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愛國心

林建良◎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

奧運會場升起「日之丸」旗,演奏「君之代」歌時,海內外的日本人一樣地感動,他們知道那是他們國家的象徵,他們的國家叫做「日本國」。

當以「中華台北」為名出賽的台灣選手得到獎牌時,會場上升起多數台灣人連看都不曾看過的所謂「中華五輪旗」,演奏起沒聽過的「中華奧運歌」時,不知道台灣人會有多大的感動?激發起多少「愛國心」?

世界杯棒球賽台灣隊進入準決賽,球場上的台灣人歡喜若狂,青天白日旗海飛揚。有位日本友人以羨慕的口吻向筆者說:「台灣人真有愛國心,現在的日本人就沒有如此愛國」。聽此,筆者有些茫然的感覺「 果真如此?」。

「愛國」兩字的成立,首先至少「國」的對象必須明確。我有時候會弄不清楚台灣人愛的國是那一個?是不被世界所承認的〔中華民國〕還是尚不存在的「台灣國」?日本人在國內對其「國歌」與「國旗」爭論不休,然而當日本選手得了獎牌,奧運會場升起「日之丸」旗,演奏「君之代」歌時,海內外的日本人一樣地感動,他們知道那是他們國家的象徵,他們的國家叫做「日本國」。愛他們的國家一點都不勉強,因為對象明確。而當以「中華台北」為名出賽的台灣選手得到獎牌時,會場上升起多數台灣人連看都不曾看過的所謂「中華五輪旗」,演奏起沒聽過的「中華奧運歌」時,不知道台灣人會有多大的感動?激發起多少「愛國心」?相信遠不如日本,因為這不是一個明確的共同象徵,我們愛不下去。而如果換上外來政權象徵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及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歌時會不會更好?恐怕也不盡然,因為正如同「中華五輪旗」一般,這其中缺乏了最重要的精髓「台灣」。

長期居留在日本的台灣人多數歸化日本國籍,成為法律上的日本人。由於日本是單一國籍制度的國家,歸化日本籍時必須先拋棄原有的國籍。而「拋棄原有國籍」這件事對多數的在日台灣人也不成為什麼問題,多半的台灣人在沒有多少心理的抗拒之下,輕鬆地完成這些手續。有許多同鄉常會問筆者:「還沒歸化?」「什麼時候歸化?」彷佛歸化日本籍,放棄原有國籍是一條在日本生活的必經之路。這點與在日韓國人或朝鮮人就有極大的不同,他們的二世、三世盡管在日本出生長大,要他們放棄「韓國」或「朝鮮」的國籍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雖然日本政府有意促成他們歸化,而將近六十萬的在日韓國人或朝鮮人郤寧可維持他們的國籍。姑不論這是好是壞,他們的愛國心比台灣人強卻是個事實。

有人說朝鮮民族的民族意識原本就比較強,不可相提並論。這點筆者同意,因為台灣民族的民族意識事實上根本還不存在。台灣人一直缺乏一個凝聚台灣民族意識的集結力。那個集結力經常是一個有主體性的「國家」,及象徵國家的國旗與國歌。如同奧運會場上看到自國國旗,聽到自國國歌時之感動,愛國心的高昂正需要明確的國家主體;不幸的是,台灣沒有。不僅沒有,在最需要愛國心的軍隊,所施行的竟然還是「反台灣獨立教育」。反對自己主權獨立的國家政策,從何要求人民的愛國心?

筆者所認識的多數在日台灣人都相當熱愛台灣,關心台灣,但問及他們是不是愛國時,相信在法律上是日本籍的他們會窮以回答。一個持日本護照的好友曾調侃筆者,「反正汝拿的也只是中華民國護照,而不是台灣護照。和我拿日本護照只不過五十步與百步之別」。我相信這句話的真實性。這句話正好點出了「愛台灣」和「愛國」到目前為止,還無法畫上等號。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大聲承認,我愛國,這個國家就叫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