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手護台灣」的歷史意義

許世楷◎台灣文化學院院長

這幾天在報紙、電視上都可以看到,有人提起「228手護台灣」運動一事。不但李登輝前總統因為是推動該運動的「全國挺扁總會」總召集人,呼籲得特別起勁;陳水扁總統、呂秀蓮副總統也大聲疾呼大家參加。我們在陳水扁台中市競選總部也為此事忙了起來,我也認養一段台中市的手護台灣活動,我家就有很多人打電話來詢問如何參加此活動。值得高興的是,我們這一段需要400人排隊牽手,發了800封邀請函,已經得到近一千人報名參加。

參加此運動以來,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選在228手護台灣?以下是我的心得。既然我認為228是台灣人至為重要的歷史性集體記憶,即形成台灣現代民族主義要因之一,我就有責務提出這個想法和大家分享、討論,並也藉此來鼓勵更多人參加228手護台灣。

台灣現代民族主義

關於台灣史的時代區分,一般認為從1895年被日本割取開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是近代史;以後到現在屬於現代史。而228是台灣現代史上最大、最深刻的事件,說這個事件規定了之後的台灣歷史進路也不為過分。

因為228成為台灣現代民族主義、獨立建國的決定性起點。日本統治時代在日本人壓制下的台灣人,漸漸培養出來相對於外來統治者日本人的,台灣人自己的一體意識;228又打破了「祖國中國」的「美夢」,給台灣人意識到自己與中國人的分別,更決定性地加強台灣人自己意識。後來1990年代台灣進行本土化,加上中國對台灣文攻武嚇的結果,這一個台灣人意識發展為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大躍進,此一系列的發展,可以說是對外的反應。

另一方面也是自日據時代就開始的,對內台灣人族群間的互相調整(如霧社事件中原住民不殺漢人、只殺日本人),受到228的刺激,更有意識地繼續進行(如面對強勢的外省人,其餘族群如何互相調整團結)。至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進行,此一系列的發展,可見於鼓勵四個族群加強各自的認同,互相尊敬調整和諧(不是融合同化)的進展。

各地建立228紀念建築物所象徵的原意也應該在於以上兩點。而對新國家台灣的認同、與在這國家內的族群和諧,這兩點就是台灣現代民族主義的重要內涵。228是其起點,1990年代是其加速期,李登輝前總統是1990年代的主政者,這一次站出來擔任「全國挺扁總會」總召集人,也自有其意義。

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手護台灣活動的歷史意涵,就是根據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台灣人站出來向外來侵略者說「不」等於「say no」,現時點就是對表明不惜行使武力要併吞台灣的中國say no。而且台灣人一起排隊手牽手say no,就是表示在內各族群的和諧團結。這些都是繼承台灣近代史的歷史發展,尤其是進入台灣現代史,以228為起點,經過1990年代本土化、民主化以來,更清楚顯現的台灣現代民族主義兩個重要內涵的必然發展。

去年9月正名運動,在台北有15萬台灣人站出來,10月公投運動,在高雄有近20萬的台灣人站出來。在這個延續線上,今年228要動員100萬台灣人,不但站出來,還要排隊牽手,對中國的飛彈say no,對中國要行使武力say no,對中國要併吞台灣say no。這是台灣現代民族主義對中國say no的共識越來越高,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大躍進的表現。

一般國民要對中國say no,目前的具體方法,第一件事就是228站出來牽手。第二件事是,320投票給主張「一邊一國」的陳水扁,讓他連任,來實現公投制憲,以完成獨立建國。第三件事就是320投票贊成「和平公投」,「Say No to China,Say Yes to Taiwan」以確保台灣的國家安全。

在此籲請大家一起來參加這三件歷史性活動,將台灣現代民族主義推到最high,將對台灣的國家認同、族群和諧加強到最高點!



相關文章

第 36 期

感人的「二二八手牽手護台灣」

沈秀梅 今天有數度我的喉嚨哽咽,那不是因為傷心、哀慟,而是今天「二二八手牽手護台灣」活動的場面太感人、太震撼了! 我在下午一點不到即到所屬的第十大隊報到,本以為來早了,但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許世楷教授偕同夫人盧千惠女士以及多位幹部朋友們都早已在場到處忙著張羅,讓我因遲到而感到愧疚!對於他們愛國家、愛和平的情操,以及那種無我、無私、自我奉獻的偉大,更令我肅然起敬,謹在此向許教授賢伉儷及幹部朋友們致上我個人最深的敬佩之意! 這次的活動我有幸擔任第一中隊的班長,負責將隊伍帶入排列中,在帶隊排列的當時,舉目所見,男女老少規矩排列,足以用「壯觀」二字來形容,陣容中更有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太太,有杵著拐杖、裝著義肢的殘障朋友,有懷抱中的襁褓,他們在親人的攙扶下,無不全家扶老攜幼,不懼陽光烈燄,有車的開車,無車的走路,甚至牛車都可以代步等自發性的參與,那種熱情實在高過於當天的豔陽高照,所以他們不覺得熱!雖然我因為來回帶隊的奔走到腳酸、起水泡,卻也因為在如此高亢情緒的薰染下,一點也不知道酸和痛。 台灣人民是愛台灣、愛和平的!是唾棄專權、威嚇的!在今天「手牽手護台灣」的活動裡,均已展露無遺,能不感人嗎!
第 36 期

手護台灣與台灣正名

王獻極◎五一一台灣正名運動聯盟執行長、二二八手護台灣大聯盟副總幹事 2003年9月6日,五一一台灣正名運動聯盟在總召集人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號召之下,有超過十五萬人頂著烈日走出來,參加「會師總統府 前進聯合國」的正名大遊行。 緊接著五一一聯盟原本計畫於今年母親節,再持續推動「行動總統府 走尋台灣國」的五十萬大會師;但是在筆者陪共同召集人向總召集人報告此一活動計畫時,李前總統面示,2004年320的總統大選,是捍衛本土政權最關鍵的一役,必須先保住本土政權,以後才能順利推動台灣正名,同時為考量南部熱情鄉親免受舟車勞頓之苦,及消耗太多動員車輛資源,遂於去年10月31日成立二二八手護台灣大聯盟的臨時組織,通過由總幹事李應元所提議「百萬人民手牽手 手護台灣到永久」的活動主題。 筆者受命負責全程路線的勘查,當筆者與工作人員自台灣頭的和平島和平街,一路沿縱貫公路南下實地勘測路線時,察覺桃園迴龍至龜山路段、新竹湖口鄉路段,尤其路經苗栗漫長稀少人煙的路段時,不免腳底發冷、手心冒汗,咸認為要號召百萬人,在荒郊野外沿路形成手牽手的人鍊,實在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而當勘測到南台灣的屏東市終點竟是建國路時,與工作人員不約而同的歡呼:「和平到建國」,如此的巧合,豈非天意也! 過去傳統的群眾運動是一種群聚運動,人數的預估多些或少些不是運動成功的決定因素,而百萬人手牽手運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沿路五百公里長、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有缺口的運動,必須宣傳、動員、組織密切結合,尤其組織作業要有作戰部隊的編組方式,才能竟功。好在有阿扁的故鄉台南縣蘇煥智縣長全力支持、綿密作業、率先響應,並於2月1日號召八萬大軍成功的預演,開始振奮人心,各地電話接聽報名民眾應接不暇,全體台灣人民同感輸人不輸陣,有志一同要參與此次活動、締造歷史的決心,此乃人和也。相信藉由百萬人手護台灣的天意、人和。二二八當天下午族群大團結,全國人民站出來,沿縱貫公路參加「百萬人民手牽手 手護台灣到永久」的活動,順利走過第一道歡喜門,讓母親「台灣出頭」。接著台灣國人反飛彈要和平,於3月20日頭家作主,行使直接民權,全力支持和平公投,走過第二道歡喜門,讓「頭家出頭」。同時捍衛本土政權,用選票支持阿扁連任,走過第三道歡喜門,讓總統「阿扁出頭」。 當台灣國人歡歡喜喜走過三囍門,讓台灣出頭、頭家出頭、阿扁出頭,共創三贏的時候,接下來的頭家制憲、台灣正名等工程,自然也會水到渠成。