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陽光的李應元

林又新◎世界台灣人大會秘書長

十一年前的九月二日,由美潛回台灣的李應元,在與情治人員「捉迷藏」長達十四個月後,終於被捕。當時,一群台獨聯盟的同志正在加州洛杉磯開會,應元的太太黃月桂教授也在場。得知消息後的她,雖然紅著眼眶,卻依然堅強地向大家說,今後至少知道他人在那裡,應向誰討回公道,不必再為他的安危憂慮。那時的洛杉磯,滿地的豔麗陽光,但是大家心頭難以抹去的陰霾,乃是應元恐被以所謂的「叛亂」罪名加身,不知漫漫黑牢何時才得重見天日?

十一年後,當年被重賞通緝的要犯,如今卻由國會立委、外交使節、內閣要員,而被執政黨提名參選首都的市長,這確是一個奇妙的人生轉折,也是台灣民主的禮讚。在一個雨歇轉晴的假日下午,我偕陳文成的二姊,來到李應元新書《人生的驚嘆號》發表會,表示我們對他競選台北市長的衷心支持與祝福。(陳文成博士與我台大同屆,二十一年前的七月,被國民黨的情治單位刑死棄屍於台大校園,至今冤屈仍然未得舒解。)

其實,我來前已將此書詳加細讀。雖然這是本為選舉出版的書,但是內容的樸實,卻絲毫聞不出選舉的誇張,可說是相當精確地描繪出李應元的行事風格–認真負責、正直誠懇、愛國愛家。他可以堅持原則但不與人衝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全力以赴,絕不敷衍推拖,他抱著「盡人事聽天命,成名不必在我」的人生哲學,對任何職位均是不忮不求。這一次他參選台北市長,如眾所周知,也是在所屬政黨徵召下才披掛上陣。

我認識李應元將近二十年,對他的印象一直就是如此。在他新書中,他提到「入閣的因緣」,乃是游院長對他於1999年毫無保留、全力為民進黨候選人在雲林輔選印象深刻所致。這一點,我是完全同意游院長的觀察。

李應元與兩次參選雲林縣長的機會均擦身而過,但他毫不引以為意,仍然將輔選當作自己在競選一樣,盡心盡力為人抬轎。那時,我正好擔任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為九二一地震賑災之事回台,借居在他台北住處;而他台北雲林兩地奔波,幾乎見不到人影。由於時差,猶記得我有夜凌晨三時仍未入睡,聽到應元開門回來,並沒出房和他打招呼,心想天亮後再說還來得及。沒料到我七點起床,他已不見蹤影。月桂告訴我應元已於清晨六點出門回雲林,我說,來回起碼四小時,在家停留不過三小時,為人輔選須要如此拼命?月桂回應說,他就是這麼「神經」,只要回家看看孩子熟睡的模樣,再辛苦他都覺得值得。我看月桂一方面替他心疼,一方面也是以有此一位忠人之事與顧家愛子的先生為傲。

在年底台北市長的這場選戰,李應元面對的一位長期被媒體呵護的寵兒;但是,這位被國民黨刻意栽培的大老後裔,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尤其當他在海外留學時,是扮演何種角色?而他這一任內慢跑的政績是否能拿在陽光下檢驗?納莉水患對台北市所造成的重創,豈是以天災就可掩飾人誤?最近,身負治安重責的警察頻頻出錯,難道在上位者能以懲罰基層就能搪塞?

相對地,李應元出身平凡,一路走來腳踏實地,都是全憑自己的努力打拚。就如同美國總統甘乃迪所言,他只問能為這塊土地與人民做什麼?而不是問黨國能給他什麼好處。或許,李應元沒有亮麗的外表和媒體聚光的優勢;但是,他人生的歷程,就像一本攤開的好書,不僅毫無遮掩可以讓人任意翻閱研讀,更是章節高潮迭起充滿驚嘆號。以他的能力與歷練,我相信他必能為台北市創建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