釁公投」;國民黨主席連戰也跟著痛批陳總統是國家安全的挑釁者、對外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嚴厲指責陳總統提出防衛性公投的做法是「很不道德」。讓人不禁要問,難道中國不放棄對台動武,繼續部署飛彈來威脅台灣,才是連戰內心深處的「道德」嗎?

政府應盡力與美國政府進行溝通

布希總統對台灣的公投發出警言,基本上違反了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也違背自己在上個月訪問倫敦時倡言「民主、人權及人民自決的權利是維繫和平的三大支柱」的原則,因而產生的質疑與不滿,可從白宮發言人受到記者們的圍剿看出輿論端倪。然而以過去的經驗來看,美國雖然是標榜民主、人權的國家,但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有時會輕忽其他國家的民主與人權。即便如此,由於「民主、人權」是美國的立國精神,因此也不容許美國政府過分而且長期的偏離「民主、人權」的軌道,否則執政者將會受到輿論及選票的制約。

陳總統一再重申,防衛性公投根本不是企圖改變現狀的公投,完全不違反「四不一沒有」,明年3月20日將進行的公投題目是:「要求中國立即撤除飛彈,並要求中國宣示放棄對台動武」。由此可見,防衛性公投既沒有挑釁的問題,也沒有涉及美國所反對的「片面改變現狀」,美國根本無由反對。然而台美之間對防衛性公投的確存有認知上的落差,凸顯出彼此存有溝通不良的情況。

眾所週知,美國是維護台海和平及台灣安全的關鍵力量,台灣理應力爭美國的持續性支持。要爭取他人的支持,就需要與人坦誠溝通,盡力消弭彼此的誤會與隔閡。因此,目前針對防衛性公投引發美國的疑慮,政府應當盡力與美方進行坦率溝通,充分澄清防衛性公投絕非企圖改變現狀的立場,同時也要爭取美國輿論的支持。相信防衛性公投的議題,不會成為台美關係的障礙。

防衛性公投有助於鞏固心防和區域安全

有人質疑,要求中國撤除飛彈乃是台灣全民的共識,何必舉辦防衛性公投?如果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可以成立,不可以背叛國家也是全民的共識,何必立法規定叛亂罪呢?孝順父母也是全民共識,又何必在學校中教忠教孝呢?說穿了,反對防衛性公投的說法,有默許中國繼續增加飛彈部署之嫌。

更何況,在陳總統提出防衛性公投之前,要求中國撤除飛彈不見得是台灣內部的全民共識。一個不爭的事實,泛藍陣營利用包括中國飛彈在內的軍事威脅做為恐嚇手段,來主打「選擇陳水扁就是選擇戰爭」的訴求,這種心態的背後,寧願中國繼續維持對台灣的飛彈威脅。由此觀之,如果在陳總統提出防衛性公投之後,要求中國撤除飛彈果真成為台灣的全民共識,更可以肯定防衛性公投對於鞏固心防的貢獻。

對台灣內部而言,以往台灣民眾輕忽中國飛彈威脅的嚴重性,把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視為理所當然,普遍缺乏危機意識、敵我意識和憂患意識,陳總統提出的防衛性公投,對於建立全民國防、鞏固心防,可以凝聚一致對外的共識,有助於國家安全。

就國際效應來說,台灣的防衛性公投能夠凸顯中國的飛彈部署對亞太區域安全的嚴重挑戰,使周邊國家重視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以區域性的安全力量來制約中國收斂其黷武姿態,將有助於整個亞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尤其是,在中國不願撤除其沿海飛彈部署的情況下,為了維護區域安全與穩定,對於台灣及周邊國家建構反飛彈系統的計畫,無論是防衛戰略的選擇,或是經費的爭取,台灣的防衛性公投皆具正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