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資深評論員
二○○八年的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推出兩個公投議題同時進行,一個是黨產,一個是入聯。慣於「拿香跟著拜」的國民黨,當然不會放過。黨產問題對象就是國民黨,民進黨沒有黨產,他們無法跟拜,於是只能跟著入聯議題,但是卻將之扭曲為「返聯」。
「入聯」,就是加入聯合國。聯合國是二戰後成立的、全球性主權國家的共同組織。台灣是擁有自己土地、人民、政府、主權的國家,卻因為太現實的國際社會,屈服於共產中國的淫威之下,加上當時國民黨政府的錯誤決策,以致長期被拒絕在國際社會之外。台灣要成為正常化國家,必須解決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一九四九年中共在北京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它進入聯合國卻是一九七一年的事情。十月二十五日通過一個二七五八號決議,內容是﹕「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有權利,承認其政府的代表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刻將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與所有附屬組織非法佔有的席位逐出。」他們叫「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是故意混淆歷史,混淆事實。因為一九四五年聯合國創建國家之一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沒有關係,當時世界上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現在保存的聯合國文件,簽署的是「中華民國」,然而當時聯合國也會接受「恢復」的字眼,可見這個國際組織早已變質。
北京使用「恢復」的名義,包藏了禍心,那就是故意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混為一個國家,所以使用逐出「蔣介石的代表」而不是「中華民國的代表」,從而可以達到「有我無你」的目的,並且證明中華民國早已滅亡。因為這種混淆,本來是「兩個中國」的稱號被中共混為一談而成為「一個中國」。即使現在有人了解其實還有「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差別,但是全世界大部份人並沒有這樣的認識,一談到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即使沒有消失,也是被徹底邊緣化。世界大部份地區與人民知道有台灣而不知道有中華民國。
本來美國有意用保留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與中國交換,但是蔣介石罔顧現實的「成王敗寇」,而主張所謂「漢賊不兩立」,執意退出聯合國,遂使台灣與聯合國絕緣。到美國與台灣斷交,台灣在國際上更加孤立。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擴大,在中國瘋狂打壓下,台灣在聯合國屬下的其他組織席位也不保,後來連台灣記者都被禁足聯合國﹗
為了要改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孤立處境,一九九一年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台灣在政策上做了務實的轉變,立法院通過「中華民國應重返聯合國」的決議,開始了台灣走回國際社會的漫長路程。用「中華民國」名稱重返聯合國的努力每年都受到挫折,聯合國的理由就是當年的二七五八號決議,因為決議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代表」,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顯然挑戰這個「唯一」,因此無法通過,甚至還涉及是否要趕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這個決議完全沒有提及「台灣」,因此用「台灣」名義申請進入聯合國,還有許多空間。
由於上述原因,所以今年台灣改用「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並且在明年總統選舉時舉辦入聯公投。目的就是向國際顯示台灣民眾對台灣國家的認同,台灣絕對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對此,美國公開表示反對,由國務院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在八月下旬接受香港中資背景的鳳凰電視專訪時表達,美國認為台灣推動入聯公投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朝向改變現狀。八月三十日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韋德寧表示,台灣或者中華民國目前在國際社會不是一個國家。美國政府對這個問題的立場是「中華民國多年來都是一個未解決、留待解決的議題」。雖然「不是一個國家」使台灣或者中華民國相當難堪,但是「未解決、留待解決」卻又留下空間。問題是無論怎樣解決,都涉及上述所說的,用「中華民國」就涉及「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用「台灣」,問題就簡化許多,也有更多的理由,包括法理上的理由。
至於聯合國的態度,前任秘書長安南在台灣問題上,可以說是中國的代理人﹔現任秘書長潘基文,是南韓人,中國的影響力自然也非同一般,所以陳水扁總統七月下旬破天荒親自給他寫信,表達台灣的入聯訴求,他的回答居然是﹕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確認,「中國政府是唯一且合法代表全中國的政府,聯合國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這樣完全按照中國意圖加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擴大解釋,美國立即表示不同意見,加拿大與日本跟進。這些顯示,美國還是有她的原則。台灣在向美國表達不滿,顯示台灣非常重視自己的主權與尊嚴的時候,也應適當體諒美國的難處,雙方要有一個迴旋的餘地。到底,美國的軍事力量是中國最忌諱的。
現在「入聯」的最大問題,還是國民黨用「返聯」來干擾。如果說國民黨是拿香跟著拜還比較簡單,問題是如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所指出的,國民黨是要分掉「入聯」的票,使兩個公投都達不到選民人數的半數,從而造成「公投沒有過關」,台灣人民既反對「入聯」,也反對「返聯」的假象。這樣,達到他們討好中國的目的,也解除中國的「誤會」,因為馬英九主張返聯公投,一度使中國以為馬也變綠,以致國民黨要向中國百般解釋這是選舉策略,講穿了就是騙取選票。所以後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APEC高峰會時,只罵入聯而不提返聯。但是如果能夠導致入聯與返聯兩個公投都失敗,馬英九的功\莫大焉,未來台灣特首自然非他莫屬。
當然,即使入聯、返聯公投都不到半數,但是絕對肯定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不論叫甚麼國號,都是一個主權國家。這種認知,在台灣豈止超過半數,而且是大多數。問題是有些台灣人在長期黨國教育下,還沒有擺\脫國民黨的影響,沒有認清國民黨推出「返聯」公投的本質。
謝長廷也認識這是重要而且麻煩的問題,所以曾經提出要與馬英九討論這個問題,例如雙方能否合作。這個提議不獲黨內一些人士的諒解。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策略,如果在沒有失去台灣主體性的原則下,找出合作的辦法,未嘗不是顧全了大局﹔如果馬英九拒絕,只能暴露他們推出返聯公投的別有用心。果然,馬英九說,要合作可以,但要按照國民黨的版本。這顯示國民黨沒有妥協的餘地,他們不是從台灣的大局出發,目的只是攪局而已。
謝長廷因為腳傷多日的「閉關」,主要也是思考如何解決這兩個公投問題,所以他一出來,就要求馬英九與他辯論。馬英九既然是為了搗亂,怎麼敢透過辯論來分清是非﹖所以他迴避這個問題,說甚麼「笨蛋,問題在經濟」。公投涉及主權,這是中國、美國都知道的事情,馬英九這個哈佛法學博士怎麼會不知道﹖正因為他知道,所以拿經濟來抹殺台灣的主權問題。然而台灣如果失去主權,經濟的成果就落在中國手裡。為中國做嫁衣裳,這才是馬英九「拼經濟」的目的。
用返聯破壞入聯公投,用經濟抹殺政治,這就是馬英九與國民黨配合中國統戰並吞併台灣的陰謀。「終極統一」馬英九現在暫時不說了,但是卻在積極的去做。這點台灣人不可粗心大意,要有清醒的認識。如果台灣在入聯公投能取得七、八成票數,不但向中國,更向世界宣示台灣的民心所在。如果聯合國還將台灣拒之門外,看聯合國還能混到甚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