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億 媒體工作者
12月9日,北高選舉落幕,各種選後分析紛紛出爐。其中,大多數的專家大都以過去藍綠在這兩個直轄市長的選舉結果為基礎,分析這次藍綠實力消長(見表一、表二)。一般來說,這些分析大概也不出下列這幾項結論:
1. 比起2002年的馬英九,郝龍斌少了18萬票(10%得票率);謝長廷則多拿了4萬多票,得票率增長了5%;而國民黨又在高雄市輸了市長選舉,國民黨是敗選,民進黨則是止跌回升。
2. 這次台北市長選舉的投票率只有64.52%,比起4年前的70.61%少了6%多;而高雄市長的選舉雖然兩黨候選人實力接近,但是投票率也是只有67.93%,比起4年前的71.38%,也是少了3.4%左右。這意味這幾年政黨惡鬥結果下,選民對於政治熱情有消退的情形。
3. 國民黨應贏未贏,馬英九是這次選舉最大的輸家,替原本看好的2008年總統大位,投下了一個隱憂;而謝長廷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高雄施政滿意度又是陳菊當選的最大基礎。讓原本被視為砲灰的他,選後站上綠營總統候選人的領先地位。至於行政院長蘇貞昌誤判情勢,在處理國務機要費、首長特別費表現出來的曖昧態度,暗傷甚重。
表一:1998/2002/2006台北市長選舉主要候選人得票情形
資料來源:中選會網站
表二:1998/2002/2006 高雄市長選舉主要候選人得票情形
資料來源:中選會網站
當然,也有人從市議員的席次增長來補強上述的觀點。舉例來說,雖然相對4年前,國民黨在台北市議員的席次增加了4席,但是若是以泛藍為整個區塊來看,泛藍的席次則是從2002年的33席,掉到30席,少了3席。泛綠則是從2002年的17席增加到20席(見表三)。
表三:1998/2002/2006 台北市議員選舉各政黨得票情形
高雄市議員的選舉,則是泛藍的席次從4年前的19席,增加2席,成為21席;泛綠則是維持平盤,跟2002年的16席一樣。原本在高雄市具有一定實力的無黨籍人士,相對於4年前當選9席,今年只有7個人當選(見表四)。選舉結果一方面預告了高雄市議會政黨政治的來臨,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為什麼民進黨在高雄市長選舉會這麼辛苦的原因。
表四:1998/2002/2006 高雄市議員選舉各政黨得票情形
不過,這樣的分析還是太嫌粗糙。在這裡,我們引進藍綠板塊得票率消減的概念,來提供我們進一步的分析。這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近20年來藍綠陣營在同類型選舉的得票率消減後,得出幾個有趣的現象:
1. 除了2004年的總統大選外,不管是在總統選舉、立委選舉、縣市長選舉、縣市議員選舉、鄉鎮長選舉,泛藍的基本盤都大過於泛綠的基本盤;
2. 每次的選舉,比起上一屆的同類型選舉,藍綠的基本盤差距都在縮小,「以立委為例,從1986年立委選舉起,每次選舉,不管民進黨的得票是否明顯成長,但是,(泛藍—泛綠)的得票率差距,一向都以每屆4~6%的幅度縮小」。唯一一次的例外,是2005年的縣市長選舉,藍綠的差距從2001年的3%左右,一舉被拉大到8~9%左右。
幸好,這次北高市議員選舉結果,並沒有出現「逆轉」的情形(見表五、表六)。甚至說,台北市的情形還相當亮眼。比起1998年陳水扁、馬英九大戰情形還多進步了7%左右。可見這次選舉,即使綠營在市長選戰上,表面上不如1998年來得理想,但是在市議員選舉上,卻是有大幅的斬獲。
表五:1998/2002/2006 台北市議員選舉藍綠板塊得票情形
同時,當我們把焦點轉移到高雄市議員的選舉時,會發現相對於4年前雖然藍綠差距已經拉到6.6%了,但是今年這個幅度卻沒有明顯的縮小。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陳菊僅能以1114票的些微票數稍微贏過黃俊英的原因了。
表六:1998/2002/2006 高雄市議員選舉藍綠板塊得票情形
為什麼要引進所謂「藍綠板塊得票率消減」的概念作為分析工具呢?因為,這套工具也間接提供我們一個動態的選舉分析工具。並在樣本數放大後,避免因為首長選舉時(總統或市長)單一候選人的個人特質,誤導了我們分析藍綠板塊的客觀現象。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很難確定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時,藍綠板塊到底真正差距多少時,我們可以透過其同時進行的市議員選舉進行分析。當然,這樣分析不是說,市議員選舉完全受到市長選舉影響,而忽略了個別市議員候選人選區經營的能力。但是,至少它可以提供給我們下列幾個簡單的推論:
1. 我們雖然不能完全確定市長選舉與市議員選舉的正負關係。但是透過高雄市市議員選舉板塊縮小及民進黨得以在一對一選舉中拿下高雄市長寶座的情形來看。除非特殊情形,否則綠營想要拿下市長寶座時,與泛藍在市議員板塊的差距還是不能太大。
2. 雖然一般認為,台北市藍大於綠的情形相當嚴重。但是隨著外在政治局勢的變化,這個板塊差距的確迅速縮小中。而且,如果綠營能採取適當的選區經營策略,並在大選期間推出適當的候選人(市長及市議員),這個板塊縮小的速度也許在未來的幾屆選舉中,還會進一步加速。
3. 雖然外界認為,台北市「中國城」,除非泛藍分裂,泛綠在這裡很難贏得市長選舉。但是,我們從高雄市的市議員基本盤來看,如果泛綠好好經營基層,經過一或二屆選舉,把跟泛藍在市議員的板塊差距縮小到6或5%範圍下,只要推出條件優秀的市長候選人,泛綠還是有當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